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的性质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 知道常见的金属的化学性质。2、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合金及其特性。3、 理解和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一、基础训练1、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2hcl=mncl2h2b、mgmnso4=mgso4+mn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2、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金比氢活泼;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a、 b、 c、 d、3、向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锌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2n2+、cu2+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4、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b、c、d、5、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b、只有铁粉有剩余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 d、只有锌粉有剩余6、下列曲线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7、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b、cu和auc、zn和cud、mg和al8、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 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fe 和cuso4 溶液 bmg和mnso4 溶液 cmn和feso4 溶液写出fe 和cu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fe、mg 、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二、要点梳理(一)金属材料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等。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还需考虑。3、金属材料包括和。4、合金性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o2的反应:fe:生锈、燃烧2cuo22cuozn、al:形成致密的氧化膜2、金属与酸反应3、金属与某些盐反应,它们都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化学方程式)如:fehclmgh2so4zncuso4cuagno3(三)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1、金属活动性顺序2、置换反应:定义;通式置换反应的类型:abc三、问题研讨例1、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用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猜想 (选填“正确”或“错误”)(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金属活动有强到弱的顺序例2、小琴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1)实验时,她为了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其操作是(2)a实验的目的是;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到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溶液时,可验证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例3、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例4、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1)步骤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2)写出步骤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要检验步骤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四、拓展总结1、金属酸盐h2反应发生的条件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反应发生的条件五、强化训练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a、zn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镁与稀硫酸 b、锌与硫酸铜溶液 c、铝与硝酸银溶液 d、汞与氯化铜溶液3、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 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 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 x b、yxzc、 xyzd、xzy4、向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a、ag、zn、feb、ag、znc、zn、fed、ag、fe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i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 ( 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 b、l个 c、2个 d、3个6、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流的危害课件
- 《棉花姑娘》教学课件
- 佳音英语教学课件
- 一故事一音标教学课件
- 用水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电路分析模拟试卷 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 Ⅳ期压疮足跟部护理查房记录
- 2025至2030药房管理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甘蔗收获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外贸销售政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招聘社区工作者88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技术经纪人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T 14202-1993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皮内针讲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