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 Power理论课程考核大纲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工程系二00七年 六月目 录1、机械制图与AutoCAD22、公差与配合43、工程力学74、电路基础105、电子技术基础136、C语言程序设计 167、计算机控制 198、检测与转换技术22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510、机械设计基础2711、机械制造基础3112、金属工艺学3313、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3514、液压与气动技术3715、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4116、CAD/CAM应用技术4317、PRO/E4718、电机与拖动4919、工厂电气控制设备5220、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5521、电工仪表与测量57机械制图与autoCAD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02015二选择题102015三判断题102015四绘图题3-44045合计33-34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基本概念理解,绘图原理和绘图方法的掌握,因此考核侧重于绘图基础知识及绘图能力的测试。全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掌握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画图的基本技能。2、理解国标标记的含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1、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各视图之间的关系。2、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第四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原理。2、了解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第五章 基本体 1、 掌握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特性及其三视图的画法。第六章 截交线和相贯线 1、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的投影特性及其画法。第八章 组合体的视图 1、掌握组合体的看图、画图和尺寸标。第九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1、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达机件。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看图和画图方法和步骤。初步掌握标准和手册的查阅方法。2、理解机件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零件图、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五、主要参考书目曲莉娜主编,机械制图,北京理工大出版,2007.7 执 笔:夏孝朗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公差与配合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 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53025二判断题203020三选择题153025四简答题21020合计52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公差表格的应用,应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配合的选用,相关标准;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标注及检测,公差原则;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及标注。四、考核内容模块一 概论1、认识互换性及公差2 、了解标准化和几何量检测模块二 极限配合及尺寸检测1、认识孔、轴的尺寸2、 使用游标卡尺3、 识读偏差4、 使用千分尺5、 认识尺寸公差6、 认识基本偏差7、 认识配合8、 识读和选用公差带及配合9、 确定验收极限模块三 检测形位误差1、 认识检测形位误差的常用量具和量仪2、 识读形状公差的标注3、 检测直线度误差4、 检测平面度误差5、 检测圆度和圆柱度误差6、 检测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误差7、 识读位置公差的标注8、 检测平行度误差9、 检测垂直度误差和倾斜度误差10、 检测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误差11、 检测跳动位置误差模块四 检测表面粗糙度1、 识读表面粗糙度代号2、 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3、 选用与检测表面粗糙度模块五 其他常用零件的检测1、 检测圆锥角度或锥度2、 检测普通螺纹3、 检测梯形螺纹4、 检测圆柱齿轮五、主要参考书目乔元信主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5年6月。 执 笔:夏孝朗审 核:吴明亮 审 定:吴明亮 制定日期:2007年5月工程力学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 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02015二选择题5-103020三判断题102015四计算题2-33040合计27-33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静力学公理,工程中常见约束类型,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等,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1、理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2、掌握物体及简单物体系受力图的画法。第二章 基本力系 1、理解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合力投影定理。2、理解力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理解力偶的概念、性质、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第三章 一般力系 1、理解力的平移定理。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2、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3、掌握简单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解法。4、了解空间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平面解法5、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理解摩擦角及自锁的概念。第四章 杆件变形的基本知识1、理解构件的承载能力2、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3、了解四类基本变形形式 第五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1、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2、掌握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3、掌握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4、掌握虎克定律5、理解许用应力概念6、掌握强度条件及其应用第六章 剪切与挤压 1、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2、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第七章 圆轴扭转1、理解圆轴扭转的概念2、掌握扭矩和扭矩图3、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变形4、了解实验设备,观察、分析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破坏现象5、掌握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及其应用第八章 直梁弯曲1、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 2、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3、掌握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4、掌握梁弯曲时横截面正应力分布与计算5、了解横截面切应力计算方法第九章 组合变形1、理解组合变形研究思路2、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3、掌握弯扭组合变形计算第十章 组合变形1、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 2、了解细长压杆的临界力计算3、了解压杆的临界应力概念4、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条件5、了解提高压杆的稳定性措施五、主要参考书目张定华工程力学高教出版,2003 执 笔:吴明亮审 核:吴明亮审 定:李付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 电路基础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21215二简答题54030三综合题33025四设计题11820合计21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会分析计算较复杂的电路;理解磁路的特点,会计算较简单的磁路问题;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力路和磁路知识,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第一节 电路与电路模型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第三节 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元件及其串并联的等效变换第一节 电阻的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及其等效变换第二节 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第三节 独立电源及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第四节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分析第三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与常用定理第一节 网孔电流法第二节 节点电压法第三节 叠加定理及其应用第四节 