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8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二值逻辑是当前计算机的逻辑基础。人的思维逻辑的秘密至今尚未解开。计算机要模拟人的智力,用二值逻辑显然是不行的。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模糊逻辑就是人的思维逻辑,但近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模糊逻辑比二值逻辑更接近人的思维规律。尽管计算机本身目前还是以二值逻辑为基础,但用 2 这种计算机来计算和处理信息时,却可以采用非二值逻辑,例如模糊逻辑,这样做就使计算机的应用 领域可以扩展到知识工程的领域。 3.8.1 模糊逻辑 1. 命题与逻辑符号 定义 3.8.1 一个有意义 (具有真假可言 )的陈述句称为命题 。 3 如: (1) 该书是中文写的。 (2) 4 加 2 等于 6。 (3) 他很年轻。 (4) 今天气温较高。 4 定义 3.8.2 若陈述句的意义明确,可以分辨真假,这种命题就称为 二值命题 ( 简称 命题 ) ; 若陈述句的意义是模糊概念,不能用简单的真假分辨,则这种命题就称为 模糊命题 。 如上述 (1)、 (2) 句是二值命题; (3)、 (4) 句是模糊命题。 5 定义 3.8.3 对于二值命题,可以用一些连接词如“或”、“与”、“非”、“如果 ,那么 ” ( “若 ,则 ” ) 等连接起来。 (1) “或 ” (or):用符号 “ ” 表示,与集合中的并 “ ” 相 对应,又称 “ 析取 ”,即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 6 (2) “与 ” (and):用符号 “ ” 表示,与集合中的交 “ ” 相 对应,又称 “ 合取 ”,即两个命题必须同时成立。 (3) “非 ” (not):在原命题上加 “ ” 横线,或在命题前加 “ 符号,也称“ 否定 ”,它与集合中的补集相对应。 7 设有如下两个命题: P: 他爱好英语, Q: 他爱好日语。 则有 PQ: 表示他爱好英语或爱好日语, PQ: 表示他爱好英语和日语, 或 P: 表示他不爱好英语。 P8 (4) “如果 ,那么 ” ( if.than ):用符号“ ”(或 “ ” )表示,是推断的意思,与集合中的包含“ ” 相对应,又称 蕴含 。 例如,如果 ABC是等边三角形 ( S ), 那么 ABC是等腰三角形 ( T ), 用符号写就是: S T 或 S T。 (5) “当且仅当 ”:用符号 “ ”( 或 “ ”) 表示,它表示 两个命题等价 。 9 定义 3.8.4 一个命题的真与假,叫做它的 真值 。常用“ 1 表示真,用 “ 0 表示假。两个命题构成一个 复合命题 时,它的真值表如表 3.14 所示。 命题 P Q PQ PQ P PQ PQ 真值 真 (1) 真 (1) 假 (0) 假 (0) 真 (1) 假 (0) 真 (1) 假 (0) 真 (1) 真 (1) 真 (1) 假 (0) 真 (1) 假 (0) 假 (0) 假 (0) 假 (0) 假 (0) 真 (1) 真 (1) 真 (1) 假 (0) 真 (1) 真 (1) 真 (1) 假 (0) 假 (0) 真 (1) 表 3.14 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10 2. 模糊命题的真值 模糊命题的取值不是单纯的用来表示命题的真和假,而是用来表示命题的真和假的程度。仿照经典集合向模糊集合推广的情形,我们也可以将二值命题的取值范围由 0, 1 推广到 0, 1 区间上取连续值,从而得到模糊命题的真值。 11 定义 3.8.5 模糊命题 P 的真值记作 T ( P ) = x, 0 x 1。 显然,当 x 1 时表示 P 完全真; x 0 时表示 P 完全假。 x 介于 0, 1 之间时,表示 P 真假的程度。 x 越接近于 1,表明真的程度越大; x 越接近于 0,表明真的程度越小,即假的程度越大。 12 定义 3.8.6 复合模糊逻辑命题仍用连接词 、 、 ( 或 ) ,其意义分别是: 表示取大值、 表示取小值, ( 或 ) 表示取补值 ( 即取值 1 x, x 是 P 的真值 ) 。 例如,若有 T(P) = x 0.8, T(Q) = y 0.6, 则复合模糊逻辑命题的真值表如表 3.15 所示 13 由表可知,二值命题的复合运算是模糊命题的复合运算的特例。 模糊命题的 “ ” (或 “ ” )运算,就是 模糊推理 ,将在以后讨论。 