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训练30 开创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训练30 开创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训练30 开创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训练30 开创外交新局面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30开创外交新局面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日益取得重大进展。据所学历史知识,右面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图片所示这项外交活动应该发生在()a建国之初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50年代初2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3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4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6下图是19492012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新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d我国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7俗话说,“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8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八位烈士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说明中国()a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面三幅图片: 图一中国国旗在联合国 图二尼克松与周恩来 总部大楼前飘扬图三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共庆请回答:(1)依据图片,概括70年代新中国三大外交成果是什么?三幅图片有什么内在联系? (2)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先给图二拟个标题,然后以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的史实分析中美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4)影响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共同障碍是什么?应怎样扫除障碍,保障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案1c 2d3a4.a 5d6b7c8a9(1)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激发了美国同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又直接推动了中日建交。(2)第三世界(或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之密切相关。(3)跨越大洋的握手或破冰之旅。“斗则两伤”:从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策,中美对抗造成了中国经济技术落后,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美国也失去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则两利”:70年代后中美关系改善并走向正常化,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变了美国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地位;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