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1页
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2页
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3页
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4页
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翼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早操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一起做早操。小朋友们排好队,小鸟也来凑热闹。踢踢腿,弯弯腰,伸伸胳膊跳一跳,闭上眼睛深呼吸,早上空气真是好。(1)儿歌中“我们”做操是在_(什么时间)。(2)连一连。弯弯_腿伸伸_腰踢踢_胳膊(3)小朋友是怎样做早操的?用“_”画出。2. 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春日偶成_,_。_,_。(1)把古诗默写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写,写的是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3. 快乐阅读 我的小窗口我的小窗口,好像是画框,春夏到秋冬,四季变花样。春天桃花开,夏天麦穗黄,秋天大雁向南飞,冬天大雪白茫茫,一年四季好风光。(1)我的小窗口像什么?(2)读儿歌,连一连。 春天_ 麦穗黄夏天_ 桃花开秋天_ 大雪白茫茫冬天_ 大雁向南飞(3)我的小窗口美吗?为什么?4. 读儿歌,回答问题。向日葵,花儿黄,一天到晚朝太阳。盘儿大,籽儿壮,从不骄傲把脸仰。(1)这首儿歌有_话。(2)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植物?(3)它的花是什么颜色?请在儿歌中圈出来。(4)看图写一句话。5. 诗歌鉴赏 “金沙水_云崖暖,大渡桥_铁索寒。”(1)把诗句缺少的字补充完整。、(2)在诗句中,两个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是和。(3)给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6. 阅读下列儿歌,按要求回答问题。老鼠抬花轿 【民间童谣】八只老鼠抬花轿,两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来吹号,“呜哩哇啦”真热闹。老猫听见来贺喜,一口一只全吃掉。(1)儿歌描写了哪些小动物?(多选题,只填序号)猫 兔子 老鼠 小狗(2)根据儿歌内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四只 八只 两只老鼠抬花轿 老鼠放鞭炮 老鼠来吹号(3)这些小老鼠最后怎样了?请在儿歌中找出来。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晨牧晨雾浓,似云烟。谁家的孩子,打一_呼哨,甩几_响鞭,赶一_鸭子往河沿。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_牧歌,轻悠悠,四面传。(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群 支 竿 声打一_呼哨,甩几_响鞭,赶一_鸭子往河沿。伴一_牧歌,(2)照样子,写词语。轻悠悠、_、_、_(3)这首诗歌描写了_的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_的心情。(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晨雾浓,似云烟”的意思。(5)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画面?8. 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村居_莺飞_,拂堤_醉_。_散学_,_趁东风_纸鸢。(1)“散学”的意思是()A放学 B开学(2)“东风”的意思是()A冬风 B春风(3)“纸鸢”的意思是()A风车 B风筝(4)这首诗描写了_(季节)的美景。我还读过很多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呢!你看,枯黄的小草又长得郁郁葱葱了,真是“野火烧不尽,_。”高高的柳树如青绿色的宝石般翠绿,条条柳丝在春风中轻轻摆动,这情景让我想到了诗句:“_,万条垂下绿丝绦。”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给生字注音 乞_ 巧_ 霄_ 渡_(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乞:_碧霄:_(3)乞巧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_心情和_的心愿。(4)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10.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1)这段儿歌一共有_句话。(2)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什么呢?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3)扫墓是 节的习俗。( )(4)文中提到的节日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天的书签秋天来了,采一片枫叶,夹在书页里,时常看它,美丽的颜色。 摘一朵茉莉,夹在书页里,时常闻它,清香的感觉。 撕一张日历,夹在书页里,时常提醒自己,光阴的流逝。(1)从诗中找出词语,填一填。_的颜色 _的感觉 _的流逝(2)连一连。采_ 一朵茉莉摘_ 一张日历撕_ 一片枫叶(3)填一填。这首小诗一共有_小节,其中第_小节写了茉莉的香味。(4)小朋友为什么要撕一张日历夹在书页里?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13. 课内阅读。数字歌一_牛,两_马,三_小羊找妈妈。四只鸡,五只鸭,六只小鸟叫喳喳。七条鱼,八只虾,九_小虫慢慢爬。十_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笑哈哈。