模糊命题 P Q PQ PQ P 真值 T 0.8 0.6 0.8 0.6 0.2 表 3.15 复合模糊逻辑命题的真值表 14 (9) 归约律: 由二值逻辑的真值表可以证明 : “ ” 及 “ ” 两种逻辑运算是非独立的,即存在下述等式: P Q = Q P Q = ( Q) (P ) 所以在二值逻辑中,独立的逻辑连接词只有三个:“ ”、“ ”、“ ” 。 PPQ15 3. 格、布尔代数与 De-Morgan 代数 定义 3.8.7 ( 格的定义 ) 一个集合 L,若在其中定义了 “ ” 与 “ ” 两种运算,且具有下述性质: (1) 幂等律:若 L, 则有 , ; (2) 交换律:若 , L, 则有 , ; 16 (3) 结合律:若 , , L, 则有 ( ) ( ), ( ) ( ); (4) 吸收律:若 , L, 并有 ( ) = , ( ) = , 则称 L 是一个格,并记为 L ( L, , )。 17 若格 L 还满足: (5) 分配律: ( ) ( ) ( ), ( ) = ( ) ( ), 则称 L 是一个 分配格 。 18 若在 L 中 还有: (6) 两极律:在 L 中存在两个元素,记为 0 和 1,满足 L, 有 1 1, 1 , 0 , 0 0。 则称 L 有最小元 0 和最大元 1 。 19 在有最小元 0 和最大元 1 的分配格 L 中进一步规定一种一元运算 “ c ( 称为 补运算 ) ,且满足 (7) 复原律:若 L, 则有 ( c ) c= ; (8) 互补律: c 1, c 0。 定义 3.8.8 (布尔代数定义 ) 满足 (1) (8) 的 L ( L, , , c ) 称为一个布尔代数。 20 例如 (0, 1, , , c) 是一个布尔代数,其中运算: max ( , ), min ( , ), c =1- 。 定义 3.8.9 ( De - Morgan 代数的定义 ) 若除上述 (1) (7) 性质外,还满足 De Morgan 律 ( (10) 对偶律 ) ( )c = c c , ( )c = c c, 则称代数系统 ( L, , , c ) 为 De-Morgan 代数。 21 De - Morgan 代数与布尔代数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不满足互补律,即在 De-Morgan 代数中,一般有 c 1, c 0 。 正因为这一点,它才成为研究模糊逻辑运算的有力工具。 22 例如 ( 0, 1, , , c ) 是一个 De Morgan 代数,而不是一个布尔代数,因为互补律不成立。如取 0.80, 1, 则有 0.8 (0.8)c = 0.8 0.2 = 0.8 1, 0.8 (0.8)c = 0.8 0.2 = 0.2 0。 23 (9) 归约律: 由二值逻辑的真值表可以证明 : “ ” 及 “ ” 两种逻辑运算是非独立的,即存在下述等式: P Q = Q P Q = ( Q) (P ) 所以在二值逻辑中,独立的逻辑连接词只有三个:“ ”、“ ”、“ ” 。 PPQ24 4. 模糊逻辑函数 定义 3.8.10 若一个逻辑命题 的取值 是可以变化的,则称这样的逻辑命题为 逻辑变量 x。 二值逻辑变量的取值是 0, 1, 而模糊逻辑变量的取值为 0, 1。 25 定义 3.8.11 由逻辑变量 x 及逻辑运算 、 、 和括号所形成的函数 F 称为 逻辑函数 (又称 逻辑公式 )。 若变量 x 的取值及逻辑运算是二值的,则称 F 是 二值逻辑函数 (逻辑公式 ); 若变量 x 的取值及逻辑运 算是模糊的,则称 F 是 模糊逻辑函数 (模糊逻辑公式 )。 26 例如 等都是逻辑函数 ( 逻辑公式 )。 有时为了书写方便,常将符号 “ ”、 “ ” 及 “ c用简便符号 “”、“ 及 “ ” 分别取代,“ 有时不写。这样简化后,上述逻辑函数就可简化成: 3211111 )(, xxxFxxFxxF .)(, 321111111 xxxFxxxxFxxF 27 5. 模糊逻辑转化成多值逻辑 如果我们把模糊逻辑变量 x、 y、 z 看作是 X、Y、 Z 的隶属函数在某一点 x0 的值,即 x = X (x0), y = Y (x0), z = Z (x0) 则模糊逻辑变量的运算便代表了模糊集合的运算。 28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常将区间 0, 1 分成若干相等部分,使得隶属函数只能在子区间边缘上取值。例如分成五个相等部分,则隶属函数只能在集合 M = 0, 0.2, 0.4, 0.6, 0.8, 1 中取值,这样模糊逻辑便转化成多值逻辑。在上例中,逻辑值共有 6 个。 