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8课 小狗包弟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小狗包弟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小狗包弟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小狗包弟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小狗包弟4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刍议(zu) 开门揖盗(y) 血泊(p) 千乘之国(shng)b.伺候(c) 居心叵测(b) 教诲(hu) 绿草如茵(yn)c.荫庇(yn) 惊魂摄魄(sh) 解剖(po) 罄竹难书(qng)d.修葺(q) 舐犊情深(sh) 内讧(hng)怙恶不悛(q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脉搏 租赁 驾驭 张灯结彩b.白皙 影牒 申明 人才倍出c.逸事 虫蛀 腥红 名门旺族d.装潢 歉意 序论 甘之如怡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价值100元的礼品券。(2)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 练不够。(3)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学习外语呢?a.敬赠 不免 何况 b.惠赠 未免 何况c.惠赠 未免 况且 d.敬赠 不免 况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b.在每一年的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演员们个个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老人家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谈到高兴处,十分开心地笑着,八十六岁的大爷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d.陈老师今天满面春风,神采飞扬,他的一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人们从他流露出的和颜悦色和赏心悦目中能够读懂他内心的激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必须指出,目前中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b.手机天天随身备用,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过程中难免不进水、不摔落,因此该多懂些维修常识,如遇不测,会减少损失。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d.生活是美的有美的事物、美的景物、美的气氛,它们给人以温暖、愉悦、希望、力量。阅读课文1013段,完成69题。6.你怎样理解“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7.“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这几句话,是作者在送走小狗之后的深深自责,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品质? 8.在送走小狗包弟后,作者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这个心理变化说明了什么? 9.在选文中,作者深切怀念逝去的爱人,真切忏悔对于包弟的残酷,作者这样坦陈心迹:“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作者为什么受“熬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废园外巴 金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10.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11.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 12.文章第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段中“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能得到慰藉的地方。b.“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的感情。c.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企盼。e.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14.请你展开联想,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下面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意义。(1)看见秋风中的落叶,我想到了 (2)看到沿街叫卖的小贩,我想到了 (3)看到拔河比赛,我想到了 15.巴金生前曾提出一个愿望,希望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如今,“文革”博物馆已经在汕头市变为现实。如果“文革”博物馆要征集一句话的“文革”警示语,你怎么写呢?(要求用对比的手法) 参考答案1.d(a.刍ch。b.叵p,诲hu。c.剖pu。)2.ab.“影牒”应为“影碟”。“牒”指文书或证件;簿册,书籍。“碟”指碟子;视盘或光盘。“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指人才不断地大量涌现出来。辈出,(人才)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c.“腥红”应为“猩红”,指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血红。“名门旺族”应为“名门望族”,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家族。望,名望。d.“序论”应为“绪论”,指学术论著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绪,本指丝的头儿,借指事情的开端。“甘之如怡”应为“甘之如饴”,指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饴,饴糖。3.a(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行动。未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故用“不免”。“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则不能。)4.cc.天真无邪:形容儿童心地单纯善良,直率而不虚伪。正确。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用来形容“听”,不合语境。b.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用来写服装穿着不当,属望文生义。d.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流露出的赏心悦目”,搭配不当。5.d(a.语序不当,“不仅而且”领起的句子倒置,改为“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b.否定不当,“不进水、不摔落”中两个“不”去掉。c.指代不明,句中的“自己”是“哥哥”还是“老人”不清。)6.送走包弟后“我”心里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由于羞耻和歉疚心不得安。7.短短几句话,有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的诚实,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历史、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8.(1)轻松沉重自责。(2)轻松: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把“包袱”送出去了,心里感到了轻松(“轻松”是正常人的感觉)。沉重:良心的自我发现,对自己“出卖”“背叛”包弟,对自己懦弱的羞耻。自责:不能保护小狗包弟,对小狗的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3)这个心理变化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首先说明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然后说明所处的时代缺少温情,缺少人性,充斥着残暴、淫威。自己甩掉了包弟的轻松与良心的沉重这一对矛盾,表现了对社会的担忧。作者是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9.因为作者所受的是漫长的精神伤害。失去的永远失去了,面对黑暗,作者不能奋笔揭露痛击,却还要承受良心的谴责。社会缺少人性,自己的人格受辱,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不感到受熬煎呢?10.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照,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激的情感。11.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下了,是日寇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12.敌人的卑劣,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