等效电源定理及其应用第五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其应用第六节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第四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方法第二节 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第三节 复阻抗与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第四节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第五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六节 复杂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第五章 谐振与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第一节 并联谐振电路第二节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第六章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及其联接方式第一节 三相负载的联接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第二节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第三节 简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第四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第七章 耦合电感与二端口网络第一节 耦合电感第二节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第三节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第四节 理想变压器第八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电路的暂态过程与换路定则第一节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第二节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第三节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第四节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第十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第一节 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第二节 磁路的基本定律及其应用第三节 交流铁芯线圈中的波形畸变与磁损耗第四节 电磁铁五、主要参考书目刘德辉,刘喜荣主编电路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邱关源主编电路(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蔡元宇主编电路与磁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执 笔:吴明亮审 核:吴明亮审 定:李付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电子技术基础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 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02015二选择题102015三计算题34040四分析设计题22020合计25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电路分析、基本电路计算,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十章。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掌握半导体的基础知识,整流二极管及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2、掌握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的组成,了解这类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参数的选择方法。第二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1、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输入特性、输出特性、三个工作区域和主要参数。2、熟悉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第三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1、掌握场效应的工作原理、输入特性、输出特性、三个工作区域和主要参数。2、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第四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2、了解四种方式的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不同影响。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掌握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原理及主要特点。2、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放的种类。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1、掌握由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电压比较电路。2、了解正弦波电压和非正弦波电压的产生,以及在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应用。第七章 波形发生电路 1、掌握产生振荡的条件、判断电路是否振荡的方法。2、了解几种常用的振荡器。3、了解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第八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分类、及功率的计算。2、了解集成功放点工作原理。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1、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第十章 数字电路基础 1、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化简。2、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第十一章 组合逻辑电路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步骤。第十二章 触发器 1、掌握常用触发器的电路组成,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第十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 1、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步骤。2、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第十四章 数-模转换电路及模-数转换电路 1、了解D/A、A/D转换的原理五、主要参考书目电子技术 马安良、贾力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年) 执 笔:殷晓安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制定日期:2007年5月 C语言程序设计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大纲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选择题102020二判断题102010三填空题103020四设计题33040合计33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基本概念的理解、简单典型程序的设计,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章节为第3章、第4章、第7章。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C语言程序设计初步 1、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支持环境;2、知道C语言源程序的基本构成;3、了解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与执行。第二章 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1、知道数据类型的概念,并会使用表达式让计算机处理各种数据值; 2、知道C语言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3、会使用赋值语句,掌握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第三章 C程序的流程设计1、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用C语句描述算法; 2、能使用选择与循环这两类控制语句 3、掌握求累加和及连乘积的方法第四章 模块化程序设计1、了解函数在编写程序中的作用,知道应如何设计结构化的程序; 2、掌握定义与调用函数的方法; 3、熟知C语言函数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4、掌握C语言变量的存储类型及其作用域; 5、了解C语言递归函数的编写方法; 6、掌握C语言的编译预处理功能。第五章 数组1、了解数组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掌握一种排序方法; 3、会在编写程序时使用字符串。第六章 指针 1、了解指针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知道指针与数组之间的关系; 3、知道在编写程序时使用指针。第七章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数据1、了解C语言中几种特殊构造类型数据的定义、说明和使用方法; 2、能在程序中使用结构体、共用体、枚举和用户定义类型的数据。第八章 位运算1、了解位运算的基本概念;2、掌握位运算的基本方法第九章 文件1、粗知顺序文件和随机文件的概念; 2、能够把字处理环境下准备好的数据读进程序并加以利用; 3、会用打印机输出处理结果; 4、掌握C语言处理文件的常用函数。五、主要参考书目谭浩强等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执 笔:陈 璇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计算机控制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选择题103020二填空题102015三简答题33020四计算题22035合计25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及系统分析、掌握基本控制算法及程序的实现、知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和可靠性的实现、能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章节为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特性 1、 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信号特性。