29 例如 的真值表列于表 3.16 YXyx y(Y) x(X) 0 0.2 0.4 0.6 0.8 1 0 0.2 0.4 0.6 0.8 1 0 0.2 0.4 0.6 0.8 1 0 0.2 0.4 0.6 0.8 0.8 0 0.2 0.4 0.6 0.6 0.6 0 0.2 0.4 0.4 0.4 0.4 0 0.2 0.2 0.2 0.2 0.2 0 0 0 0 0 0 30 6. 模糊逻辑函数的范式 定义 3.8.12( 析取范式 ) 若 xij 是逻辑变量,则下列逻辑函数称为析取范式 ( 逻辑并标准型 ) : 定义 3.8.13( 合取范式 ) 若 xij 是逻辑变量,则下列逻辑函数称为合取范式 ( 逻辑交标准型 ) : 1.8.31 1 pinjijxF 2.8.31 1 njpiijxF31 式中, 表示连加,即 ; 表示连乘,即 。所以析取标准型为 “ 积之和 ” 型,而合取标准型为 “ 和之积 ” 型。 一般,对于一个给定的模糊逻辑函数式,总可以通过等价变换使其成为析取范式或合取范式,或是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的组合。 为了把模糊逻辑函数式化成标准型,我们要利用以下两个定理,因证明要占很大篇幅,故略去。 32 定理 3.8.1 公式 F 在模糊逻辑中为真 , 当且仅当该公式在二值逻辑中为真 。 (定义:当模糊逻辑公式 F 的取值大于等于 1/2 时 ,称 F 为真 。 ) 定理 3.8.2 公式 F 在模糊逻辑中可化成标准型 , 当且仅当 F 在二值逻辑中可化成标准型 。 33 以下举例说明模糊逻辑函数化成标准型的方法。 例 3.8.1 设 x、 y、 z 均为模糊逻辑变量,它们分别为某些命题的真值,试求模糊逻辑函数 F ( x, y, z ) =( x y ) z ( x z) y 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先求析取范式。为此先确定逻辑变量 x、 y、 z 分别为 0 和 1 时的模糊逻辑函数值 ( 相当于二值 34 逻辑的情况),结果如表 3.17 所示 x y z F (x, y, z)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35 1. 用逻辑函数 F (x, y, z) 取值为 1 时所对应取 1 的逻辑变量求交作为析取范式的一项。 例如表中第四行, F (x, y, z) =1,对应 x =1, y =1, 故 xy 即为析取范式的一项。 最后对析取范式的每一项求并 ,再 根据吸收律 化简 ,即可求得析取范式为 F (x, y, z) = (x y) (x z) (y z) (x y z) = (x y) (x z) (y z) 。 36 2. 求合取范式的步骤与上式类同,只不过 按 F (x, y, z) 0 时取值为 0 的逻辑变量求并作为合取范式的一 项 , 然后对各项求交后再化简 , 所得合取范式如下: F (x, y, z) = (x y z) (y z) (x z) (x y) (y z) (x z) (x y) 。 由以上求得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不难看出 , 对于同一模糊逻辑函数 , 两种范式之间是对偶的 。 37 3. 如果逻辑函数式中的逻辑变量有 的形式,则通过真值表示范式时, 选取每一子项应遍历所有变量 。例如求析取范式时, 根据 F (x, y, z) 1 的那一行,应取 1 的变量和取 0 的变量的补 。在上例表中第四行,当 F (x, y, z) 1 时, x =1, y =1, z = 0, 故应选 为析取范式的一项。 zyx zyx ,38 当然,例 3.8.1 中选取每一子项时,也可遍历所有变量,化简后其结果是相同的。 关于化简模糊逻辑函数的问题 ( 极小化问题 ) ,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进一步讨论。 39 3.8.2 模糊语言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两种。 自然语言 是一些词 ( 或字 ) 连接成的句子,一般带有模糊性。 形式语言 是一些符号按一定规则连接成的符号串,它代表机器的某些单元的状态或操作,一般具有确定性。 4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但希望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更希望机器能具有人的智力,模拟人脑的思维推理,使人们从复杂艰难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就自然提出了下述 两个任务 : 41 (1) 用以二值逻辑为基础的形式语言来处理模糊的自然语言; (2) 创造某种以模糊逻辑为基础的形式语言来处理模糊性的自然语言。