(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照样子写词语。笑哈哈 _ _ _(3)请你写出从1-10的汉字。_14. 读儿歌,回答问题。雪娃娃飘哇飘,飘哇飘,天上掉下白棉花。棉花落到花园里,花园里钻出雪娃娃。雪娃娃,小朋友们喜欢它。太阳公公一出来,雪娃娃跑得没影啦。我想问:“雪娃娃,你藏到哪儿去了?”(1)我知道“白棉花”就是_,有“白棉花”的时候是_季。(2)雪娃娃藏到哪里去了?15. 读诗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_,溪头_。(1)把这首词写完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_,溪头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媚好:_。亡赖:_。(3)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其中_是词牌名,你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等。1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我真希望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黑,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我真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不是浓烟,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难闻的气味,而是沁人心脾的芬芳;我真希望啊,我真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悠扬(1)作者看到烟囱里喷出_,吐出_,飘出_,所以产生了美好的希望。(2)第四小节中,“我”希望什么?找出相关句子。(3)诗歌表达的主题是( ) 17. 读儿歌,回答问题。请 星 星月亮弯弯,像只小船。小船摇摇,摇到天边。天边请来小星星,嘻嘻哈哈坐满船。满船星星眨眼睛,来到我家院里玩儿。(1)填一填。月亮弯弯,像_ 。我觉得月亮弯弯,像_ 。(2)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夜空会看到什么?又会跟月亮星星说些什么?画一画,写一写。我的画儿: 我的话:18. 读儿歌,回答问题。数星星天上星星亮晶晶,颗颗对我眨眼睛。一二三四五六七,数来数去数不清。(1)天上的_亮晶晶,数来数去_。月儿 星星 数不清 数得清(2)找出儿歌中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19. 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去时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20. 读儿歌,回答问题。(1)根据儿歌内容连一连 棉花 菊花 枫树金色_ 红色_ 白色_(2)小朋友,你觉得秋姑娘还会给谁染发呢?染成什么颜色?21. 读一读,背一背下面这首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22.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1)人的两件宝贝是_和_。(2)人们用双手干什么?(3)人们用大脑干什么?(4)人们劳动要靠什么?(5)说一说,你都用双手干什么?用大脑干什么?23.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两件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1)人的两件宝贝是_和_。(2)人们用双手干什么?(3)人们用大脑干什么?(4)人们劳动要靠什么?(5)说一说,你都用双手干什么?用大脑干什么?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夏天的太阳,流光溢彩。我们到郊外,做一回阳光的儿女,欢腾跳跃,采花摘果。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真切的呼吸,重拾书本外的童年。(1)理解词语。流光溢彩:_。真切:_。(2)来到郊外“我们”怎样玩耍?(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大自然真切的呼吸,重拾书本外的童年。”这句话的?25. 读诗歌填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1)这首诗里面写了四种景物,分别是_、_、_、_。(2)这首诗里面有三组反义词,请找出来。_、_、_26. 课内阅读。 静 夜 思,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写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风,穿着白衬衫,漫步在绿油油的山坡上,和花儿姐姐尽情舞蹈;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和小鸭、小鱼儿快活地嬉戏玩耍,奔跑在蔚蓝蔚蓝的天空上,和“叽叽喳喳”的小鸟打招呼:忽然,笑着钻进我的衣衫,调皮地挠我痒痒。(1)你能从诗中找出带有颜色的字吗?(2)这首诗写的是_(狂风、暴风、微风),它到了这些地方:_、_、_和_。(3)你喜欢文中的风吗?为什么?28. 按要求完成下题。(1)默写舟过安仁,再做题。(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停棹:_。怪生:_。(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5)诗中第一,二句是写作者所见的,第三,四句则是作者_的,从“_”一词中可看出。(6)这首诗充满情趣,表现了两个小渔童的_,也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_之情。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滁 州 西 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30.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