2、 知道采样开关特性,采样信号的时域表示,采样定理。3、知道信号幅值的量化,量化误差,量化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量化,量化对系统的影响。 4、 掌握零阶保持器的时域特性、频率特性、传递函数。5、了解前置及后置滤波器的概念与作用。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及系统分析1、 掌握脉冲传递函数定义、性质,差分方程与脉冲传递函数,系统方块图及方块图的等效变换,从方块图中求取闭环传递函数。2、 掌握离散系统稳定性及稳定性的充要条件,采样周期与稳定性关系,连续系统稳定性与离散系统稳定性关系。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3、 理解Z变换的定义、性质及反变换方法。4、 了解离散系统稳定性的代数判据及动态响应的求解方法。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及程序实现1、 掌握一阶差分变换及双线性变换方法的使用。2、 掌握数字PID基本算法。3、 掌握三种控制算法的程序实现。 4、 理解数字PID的在线整定方法。 5、 了解数字PID改进算法。第四章 控制用计算机系统1、 掌握控制用计算机主机、A/D、D/A、S/H等部件主要特性的选用原则与方法。2、 掌握实时控制软件的开发及控制算法的实现技术。3、 掌握选取采样周期的原则及经验规则。 4、 理解实时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实时控制软件的组成及一般要求。 5、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况。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技术1、掌握所讲述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电源抗干扰技术。2、 掌握常用的模拟式及数字式滤波算法的应用。3、 理解看门狗电路的应用及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常用方法。 4、 了解关于系统可靠性的概念以及硬件的冗余技术。5、 了解故障诊断技术的一般方法。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1、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调试的一般步骤及系统调试的主要技术。2、 了解所列举的设计实例。3、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及实时仿真方法。第七章 可编程控制器与集散控制系统 了解这两种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五、主要参考书目刘国荣主编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执 笔:陈 璇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检测与转换技术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252525二选择题101515三判断题151510四简答题52520五计算题12020合计56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工程检测中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应用及发展方向,应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为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误差理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绪论 1、 传感器的分类;2、 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第二章 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1、测量的基本概念;2、测量仪表的精度与分辨率的概念;3、传感器的静态特性;4、传感器的动态特性;5、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第三章 误差理论1、误差的产生2、误差分析、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 电阻式传感器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参数、温度误差及其补偿方法;2、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桥路的特性;3、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4、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五章 电感式传感器1、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电感式传感器的设计方法;3、电涡流式、压磁式传感器和感应同步器的结构和特点。第六章 电容式传感器1、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形成、工作原理及应用;2、电容式集成传感器、容栅式传感器和力平衡式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和特点。第七章 磁电式传感器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2、 霍尔式传感器和磁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第八章 压电式传感器1、压电效应、压电材料和压电元件常用结构形式;2、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第九章 光电式传感器1、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2、光源和光电器件的基本知识;3、莫尔条纹原理;4、光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第十章 热电式传感器1、 了解热电偶传感器;2、 热电阻传感器;3、 热敏电阻传感器。第十一章 传感器的标定1、标定设备;2、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标定方法。五、主要参考书目常健生检测与转换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执 笔:吴明亮审 核:吴明亮 审 定:李付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采用教考分离方式,上机考核,选择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50题作答,编程调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题作答。选择题由计算机阅卷、统分,编程调试题由教研室组织阅卷、统分。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选择题505045二编程调试题15045合计51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基本概念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单片机应用开发的掌握。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绪论要求:掌握单片机的概念和典型结构,了解单片机的品种、系列及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结构及原理要求: 掌握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掌握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构成。了解MCS51单片机的时序和低功耗工作方式。第三章 MCS51指令系统及编程举例 要求:掌握指令的寻址方式,掌握111条常用指令和伪指令,掌握汇编程序的设计。第四章 定时/计数器要求:了解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模式,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应用。第五章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要求:了解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掌握中断处理过程和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掌握外部中断的扩展和中断的应用。第六章 单片机系统的串行接口要求:了解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掌握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结构,掌握单片机串行接口应用程序的编写,了解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第七章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接口要求:掌握简单并行I/O的扩展方法;掌握LED显示器的接口方法;掌握键盘输入接口方法;了解8279可编程芯片;了解打印机接口的应用;了解A/D、D/A转换器接口和应用。第八章 单片机电路设计基本方法和流程要求:掌握单片机的开发设计流程,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了解电路设计软件。第九章 单片机设计实例要求:掌握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的设计;了解单片机交通灯控制器和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第十章 常用单片机简介要求:了解96/98系列单片机;了解PIC系列单片机;了解Motorala系列单片机。五、主要参考书目陈堂敏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8 编 写:向志军 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机械设计基础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252525二选择题101515三判断题151510四简答题52520五计算题12020合计56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应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为平面机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三角胶带传动、链传动、轴、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和减速器、轴承。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1、 机器与机构,零件与构件的基本概念;2、 本课程内容、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 机械设计的内容、步骤及基本要求;4、 零件的失效形式。