这方面的研究,构成模糊数学的一个分支,现在还很不成熟,但已在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42 1. 模糊语言变量 带有模糊性的语言称为 模糊语言 ,如: “ 他很年轻 ”、 “ 小张起得很早 ”、 “ 老李是高个子 ” 等等。 模糊语言的核心是模糊集合,如上述语言中的 43 很年轻 ”、 “ 很早 ”、 “ 高个子 ” 等就分别是论域为 “ 年龄 ”、“ 时间 ”、“ 身高 ” 上的模糊集。模糊语言还有一定的语法和语义。 44 语言变量 是以自然或人工语言中的字或句作为变量,而不是以数值作为变量 。 语言变量用以表征那些十分复杂或定义很不完善,又无法用通常的精确术语进行描述的现象。 模糊语言变量 比起模糊变量来是一个级别更高的变量,它是将模糊语言形式化的重要工具。 45 L.A.查德 (Zadeh) 定义 模糊语言变量 为如下的五元组: ( X, T ( X ), U, G, M ) (3.8.3) 其中 X 是语言变量的名称, U 是 X 的论域, T ( X ) 是语言变量值的集合,每个语言变量值是定义在论域 U 上的模糊集合, G 是语法规则,用以产生语言变量 X 值的名称, M 是语义规则,用以产生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函数。 46 例 3.8.2 以速度为模糊语言变量 X ,论域 U 取 0, 200 (km / h),速度的语言值集合 T ( X ) 为 慢,适中,快 ,其中 “ 慢 ”、“ 适中 ”、“ 快 ” 为模糊集合。模糊集合的隶属度用模糊语义规则 M 来决定,具体如图 3.53 所示。把速度分成若干语言值的规则,就是语法规则 G。 在本例中我们把速度分成三个语言值,即 “ 慢 ”、“ 适中 ”、“ 快 ” 。 47 1 0.5 慢 适中 快 60 80 100 速度 ( km / h ) 图 3.53 模糊语言变量 “速度” 的隶属度函数 48 图 3.54 是速度这个模糊语言变量五元组的示意图 速 度 适中 快 慢 60 70 80 90 100 1 0.5 0 1 0.5 0 1 0.5 0 0 0.5 km/h 语言变量 X 语法规则 G 语言值 T (X) 语义规则 M 论域 U 图 3.54 模糊语言变量速度的五元组 49 2. 模糊语言算子 自然语言中有一些通过改变语气而改变语义的词,如加强肯定语气的词 “ 很 ”、“ 非常 ”、“ 极 ” 等;也有一些使词义变为模糊的词,如 “ 大概 ”、“ 近似于 ” 等;还有些使词义由模糊变为肯定的词,如 “ 偏向 ”、“ 倾向于 ” 等。这些词在模糊推理中都可作为语言算子来考虑,相应地分为三种算子。 50 1) 语气算子 H: (HA)(x) 语气算子的数学描述是 加强语气的词称为 集中算子 ,此时 n 1, 减弱语气的词称为 散漫化算子 ,此时 n 1。 .)( xxHA nA51 例 3.8.3 描述 “ 青年人 ” 的集合为 其中 A = 青年人 ” 。由上式算得 28 岁和 30 岁的人对于 “ 青年人 ” 的隶属度为 A(28) = 0.74, A(30) = 0.5。 ,25,52511,2515,12xxxxA52 现在我们加上集中算子 “ 很 ” ,取 n = 2, 则 分别算出 28 岁和 30 岁对 “ 很年轻 ” 的隶属度为 很年轻 (28) = 0.54, 很年轻 (30) = 0.25。 .25,52511,2515,1222xxxxx青年人很年轻 53 若加上散漫化算子 “ 较 ” ,取 n = 0.5, 则 分别求出 28 岁和 30 岁对 “ 较年轻 ” 的隶属度为 较年轻 (28) = 0.88, 较年轻 (30) = 0.71。 .25,52511,2515,12xxxxx青年人较年轻 54 2) 模糊化算子 F: (FA)(x) 这些算子的作用,是使肯定词转化为模糊的词,如 “ 大概 ”、“ 近似 ”、“ 可能 ” 等等。用隶属度函数图形来表示这类算子的作用,如图 3.55 所示 1 0 1 2 3 4 5 6 x (x) FA (4) A (4) 数 4 是一个肯定词,用 A(4) ( 竖线 ) 来表示,而“大约 4则是一个模糊数,记为 4,它是 A(4) 加上模糊化算子 F后形成的,记作 FA (4)。 55 3) 判定化算子 P: (PA)(x) 判定化算子把模糊量转化成精确量,其意义是“ 倾向于 ”、“ 接近 ”、“ 属于 ” 。