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能够直立行走已经使用火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4.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5“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6. 暑假期间,小明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了某博物馆,拍摄了很多图片,右图是其中一张。小明参观的遗址博物馆位于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7.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8.“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9.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10.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耧车 B、水排 C、牛耕 D、曲辕犁1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12.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禹C.启 D.汤14.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15.下列国王的事迹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桀 汤 纣 周武王A. B. C. D.16.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17.2016年是我国的丙申年(猴年),从字形推测,以下哪种“猴”字是甲骨文 A B C D18.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B.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C.原有的土地制度逐渐遭到破话 D.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19.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0.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牧野之战A B C D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0分)21.(7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 图三 北京人使用石器想象图 图四 北京人用火想象图观察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建造者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2分)(2)材料一中的房屋分别位于什么流域?(2分)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分)(3)观察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据所学知识,最少涉及两个知识点,发挥想象力,语句要通顺完整。)(2分) 22(7分)远古朝代流传着许多古史传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孙中山材料二: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1分)他与谁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为什么被舜推举为部落首领继承人?(1分)他的首领位置被谁继承了?(1分)(3)结合两则材料,你认为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怎样做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2分)23.(6分)创业难,守业更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举兵灭纣凯歌传,了却先王夙愿。得胜刀归仓库,回师马放南山。封侯册命守边关,载入中华史卷。 西江月周武王图二材料二 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强力反腐开局之年,2014年则是扩大成果,为中国步入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放眼2015年,我们还可以期待哪些反腐“大戏”?人民网(1)材料一中的“牧野燃烽火”发生于何时?(1分)周武王建立的国家定都于哪里?(1分)(2)材料一中的“封侯册命”指的是什么地制度?(1分)该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1分)(3)结合材料二以及夏商西周政权交替的相关知识,从中你得到哪些认识?(2分)24.(10分)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商鞅在哪年开始变法?他得到了谁的支持?(2分)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1分)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