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doc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doc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doc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doc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看新闻图片习作教学设计 桥头第二小学 罗想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第八册第78-79页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再现画面、拓展想象、抓住细节、自由表达等环节,引发学生与图片对话,开启学生心扉,从而激发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2过程与方法:仔细观察,抓住细节,展开想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历史背景,升华情感,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难点】乐于习作,能把看到的画面内容写合理,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第四单元,我们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学习活动。让我们认识了两位战争中的小英雄。一位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小夜莺,另一位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雨来。同时还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失去父亲的中国孩子,他放眼世界,对和平的呼唤与渴望。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名言警句。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导入,一方面可以回顾整个单元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引发思考,过渡新的教学环节。二、读图,引发自由联想1.今天这节课,我们同样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进行一次看图习作。(板书:看图习作)2.师谈话: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课件出示新闻图片),它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乱轰滥炸的其中一张照片。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细细地看这幅图片两分钟。面对这可怜的孩子,面对这惨不忍睹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或最想发自内心地说些什么呢?(低沉的音乐渐起)3.学生观察照片,整体感知照片中的景物和人物,大体把握战争信息。4.老师引导学生交流从画面上所了解到的信息。如:你看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请自由地表达。(1)本来繁华的景象在一阵狂轰滥炸中化作废墟。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2)还有一个孤独的小男孩。想到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们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他们让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关爱,只能在街头流浪?(3)我看着这幅照片,想着想着,觉得我们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经历战火、硝烟的孩子,我想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了。5.孩子就这样坐在那被敌人轰炸过后的火车站前,他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恐惧,这是多么令人伤心,多么令人悲痛的画面!那么这张图片来自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PP6,教师朗读)“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设计意图:看图习作,图画是习作的依据。只有把握好画面的意思,习作时才有内容。为此,这环节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画面,整体把握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三、事件重组,画面再现,拓展想象1.扩图,丰满故事情节老师谈话师:同学们,这幅新闻图片的画面可真是见者流泪,闻者伤心啊。老师想问大家,如果这位记者还拍下了轰炸的全过程,那么他有可能拍了哪些画面?学生展开想象预设(1)他有可能拍了(飞机轰炸前车站的热闹)的画面。 (2)还有可能拍到了(大家听到飞机呼啸而来的)画面 (3)我觉得记者拍到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的场面。(4)那位记者可能还拍到了(炸弹一个接一个往下投)的场景。 (5)我想可能还拍到了(炸弹落到火车站中心,一个接一个爆炸时)的情景。(6)我想可能还拍到了(人们落荒而逃,到处是叫声、哭声)的情景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料入情入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这些远离战争的孩子们对战争的残酷不再陌生,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激发起他们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中的人们的同情。2.师小结:说得真好,同学们刚才说的,也许记者真的拍了,也许并没有拍。不过,你们这么一说,就让这幅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师也利用图片把这个故事所呈现的几个主要画面给组合了一下,想看吗?(教师依次出示图,孩子们读旁边的文字) 生:热闹的火车站生:天空中的不速之客生:敌机的狂轰滥炸生: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相继坍塌 生:浓烟滚滚,烽火连天生: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生:上海火车站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生:无助的孤儿 生:路人帮助(这是悲惨的结局还是悲惨的开端?)3.利用提供的一幅幅画,将事件来了一个重组,让画面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问:(1)你觉得这些图画当中,哪一幅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假如你就是当时幸存下来的路人,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4.关注本次习作的要求。设计意图:本次习作的画面主体是照片中的小男孩。抓住这一主题,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给学生推波助澜,穿越时空想象当时的情景,推测画面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使静态的画面活动化,平面的事物“立体化”,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个乱轰滥炸的过程,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环境之中。三、出示习作要求习作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后来的命运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指导如何写具体。出示句子:1车站原来的火车站。被炸后,的天桥,的铁路,的房屋,的砖瓦碎片2小孩小孩哭。原来,小孩的父母。3你细致描写的对象将会是什么?应注意那些细节?预设:(1)敌机的狂轰滥炸(2)好心人的热心帮助(3)临死前可怜的妈妈(4)我对战争的憎恨,发出对和平的呼吁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补充,创设台阶,易于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决定文章是否生动、具体。(二)指导确立习作主题1.讨论交流如何写出真情实感。老师引导:我们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来写。比如:我是一个准备出去做采访的记者,今天我来到上海车站,忽然听到天空传来隆隆的飞机声这就是以一个亲身经历的记者的口吻来写故事。我们还可以用路人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以无助的小孩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以临死前的妈妈的角度来写,这样一来,就把自己摆进了这个故事中,真情实感就出来了!2.让学生畅所欲言,确认站在哪个角度写故事。 设计意图:站在不同角度来写文章,心里的想法会不一样,引导学生要走进这个故事中去,就要去感受当事人当时的内心世界,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好。四、引导定好习作题目并动笔习作1.归纳如下:一张旧相片劫后余生照片中的小男孩战争与和平2.小结:大家的题目出得各有特色,无论你的题目是什么,你都应该紧扣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去写,要做到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写清楚;第二,用生动的细节展开最难忘的部分,把这个最难忘的画面写具体。第三,写出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真切感受。3.总结:最后要表达你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呼吁大家一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一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了新闻图片,让我们来联系照片的人和景创作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吧。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题目中确立习作对象及重点。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 写具体: 车站炸毁(抓细节) 孩子哭泣 父母炸死 命运孤儿 站好角度 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后记:此次看图作文是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为了上好这一节看图作文,我制作了课件,设计了以下思路来进行教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课件出示新闻图片),它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乱轰滥炸的其中一张照片。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细细地看这幅图片两分钟。面对这可怜的孩子,面对这惨不忍睹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或最想发自内心地说些什么呢?(低沉的音乐渐起)二、读图,引发自由联想,整体感知照片中的景物和人物,大体把握战争信息。三、事件重组,画面再现,拓展想象。考虑到小学生对战争的场面不是很了解,因此通过播放炸弹的爆炸声、飞机的轰轰声来烘托图片,引导学生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