判定化算子的数学描述为 (PA)(x) =PA(x) 其中 P() 是定义在 0, 1 区间上的实函数,表示为 56 若取 1/2, 则 210111210zzzzP .211,21021zzzP57 例如 ,用上例 “ 青年人 ” 的定义,则 “ 倾向年轻 ” 就可采用上述判定化算子 P1/2 ( A ) (由于 A(30) 1/2) 倾向年轻 ( A ) = P1/2 ( A ) = .301,30021)(121)(0xxxxAA58 即不到 30 岁者为倾向年轻,其结果如图 3.56 所示。 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算子外,还有美化、比喻、联想等算子。因为研究不成熟,此处从略。 0.5 0 30 (x) 年轻 倾向年轻 x 59 3.8.3 模糊推理 1. 判断与推理 人们的思维就是利用概念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 是概念与概念的关联 , 而 推理 则是判断与判断的联合 。 如果概念是模糊的,则判断和推理就是模糊的。 若用符号及其运算来表示思维的过程,就称为思维的形式化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寻求符合思维实际情况的思维形式化的规律与方法。 60 1) 判断句 句型为 “ x 是 A 的陈述句称为 判断句 ,其中 A 是表示概念的一个词或词组, x 称为 语言变量 ,它可以表示论域 X 中任何一个特定对象。 通常概念 A 对应论域 X 上的一个集合 。 如果 A 的外延是清晰的,则 A 所对应的集合是普通集合;若 A 的外延是模糊的,则 A 对应的集合是模糊集合。 我们将判断句 “ x 是 A 简记作 ( A )。 61 普通判断句及其集合表示: 在判断句 ( A ) 中,若词 A 所表示的概念是确切的,则称 ( A ) 为 普通判断句 。 例如,判断句 “ x 是大学生 ” 就是普通判断句。 若取 x = 张三 ”, 则得到 “ 张三是大学生 ” 这样一句话。当然,这句话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62 一般地,一个普通判断句对应一个普通集合 A: A = x ( A ) 对 x 真 X, 这里 “ ( A ) 对 x 真 ” 指的是对此特定的 x ,命题 “ x 是 A 为 真。我们 称 A 为判断句 ( A ) 的 集合表示 或称为 真域 。 若 A = X, 则称判断句 ( A ) 永真或定理 ,即对任意 x X,“ x 是 A 为 真。 63 在二值逻辑中,如果 x A, 则称 ( A ) 的判断为真, A 就是 ( A ) 的真值域;如果 x A ,称 ( A ) 为假。如图 3.57 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A ) 为真,是判定 ( A ) 的真值域。显然有 x A ( A ) 为真。 (3.8.4) (A)假 (A)真 X A 64 又例如 “ x 是菱形 ” , “ x 是人 ” 等都是普通判断句。 65 模糊判断句及其集合表示: 在判断句 ( A ) 中,若词 A 所表示的概念是模糊的,则称 ( A ) 为 模糊判断句 。 例如,判断句 “ x 是老人 ” 就是模糊判断句。 若取定 x = 张三 ”, 则得到 “ 张三是老人 ” 这样一句话。这时,由于 “ 老人 ” 概念的模糊性,我们 66 无法判断 “ 张三是老人 ” 这句话是绝对真还是绝对假。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张三的具体情况,取其 真值为 0, 1 区间中的数,例如为 0.7。 记为 T( A)(张三 ) = 0.7, 称为 ( A ) 对张三的 真值 。 一般地,我们将 x 对模糊概念 A 的隶属度定义为模糊 判断句 ( A ) 的真值 , 以此来表示 ( A ) 的 真假 67 程度。如果模糊概念 A 所对应的模糊集的隶属函数为 A(x),则令 T ( A )(x) ) = A(x) , 称 A 为模糊判断句 ( A ) 的 集合表示 或称为 真域 。 注: 在模糊逻辑中, “ x 是 A 的判断没有绝对的真假。 又如 “ x 是晴天 ”,“ x 很暖和 ” 等都是模糊判断句。 68 判断句的逻辑演算: ( 或 ) , ( 且 ) , ( 非 )。 判断句通过逻辑演算可以得到新的判断句。 例如,设 ( A ): “ x 是 A ( B ): “ x 是 B 则这两个判断句通过逻辑演算得到的新的判断句为: 69 ( A )( B ): “ x 是 A 或 “ x 是 B , ( A )( B ): “ x 是 A 且 “ x 是 B , ( A ): “ x 不是 A 。 