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史学史考试 1、竹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史,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作为魏襄王随葬品入土,西晋初年出土。原称纪年、古书纪年、汲冢纪年。它记事起自夏商周,止于战国后期,宗周、春秋、战国部分独记晋国,三家分晋后独记魏国。它开编年体记事通史的先河。 2、战国策是战国人的作品,大约在战国末年成编,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次,厘为33篇。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活动及他们的策谋权变,也记载一些军国大事和社会情况。它以记言为主,写辞令善铺成,写人物多显示精神和思想变化。3、孔子的史学贡献孔子所修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之后,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私人历史撰述。春秋原则:据鲁、亲周。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成贼子惧。史学贡献:1、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3、属辞比事(历史编撰法)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敬而远之)缺点:1、内容过于简单 2、主观性太强(曲笔)4、 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以历史学家著称的第一人,他所作的史记原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多字,其中本纪12篇(五帝一篇,夏商周各一篇,秦一篇,始皇一篇,项羽一篇,汉五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史记总的要求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 2、广泛搜集史料,全面总结历史(全面搜集文字材料,采自政府文书档案,实地调查考古) 3、为历史文学提供了一个范例通古今之变的辩证观点:1、根据历史变化提倡了阶段分析法,对于时代越近,变化越大的史事,记载越详细。 2、重视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革 3、提倡历史变化的又一法则“见盛观衰”5、 班固与汉书班固是我国东汉大史学家,他所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100篇,其中十二世大事为纲领,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长期以来,史记和汉书一直被当做纪传体史书中通史和断代史的代表。班固敢于秉笔直书,揭露汉代封建统治的阴暗面,他还有实录精神和历史见识,汉书还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史学成就:1、首创纪传体断代史的历史编撰体例(改书为志,并世家入列传) 2、记载范围扩大,文献资料也更加丰富 3、文字精炼,叙述有条理 4、首创律历、礼乐、刑法、食货、五行、地理、艺文七种志。历史观:1、天命论加循环论 2、夸大帝王的历史作用 3、对历史人物评价有唯心色彩纪传体优点:1、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历史事实 2、便于记载不能按编年编排的历史 3、便于广泛记载历史人物 纪传体缺点:1、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比较模糊 2、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 3、不利于历史事迹的撰述6、 东观汉纪第一部官修的纪传体皇朝史书,参加攥述的人很多,历时100多年,起于光武帝刘秀,止于刘宏,充满了对东汉皇帝的溢美之词,有大量图谶纬记载,有143卷。 7、魏晋南北朝的史学成就史学多途发展的面貌:1、撰史风气旺盛 2、史家辈出3、内容非常丰富 4、种类繁多 原因:1、史书的发展2、私家修史的兴旺3、纸的普遍使用历史著作的繁荣:1、通史的撰述,梁武帝通史 2、断代史的发展 3、地方史,华阳国志 4、谱学著述的兴盛 5、传记的发展(别传、家传、地方人物传、类型人物传) 6、史考的出现 7、史注的发展 8、史学评论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收入24史的著作有: 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 沈约宋书 萧子显南齐书其它著作:北魏崔宏十六国春秋8、陈寿和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三国志是唯一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而又保存至今的著作,总65卷,魏书30卷,吴书15卷,蜀书20卷,184280年,以魏主为帝纪,纪传体断代史。作者陈寿和续汉书作者司马彪是西晋最有成就的两位史家。 三国志的特点:1、以魏国为正统,记君主以编年体方式 2、选材上非常慎重 3、品题人物风气盛行 4、文字精炼,叙事简约,以致疏略 陈寿的史才和史观:1、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法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 2、叙述简约 3、撰述旨趣上推重清流雅望之士、宝身全家之行的士族风气 4、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裴松之注的四个方面:1、以补其阙 2、以备异闻 3、以惩其妄 4、有所论辩 9、范晔与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200年间重要史事和人物等,原书90卷,没有表和志,萧梁时刘昭把西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移到后汉书,北宋人把后汉书与八志合并,成为今本120卷。 