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docx_第1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docx_第2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docx_第3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docx_第4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摘要:本实验目的在于模仿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给被试相继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这些数字会被记录到被试的短时记忆当中。结果发现,被试基本不会答错,主要数据形式是从呈现探测项目到被试反应之间的时间;是反应时大致呈增加趋势,但中间有下降趋势,否反应是呈平稳趋势,反应类型与识记项目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所以,我们没有能够验证Sternberg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 反应时 相加因素法1 前言记忆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使用记忆的提取。我们知道短时记忆的主要功能是使我们能够在连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处理各个微小的感觉事件。而信息提取是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那么,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就是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最早开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研究的是Sternberg。Sternberg想到用“反应速度”来抽取问题的可能性。他想,如果平行加工模型是抽取的机制的话,那么记忆字表的长度对抽取时间应该无影响,即对不同长度的记忆字表,只要在STM的容量之内都能同样快地做出判定;相反,如果串行搜寻模型是抽取的机制的话,那么随着记忆字表长度的增加,反应时也应呈线性增加。基于这一思想,采用项目再认法进行经典性研究(罗春荣 1986)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虽然这个理论现在仍有很大争论,但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法相加因素法。其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Sternberg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1-6个不等的数字序列。之后马上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探测数字刚才是否出现过,并作出是或否的反应。 Sternberg预测,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目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方式: (1)平行扫描 指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提取。如是这样,无论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有多少,提取的时间都应该是一样的。 (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指对项目逐个进行提取,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查找。这样,短时记忆中保存的项目越多,反应时间就会越长。另外,由于是反应不需要再对剩余项目进行检索,因此反应时间要比否反应时间短。 (3)完全系列扫描 指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作出判断。在这种提取方式下,反应时间项目长度的函数,但由于是反应和否反应都要对全部项目进行搜索,因此应该具有同样的反应时间。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相关方面的问题,国内有许多学者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在短时记忆提取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短时记忆的提取不是以系列全扫描为特征,而受记忆集大小的影响;记忆集为2时,呈现出系列自中断扫描模式;记忆集大于3时,倾向于根据项目的记忆痕迹强度来进行提取(肖崇好,黄希庭 1999)。有研究者发现,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判断标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可能说明了在不同的判断标准下,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方式不同。该实验再一次证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不是以搜索为基础(石燕飞,肖崇好 2002)。2 方法2.1 被试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1级全体本科生,共78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2.2 仪器和材料 PsyKey 心理教学系统 2.3 实验设计与程序2.3.1设计:实验为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反应类型(2个水平,是反应和否反应)和识记项目(16六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和被试判断的正确率。 2.3.2 程序: 被试自己操作,观看提示语: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式:“是”按Q键,“否”按P键,强调要在尽量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反应。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3 结果3.1 不同识记项目反应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表一 六种识记项目反应时识记项目是反应否反应M SDM SD1734.04 348.362884.82 417.9312851.32 813.725 889.33 860.0883840.15 559.476764.33 279.3404795.09 267.005882.19 792.6625905.77 949.829862.91 467.7956 1014.46 1689.952837.03 335.316由表一可知,在是反应中,随着识记项目的增多反应时逐渐增加;否反应中不明显。识记项目当为6时反应时最大。3.2 分别描绘不同反应类型的平均反应时,结果如下图: 图一 六种识记项目的反应时如图一,factor1为是反应时,factor2为否反应时。3.3 主体内对比检验,如下表: 表三 主体内对比检验变异源III 型平方和自由度 均方 F Sig.识记项目1751541.428 5350308.286 .887.490反应类型2656.975 12656.975.005.946反应类型 * 识记项目 2759954.736 5551990.947 1.310.259由表3可以看出,识记项目与反应类型分别在各自水平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4讨论4.1 对被试的是反应和否反应的正确再认反应时的变化趋势讨论根据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被试在是反应中,反应时大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中间在3、4项目时呈下降的趋势,虽然在否反应是反应时相差不大,但是并不能证明是平行扫描的结果。结果中是否反应差别不大,甚至在多项目中,是反应时比否反应时还要长,而且没有项目越多时间越长的很稳定的一个趋势。是反应时和否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所以我们无法验证假设。4.2 没有证明假设可能存在的原因(1) 本专业的学生在做,熟知实验的程序。(2)个体差异。(3)实验室环境嘈杂,总听见很多干扰声音。4.3 对实验材料的看法 以前的研究均以字母、数字、文字等为材料,其中负荷了经验的因素。要全面了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规律,还应该从另外角度变化一下实验材料,以排除经验因素的影响。5结论 本实验不能证明短时记忆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即不能验证Sternberg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