如果 (A)和 (B) 的真域为 A和 B, 则新判断句的真域为: ( A )( B )的真域为 A B, ( A )( B )的真域为 AB, ( A )的真域为 Ac。 70 一般地,判断句的逻辑演算 ( , , ) 与它们真域的集合运算 ( , , c ) 是一致的 。 71 2) 推理句 句型为 “ 若 x 是 A,则 x 是 B 的判断句,称为 推理句 ,简记作 “ ( A ) ( B ) 。 若 (A)、 (B) 对应的真域为普通集合,则称为普通推理句 , 若 (A)、 (B) 对应的真域为模糊集合,则称为模糊推理句 。 72 例如 “ 若 x 是菱形,则 x 是平行四边形 ” 是普通推理句,因为 “ 菱形 ”、“ 平行四边形 ” 这些概念对应的是普通集合 ; 而 “ 若 x 是晴天,则 x 很暖和 ” 就是模糊推理句,因为 “ 晴天 ”、“ 暖和 ” 这些概念对应的是模糊集合。 73 3) 推理句的形式化 用符号及运算来表示推理句的过程,称为 推理句的形式化 。当然这种形式化必须符合推理的真实含义。 我们在 普通集合范围内来考虑 “ 若 x 是 A,则 x是 B 这一推理句。我们用前述定义的符号来代表有关的判断句,即 “ x 是 A 用 ( A ), “ x 是 B 用 (B), 74 x 是 A,则 x 是 B 用 ( A ) ( B ) 来表示。 我们对论域中的所有 x 来考察上述推理句时,可以分成四种情况: ( A ) 是真同时 (B) 也是真,当然 ( A ) ( B ) 为真; ( A ) 是真但 ( B ) 是假,显然 ( A ) ( B )不成立,即为假。 75 由于 ( A ) 为假时 ( 即 x 不在 A 中 ) ,推理句中没有限制 “ x 是 B 或 “ x 不是 B ,也就是说 ( B ) 为真或为假都可以,即此时 ( A ) ( B ) 都能成立( 为真 ) 。这样就有 ( A ) 是假, ( B ) 为真时, ( A ) ( B ) 为真; ( A ) 是假, ( B ) 为假时, ( A ) ( B ) 为真。 76 举一例来说明上述推理,更易理解,例如有下列推理句: “ 如果今天下雨,我就在家中 ” 显然有: “如果今天下雨,我就在家” 这是真的; “如果今天下雨,我不在家” 是假的; “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也在家”,这也是可以的 77 ( 真的 ) ; “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不在家”,这也是可以的( 真的 ) 。 这是因为 两种情况,推理句没有限制,即如果不下雨,我们可以在家,也可以不在家。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作出如表 3.18 所示的真值表 78 根据真值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理的形式化模型 或将上式简写成 (A) (B)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表 3.18 蕴涵式 ( A ) ( B ) 的真值表 5.8.3BABA 6.8.3BABABA 79 这就是二值逻辑中归约律的情况。 若令 A B = C, 则普通推理句 “ ( A ) ( B ) 等价于判断句 “ x 是 C ,即 “ (A) (B) 对 x 为真 xC x (3.8.7) 的真值域如图 3.58 所示。 BA BA A-B A B 80 为了便于将普通推理推广到模糊推理的情形,常把 (3.8.6) 式写成相应真值的等式: 8.8.3)( xBAAxBAxBA 81 若推理句是一个恒真的判断句 ( 即对任意 x X,判断句 ( A ) ( B ) 都为真 ) ,则称它是一个 定理 。 显然有 ( A ) ( B ) 是定理 A B = A B (3.8.9) 例如 “ 若 x 是等边三角形,则 x 是等腰三角形 ” 是 一个定理。 82 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法 ) 肯定前件的假言推理 ( MP) : ( A ) ( B ) 是定理且 ( A ) 对 x 为真 ( B ) 对 x 为真 。 (3.8.10) 而用集合描述有 A B 且 x A x B。 (3.8.11) 83 X B A x 图 3.59 三段论集合 图 3.59 为三段论集合描述的示意图。 84 ) 否定 后件的假言推理 ( MT ) : ( A ) ( B ) 是定理, ( B ) 对 x 为假 ( A ) 对 x 假 。 用集合描述有 A B, x B x A 。 