后汉书特点:1、编撰体例有创新,又因袭汉书 2、以类相从,编次周密 3、据事直书,立论持中 后汉书的精华在于历史评论:1、对东汉时期的治乱得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其人才论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3、其历史评论表明他在历史观上有朴素唯物倾向 4、其历史评论显示出他对东汉时期学术史的兴趣和见解 10、刘知几和史通中国古代史学上一部划时代史学批评著作,其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全书20卷,共52篇,其中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亡于北宋,今存49篇。全书以内篇为主,阐述了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求、撰史原则。史通之六家为: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二体为:编年、纪传。史通之史才三长:史才、史学、史识。这是刘知几史家素养论的核心和最高标准。刘知几的史学贡献:1、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分为六家、二体)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 3、提出了史家的批判标准:才(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认识能力)。 4、提倡秉笔直书,反对曲笔和讳饰(直笔、曲笔) 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美,不掩恶,不虚美 5、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1、关于史书内容(五志三科) 2、关于撰述方法(采撰、博采、善择) 3、关于体例体裁(六家二体) 4、关于撰述原则(贵直贱曲、正直、良直、直词) 5、史学批评范畴(文与质即文采和内容,文与史即文学与史学、直与曲、简与繁、创与循、名与实 11、杜佑和通典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它改变了古代历史编撰的格局,成为史学的重大转折。全书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州郡、边防、礼、乐、兵、型九门。以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演变,得失变革为撰述中心,兼记与此有关的言论,其显著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另外两个特点,一是讲求会通,一是重视论议。通典对史学的贡献:1、创立了典制体(政书体),是典制体通史的范本 2、主“会通 3、立分门 4、重议论 5、倡经世 6、发展了史书自注和考证的方法 7、进化的历史观杜佑史学思想的核心是:经邦、致用。 三个鲜明特点:1、有勇敢的批评精神 2、重实际,讲功效,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 3、把握了社会的症结,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杜佑历史观的核心是: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但是同时受到传统门阀观念的限制表现:1、反对是古非今,在对待民族问题和人才问题上,也表现的很突出 2、具有鲜明的“变通”和“适时”的历史见识 3、认为农业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础 4、主张重人轻天,反对虚妄的历史观通典的缺陷:1、对少数民族歧视 2、对起义农民轻视 3、能非古却不能非今 4、编纂方法明显不足(文采不强,重视将帅,不重视兵制变化) 12、唐代正史编纂成就随着唐代政治的清明,社会的稳定,经学得到统一。官方有颜师古的五经定本,私家有徐彦的春秋传疏。史馆的设立北魏设立著作局,主管修史的部门,后发展为修史局,北齐的史馆,唐史馆(里卖年最高长官为监修,由登朝的中央史官兼任的是修撰,其他为直馆。)记注制度逐步得到健全如起居郎主记事,起居舍人主记言,合起来就是起居注。八部正史的编修:1、唐官修前五代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隋书十志”中包括五代史志,五代史志主要记载五代时期的典章制度。隋书经籍志著录四部之书,综论学术源流。 2、新修晋书房玄龄、褚遂良监修,据事直书,“好采诡谬碎事以广益闻” 3、李延寿南史、北史,“编年以备南北”。此为断代史。“编次别代,共为部次”:1、宋南齐梁陈编为南史 2、魏北齐周隋编为北史“鸠聚遗逸,以广益闻”:八书、二史相提并论 13、元和郡县图志唐代李吉甫负责编修,是一部重要的全国性地方志,原书地图部分在宋代遗失,后人又称元和郡县志。全书以47镇为纲,每镇篇首有图,分镇记载户口沿革、山川、贡赋、军事等内容。 14、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北宋司马光,它上起战国周威列王,下达后周世宗,共1362年历史。全书294卷,考异和目录各30卷,以事纪年,详略得当,文笔简洁,考证严谨,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其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资治”,即从历史的往事中看到始乱兴衰,以为借鉴,治理国家。对史学界影响很大。资治通鉴的著作特点:1、材料丰富,考证精详 2、完善了传统的编年叙事法 3、通过史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态度,臣光曰。