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四 生态工程限时检测(选修3).doc_第1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四 生态工程限时检测(选修3).doc_第2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四 生态工程限时检测(选修3).doc_第3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四 生态工程限时检测(选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生态工程限时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1(20分)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_。(2)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3)如图是某科研工作者为该村设计的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此方案中a、b过程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参与的行动方式是_。过程d、e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d、e途径比c途径突出的特点是_。解析(1)该农业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畜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为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饲料、肥料的缺乏问题,同时一些加工品和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市场出售。因此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2)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属于生产者。(3)过程a、b是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过程d、e是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处理有机废弃物,此过程既充分利用了废弃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又减少了因燃烧带来的污染。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自养需氧型生产者(3)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分解者除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地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并且减少了因燃烧带来的污染2(20分)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填“正确”或“不正确”)。(3)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若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_技术。图中的沼气工程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更加优化了_的新能源开发技术。(4)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_和_。(5)假设下图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解析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捕食链中的生物间有捕食关系,蚯蚓是以植物落叶等为食,与果树间不构成捕食关系,因而果树蚯蚓鸡的食物链不正确;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物质循环再生技术,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点是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间种洁净可再生(4)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颠倒,答出两点即可)(5)如图3(20分)(2016贵州模拟)如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写2种)。(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中的能量。(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意义是_。(4)农作物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_。(5)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耗能不要求画出)。解析(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该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2)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粪便直接被分解者分解,秸秆直接燃烧,此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粪便和秸秆中的能量。(3)沼气池分解了粪便等废物,产生沼气。沼气池产生的co2进入大棚,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4)青贮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初步分解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禽畜的消化吸收。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2)粪便等废物(3)分解作用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4)通过微生物发酵,初步分解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禽畜的消化吸收(5)4(20分)(2011江苏)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 _。(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进行调控。解析(1)群落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人工养殖池塘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抵抗力稳定性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本题中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死亡后使水体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的死亡,这是正反馈调节。(2)由图可知,该养殖系统比传统养殖池塘增加了生态塘和潜流湿地,这些设施内的水生植物、滤食动物可以净化水体、吸收水体中的矿质元素。(3)前一池塘的上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含有较多的氧气,这些浮游植物及剩余的饵料到下一个池塘的底部后又可以被利用,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4)因营养的聚积使后面池塘中的n和p含量会越来越高。(5)由于是人工养殖系统,可以自主调节池塘里的水,以控制n、p含量。答案(1)高正反馈(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净化作用(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5)补水和排水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5(20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而且体现了_的“循环经济”原则。(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 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_kj被这种鱼所同化。(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_。(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