85 ) 复合原则: 若 ( A ) ( B ) 是定理,且 ( B ) ( C ) 是定理 ,则 ( A ) ( C ) 是定理。 用集合表示的复合原则为 A B 且 B C A C (3.8.12) 86 2. 模糊蕴涵关系 ( 模糊推理句 ) 在推理句 ( A ) ( B ) 中,若 A、 B 所表示的概念是模糊的,则上述推理句就成为模糊推理句。模糊推理句的真值可以根据普通推理句的真值公式来定义 T1(AB)(x) = (1 A(x) B(x) (3.8.13) T2(AB)(x) = (1 A(x) ( A(x) B(x) 87 例如 “ 若 x 是晴天,则 x 很暖和 ” 是模糊推理句,其真值的隶属函数曲线如图 3.60 所示,其中 A 表示 “ 晴天 ” 的隶属函数, B 表示 “ 暖和 ” 的隶属函数, 则 A B 由图中上半部 V 型实线所描述,它给出了 “ 若晴则暖 ” 为真的程度的定 量表示。 88 1 0.5 A B X 0 (a) 图 3.60 A B 模糊推理句的隶属函数 (b) 1 0.5 X 0 BA 89 在较复杂的场合,句型为 “ 若 x 是 A ,则 y 是 B 的推理句,涉及两个不同的语言变量 x 与 y,它们可以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 X 与 Y, 因而是一个二元谓词。记作 ( A(x) (B(y) , 它的真域是 X Y 的子集或模糊子集,也可以看作 X 到 Y 的关系或模糊关系。 在推理句 ( A(x) (B(y) 中,若 A, B 所表示的 90 概念都是确切的,则称为普通推理句;若 A, B 所表示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则称为模糊推理句。 普通推理句 ( A(x) (B(y) 的集合表示 (真域 ) 为 R P ( X Y ): R = (Ac Y) (A B) = (Ac Y) (X B), 其特征函数为: R(x, y) = (1 A(x) (A(x) B(y) ) = (1 A(x) B(y)。 91 A B X Y 92 模糊推理句 ( A(x) (B(y) 的集合表示 (真域 ) 为 R F ( X Y ), 其中 A 是论域 X 上的模糊集 , B 是论域 Y 上的模糊集 , R 是从 X 到 Y 的一个模糊关系。 93 许多人对 ( A(x) (B(y) 的运算规则 (即隶属度函数的运算方法 ) 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定义。这里将常见的模糊蕴涵关系的运算方法列举如下 (公式 ( 3.8.13) 也是其中的一种,被称为模糊蕴涵的布尔运算 ):( 为书写方便起见,以下将模糊集符号中的波纹线 “ ” 全部省略。 ) 94 1) 模糊蕴涵最小运算 ( Mamdani ) 2) 模糊蕴涵积运算 ( Larsen ) 3) 模糊蕴涵算术运算 ( Zadeh ) 14.8.3,/ yxyxBABARYXBAc 15.8.3,/ yxyxBABARYXBAp 16.8.3,/11 yxyxBXYABARYXBAa95 4) 模糊蕴涵的最大最小运算 ( Zadeh ) 5) 模糊蕴涵的布尔运算 17.8.3,/1 yxxyxYABABARYXABAm 18.8.3,/1 yxyxBXYABARYXBAb96 6) 模糊蕴涵的标准算法运算 (1) 其中 19.8.3,/ yxyxBXYABARYXBAs yxyxyxBABABA 0197 7) 模糊蕴涵的标准算法运算 (2) 其中 在应用中,究竟选取哪一种运算方法为好,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20.8.3,/ yxyxBXYABARYXBA yxxyyxyxBAABBABA198 3. 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又称 近似推理 ( 似然推理 ) 。它是在模糊大前提的条件下,给定模糊小前提而推论出模糊结论的推理方法。 根据小前提的不同,又分为两类: 99 (1) 广义正向式模糊推理 。其推理规则是 大前提 x 是 A 则 y 是 B (即 (A(x) (B(y) 小前提 x 是 A 结 论 y 是 B = A ( A B ) = A R (3.8.21) 100 (2) 广义逆向式模糊推理 。