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浆型水田的改良.doc_第1页
冷浆型水田的改良.doc_第2页
冷浆型水田的改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浆型水田的改良 一、冷浆型水田的特点 1.地下水位高。冷浆型水田是沼泽地或泥炭地经人为开恳、改造、耕翻、施肥、灌溉、栽培等一系列措施而形成的一种水田。沼泽地和泥炭地发育地形比较低洼,一般水位上升到地表或亚表层。土体处于浸水、缺氧、冷凉状态。 2.有机质含量高。沼泽地和泥炭地地表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性、喜湿性植物,生长繁茂,生长量大,每年留下大量的枯枝落叶、植物残体,积累了大量有机质。由于土壤长期处于浸水状态,温度低、土壤空气不足、微生物活动弱,植物残体分解缓慢,分解程度低,潜在肥力高,保肥性强,供肥性差。 3.酸。土壤中有机质在浸水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类,因地下水位高,使酸性物质滞溜在土壤表层,而呈现酸性。 4.冷。由于地下水升至地表,土体长期处于浸水状态,地热传导不上来,太阳辐射热接受能力差,导致土体冷凉。水稻生育前期速效性养分供应不足,生长缓慢。中期气温升高,速效性养分释放量大,促进水稻生长加快,常出现徒长、倒伏和病害的发生。后期气温降低,速效性养分减少,影响水稻干物质积累,出现贪青晚熟现象。 5.粘。由于沼泽土和泥炭土发育于低洼处,静水沉积的腐泥量较多,而且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土壤具有粘性,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6.毒。土壤中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 二、冷浆型水田的改良技术 1.秋翻地。在水稻收获后,大地封冻前进行秋翻地。翻地的深度1518厘米,扣垡要严,不漏耕,翻过的土垡通过冬春冻融,可疏松表土。 2.垫炉渣和河沙。每亩垫过筛的炉渣或河沙20立方米,均匀撒在地面后耕翻,与土壤充分混合。可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中气体含量,解决有机质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保证水稻根系健壮生长。提高地温,炉渣和河沙吸热快,导热强,解决土壤冷凉问题。增加土壤钙质、二氧化硅和矿物质,满足水稻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3.施石灰。每亩施熟石灰3吨,均匀撒在地面,通过耕翻与土壤充分混合。石灰是碱性物质,施在酸性较强的冷浆型水田中,可起到中和作用,降低酸性,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微酸性环境。石灰含钙丰富,施在钙质贫乏的冷浆型水田中,增加土壤中的钙质,满足水稻生长对钙的需求,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4.施硅肥。每亩施硅钙复合肥100千克,也可施稻草灰,稻草灰分中氧化硅含量高达78。其次是钾的氧化物,约占12。施稻草灰,实际上起到了施硅的作用。可以解决冷浆型水田氧化硅十分贫乏的问题。增加水稻表皮细胞壁的硅质层厚度,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延长水稻功能叶片寿命,实现活秆成熟。 5.挖排水沟。冷浆型水田一般地处碟形洼地、山涧洼地、山脚洼地、老河道洼地。可在地下水的上水头挖排水沟,深1米左右,宽15米左右,阻截冷泉水和锈水入田,顺沟排出。也可根据条田和方田的规划挖排水沟,将地下水渗到沟内排出,降低地下水位。 6.施农肥。每亩施农肥10立方米,培肥地力,提高有机质含量,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