资治通鉴的编写步骤:1、收集材料,编丛目 2、整理丛目,长编,宁失之繁,毋失之略 3、定稿,删减润色,考订异同资治通鉴的选材标准:1、求实,比较材料,择其可信者录之 2、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司马光的史学思想:1、突出了史学经世致用的作用 2、主张据事直书,反对正统观念 3、反对神鬼怪异之说资治通鉴历史文学成就:1、写战争、写人物、写场面很成功 2、评论历史,折中至当,思绪明晰 3、史材剪接,浑然一体资治通鉴思想要求:1、总结历史盛衰 2、人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治理社会达到古代盛世的境界 3、人主自身要求和治理的手段 15、袁枢和通鉴纪事本末抄通鉴而成,共239篇,42卷,记载事件本末,开创纪事本末体,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体裁创新:创造出与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并存的纪事本末体,它以事件为中心,标立题目,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事件本末,这种体裁有由远而近的历史作用。缺点:1、难以表面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叙述无系统 2、因其抄书是第二手资料,资料价值有限优点:便于集中叙述历史事件 16、郑樵和通典郑樵,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人,生于1104年,死于1162年。郑樵其人好经旨之学、礼乐之学、天文地理之学、讨论之学。通志共200卷,全书以记典章制度为主,属纪传体通史,分本纪、年谱(表)、世家、列传、略、载记,其中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五略开创旧史书先河。郑樵史学思想:会通思想(会:会天下之书为一书;通:贯二帝三王而一家,极古今之变。 反对灾祥学说(五行志) 反对“春秋笔法”(平心直道,不为智而增,不为愚而减) 崇尚实学(实学注意考证前人之书,不轻信盲从,注重从实践中谋取真知对金石文献的贡献:对古器物和古器物标本的搜集 对古器物鉴定和考释 以古器物和金石文字来考订历史记载 (主要的金石学著作:欧阳修稽古传,吕大临考古图,郑樵通志经石略 17、宋代四大类书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18、马端临和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一部典制体通史,是继杜佑通典之后,在典章制度方面的大书。全书348卷,分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等。文献通考的编辑经过:缀辑原因:1、通鉴“祥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 2、通典,“未为集著述之大成取材:a旧籍 b当时朝臣的时议和奏疏编撰方法和内容:方法,门类,把原始材料按门类排列,以时代顺序一条一条记载总序,门类下有小序,分24门,增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食货。马端临的史学思想:1、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会通思想 2、历史相因论 19、宋代史学成就记注之法逐步完善 门下省设置有起居郎(事),中书省设置有起居舍人(人),还有国史院、实录院等,同时有日历、时政记,会要指秘书省会要所。历史资料自由开放,大量印刷 私修事业兴盛,这其中印刷的发展也得益于毕生的活字印刷术。 a三朝北盟会编,编年体,250卷,徐梦莘,按年月日编出身目,引书达200多种,书中作者不敢私为去取,也不敢妄立褒贬,同时记述了社会生活。 b建炎以来系年要目,李兴传主要记述宋高宗一朝的史书(36年史事) c中兴小记,南宋高宗轨事迹,四库全书对其评价:上援朝典,下参私记,缀辑连贯,具有伦理。 d东都事略,王姌,130卷,分本纪、世家、列传、附录史学批评风气弥漫 册府元龟,曾巩校正南齐书,还有新唐书纠谬历史考据学盛行 a新唐书纠谬的作者吴缜,20卷 b五代史撰误,五卷,吴缜 c刊误汉书后汉书 刘敞、刘攽、刘奉世三刘汉书标注 刘攽后汉书勘误 d困学纪闻,王应麟,:辞约而明,理融而述“新史学体例的出现 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20、历史考据学历史考据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大致分为关于史实的考证和关于历史文献的考证,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所谓“史实的考证”,包括核查以断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等一切历史的实际状况。以上各项均涉及到具体研究对象的时间、地点、具体情节,甚至整体上究竟是有是无,例如历史传说中的黄帝、被载入明史的李自成军内的重要人物李岩,都存在着需要考证是否真有其人的问题。所谓“历史文献的考证”,包括对文字形式的所有史料之形成背景、名义真伪、内容情节、可信程度等等的考订判断,如古文尚书的真伪、左传的作者、史记的史料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原文化活动方案
- 焊接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及答案化学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使用筷子
- 合作合同履行与守秘保证承诺书(9篇)
- 我和妈妈的一次出游作文11篇范文
- 税务申报表格快速填写指引
- (正式版)DB15∕T 3652-2024 《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 生命常常如此绿色10篇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催收外包服务行业销售模式及未来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商业模式与风险防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