其推理规则是 大前提 x 是 A 则 y 是 B (即 (A(x) (B(y) 小前提 y 是 B 结 论 x 是 A = ( A B ) B = R B (3.8.22) 101 式中, ( A(x) (B(y) 是蕴涵关系,即 X Y 上的模糊关系,其隶属函数可以选用上述七个公式 (3.8.14) (3.8.20) 中的任一式来运算 (尽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而运算符号 “ ” ,则表示模糊关系合成运算,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四种不同的方法: 102 1) 最大 最小合成法 ( Zadeh, 1973) 2) 最大 代数积合成法 ( Kaufman, 1975) 3) 最大 有界积合成法 ( Mizumoto, 1981) 23.8.3, yxxy RAXxB 24.8.3, yxxy RAXxB 25.8.31,0m a x,yxxyxxyRAXxRAXxB103 4) 最大 强制积合成法 ( Mizumoto, 1981) 其中 在上述各式中 ( R 是 AB 蕴涵关系 ) ,通常使用最多的是 1)、 2) 两种合成运算方法,原因是这两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26.8.3, yxxy RAXxB 1,01,1,yxxxyxyxxyxxRAARRARA104 模糊推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模糊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当输入一个模糊子集 A , 经过模糊变换器 R AB 时,输出为 A (AB),如图 3.61 所示 R A B A B A (A B) 输入 输出 图 3.61 模糊变换器 105 例 3.8.4 若 A B 采用积运算式 (3.8.15), 合成运算“ ” 采用最大 最小合成法, (3.8.23) 式,给定小前提分别是 求广义正向式模糊推理及广义反向式模糊推理的结论 ./)1(,/222yyBBxxAAAYBXA)非(非常非常106 解: 1) 广义正向式模糊推理 由 (3.8.21) 式可知 采用最大 最小合成法,可求得 yxyxxxRARAB BX YXAApp ,/22 .,m i ns u p 22yxxyxxyBAAXxBAAXxB107 2) 广义逆向式模糊推理 由 (3.8.22) 式可知 采用最大 最小合成法,可求得 YBBYXApp yxyxyxBRA /)1(,/2 yyxyyxxBBAYyBBAYyA221,m i ns up1108 例 3.8.5 若工人调节炉温,有如下经验 “ 如果炉温低,则应施加高电压 ” 。试问炉温 较低 时,应施加怎样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路由与交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大学《儿童文学作品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兽药残留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中学数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电影学院《刑法(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审计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广告策划与新媒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中国家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程序文件
- 学校教辅征订管理“三公开、两承诺、一监督”制度
- 课题申报书: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卷(附参考答案)
- 《油气井套管工程检测技术》课件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共五篇)汇编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2024年新课标二卷第九题说题 课件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终极押题03 关于Deepseek(押题理由+作文真题++审题立意+高分范文)(全国)
- 污水管道疏通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