第二章 平面机构分析1、 平面运动副的一般表示法;2、 机构运动简图;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1、 机构的运动分析,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2、 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应用。第四章 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和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机构的静力学分析。第五章 间歇运动机构教学内容:1、 棘轮机构;2、 槽轮机构。第六章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1、摩擦的力学分析方法。2、螺纹联接的分类、预紧与防松及螺栓联接的结构设计。第七章 带传动1、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2、三角胶带传动;3、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分析,参数选择和设计。第八章 链传动1、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布置、张紧及润滑。第九章 轴1、 扭转、弯曲及组合变形的强度、刚度分析的基本理论;2、 轴的材料;3、 轴的强度计算,轴的结构和尺寸。第十章 齿轮传动1、 齿轮传动的基本类型及特点;2、 齿轮渐开线的性质;3、 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及正确啮合条件;4、 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直齿和斜齿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5、变位齿轮的概念及应用;6、圆锥齿轮;7、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失效形式分析;8、齿轮的结构和润滑。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1、 蜗杆传动的工作特点和几何尺寸计算;2、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选择;3、 蜗杆传动的参数选择及受力分析。4、 蜗杆传动强度计算和热平衡计算。第十二章 轮系和减速器1、 轮系的分类;2、 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3、 轮系的应用及减速器的类型、特点。第十三章 轴承1、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功用和类型及异同点;2、 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3、 轴承失效形式,轴承的寿命计算,轴承的组合设计;4、 磨损,润滑及密封的基本知识;5、 滑动轴承的结构及材料。第十四章 其他常用零、部件1、 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2、 联轴器和离合器;3、 弹簧;4、 键、销联接。第十五章 回转构件的平衡1、 回转构件平衡的基本原理;2、 静平衡与动平衡的试验方法五、主要参考书目张久成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执 笔:夏孝朗审 核:吴明亮 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机械制造基础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 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02015二选择题5-102015三判断题102015四简答题3-42525五综合分析题11520合计29-35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等,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分析能力的测试。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金属切削原理 1、掌握金属切削的相关基本概念。2、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3、理解刀具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第二章 金属切削机床 1、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理解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相关概念。2、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理解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4、了解零件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第四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理解夹具设计原理。2、掌握工件安装定位的相关概念。五、主要参考书目李森林 机械制造基础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执 笔:夏孝朗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 金属工艺学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查适用于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102015二选择题5103020三判断题102015四综合题453040合计2935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工程材料、锻压、焊接、铸造的基础知识等,因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工程材料 1、掌握工程材料性能的相关概念。2、掌握机械行业中常用材料及其性能、特性。第二章 铸造 1、掌握铸造加工的基础知识。2、掌握铸造的种类,造型方法。第三章 锻压 1、掌握锻压加工的基础知识。2、掌握常见锻压方法。第四章 焊接1、掌握焊接加工的基础知识。2、掌握工业中常用的焊接方法。3、了解四类基本变形形式 第五章 金属切削加工 1、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2、掌握金属加工的常见方法。第六章 特种加工 1、了解特种加工的常见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胡黄卿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执 笔:吴明亮审 核:吴明亮审 定:李付亮 执笔日期:2007年5月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 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选择题102015二填空题102020三判断102015四简答题42020五综合题22020合计36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为高职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方向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在数控机床原理与应用方面具有基本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技术人材。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数控机床简介 1、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分类、发展趋势第二章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1、常用准备功能和辅助功能2、编程的基本知识、3、数控车床编程、4、数控铣床编程、5、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分析。第三章 计算机数控(CNC)系统1、CNC硬件、软件插补方法。2、CNC系统、STD总线、系统软件结构第四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与结构1、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特点、2、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机械部分元件、3、自动换刀装置、回转工作台。第五章 伺服驱动系统1、开环与闭环系统。2、开环与闭环系统、位置检测装置。五、主要参考书目李善术主编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执 笔:夏孝朗审 核:吴明亮审 定:吴明亮 制定日期:2007年5月液压与气动技术考核大纲一、适应专业本课程考核适用于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二、考核题型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一填空题252525二选择题101515三判断题151510四简答题52520五计算题12020合计56100分90分钟三、考核基本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侧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必要的理论知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液压与气动典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应此考核侧重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全书的重点为液压传动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压力控制阀及其应用;液压系统控制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动基本回路及气动程序控制回路。四、考核内容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础1、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2、液体静力学3、 液体动力学、 4、 定常管流压力损失的计算 5、 小孔及间隙流动、 6、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门面合同范本
- 历届劳动合同范本
- 干股非竞争协议
- 厂地租赁合同范本
- 商铺租赁加租合同范本
- 全套监控设备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公寓租赁合同-全方位智能居住环境服务协议
- 2025年文化产业投资合作协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合同书
- 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培训班试题(含答案)
- 模具加工能力评估协议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
- 《汉服发展史》PPT课件
- 新编物理基础学王少杰(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