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时代.ppt_第1页
建筑·美学·时代.ppt_第2页
建筑·美学·时代.ppt_第3页
建筑·美学·时代.ppt_第4页
建筑·美学·时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 美学 时代 引言 建筑要体现时代感 好的建筑都是某时代特定的产物 在特定时代的建筑中 也必定存在着当时的审美倾向 亦即美学 本ppt从古代和现代 国外和国内的建筑实例中讲述建筑 美学和时代的关系 巴黎圣母院 拙政园 鸟巢 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圣母院的修建计划中 新的建物要比原建物东移 以便在教堂前方腾出一个可以作为游行用途的广场 为达到此点 昴熙斯主教将一个原本是孤立在西堤岛东边的小岛与本岛相连 以填土的方式产生出可以建筑教堂的用地 除此之外他也拆建了不少屋舍 以便能铺设一条全新的街道 新圣母院路 RueNeuveNotre Dame 这条六米宽的街道是中世纪时巴黎最大的一条街 至于主教宅邸与教堂附设的医院 主宫医院 则因为岛上用地不足之故 被迫迁移到塞纳河南岸 巴黎圣母院 在教堂的平面上 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 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 Nave 的规划 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 但相对的 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 教堂全长128米 光是中舱就有12 5米宽 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 穹顶 Vault 则为33米宽 教堂的第一颗基石是1163年奠下 属于唱诗班席结构的一部份 开工后教堂的修筑速度非常快 因此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献出了新的祭坛之后 圣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 平面与形式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 在世界建筑史上 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 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 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deParis 亦译 巴黎圣母大堂 法国天主教大教堂 世界著名的教堂 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 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集宗教 文化 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 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 随着岁月的流逝 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艺术价值 花窗 尖券 小结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建筑的代表 哥特式建筑注重比例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 特点是尖塔高耸 尖形拱门 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 飞扶壁 修长的束柱 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 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 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 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拙政园 拙政园 江南园林的代表 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被誉为 中国园林之母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 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 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 其中园林中部 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 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 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 约三十八亩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 元朝时为大弘 宏 寺 明正德四年 公元1509 明代弘治进士 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 聘著名画家 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 历时16年建成 借用西晋文人潘岳 闲居赋 中 筑室种树 逍遥自得 灌园鬻蔬 以供朝夕之膳 馈 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 拙者 的 政 事 园建成不久 王献臣去世 其子在一夜豪赌中 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 拙政园屡换园主 一分为三 园名各异 或为私园 或为官府 或散为民居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 才完璧合一 恢复初名 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 52000平方米 分为东 中 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 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 以其布局的山岛 竹坞 松岗 曲水之趣 被胜誉为 天下园林之母 与承德避暑山庄 留园 北京颐和园齐名 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 大多是清咸丰九年 公元1850年 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 至清末形成东 中 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 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 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 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 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 5 池广树茂 景色自然 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 高低错落的建筑 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 质朴 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 远香堂 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 位于水池南岸 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 池水清澈广阔 遍植荷花 山岛上林荫匝地 水岸藤萝粉披 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 山岛上各建一亭 西为 雪香云蔚亭 东为 待霜亭 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 倚玉轩 与其西船舫形的 香洲 香洲 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 遥遥相对 两者与其北面的 荷风四面亭 成三足鼎立之势 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 这里有三间水阁 小沧浪 它以北面的廊桥 小飞虹 分隔空间 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造园艺术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 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 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 正是这种差异 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 主要有 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 小结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中国园林 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 的艺术原则 那熔传统建筑 文学 书画 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 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享有很高的地位 园林多采用借景手法 迂回蜿蜒 别具情趣 多在文人 皇家 贵族中流行 蓬皮杜艺术中心 乔治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CentreNationald artetdeCultureGeorgesPompidou 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 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 当地人常也简称为 博堡 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 管道纵横 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 黄 蓝 绿 白等颜色 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 故又有 炼油厂 和 文化工厂 之称 蓬皮杜 1911 07 05 法国蒙特布迪夫 1974 04 02巴黎 法国政治家 银行董事长 教师 后任法国总理 1962 1968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 1969 1974 教师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中尉 被引荐给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 此处蓬皮杜指法国国立乔治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位于巴黎博堡大街和历史遗址沼泽区的边缘 该中心由蓬皮杜总统委办 故以其名命名巴黎的 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 位于著名的拉丁区北侧 塞纳河右岸 是根据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创议而建立的 它是一座新型的 现代化的知识 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宝库 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 吸收知识 欣赏艺术 丰富生活 蓬皮杜中心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是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Beaubourg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兴建于1971年至1977年 于1977年1月开馆 1977年建于法国巴黎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的文化建筑 设计者是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的R 皮亚诺和美国的R 罗杰斯 中心大厦南北长168米 宽60米 高42米 分为6层 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 楼板可上下移动 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 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大厦内部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 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 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 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 是现代建筑中重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 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建筑兴建后 引起极端的争议 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 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 但也有艺文人士大力支持 有人戏称它是 市中心的炼油厂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 高技派 High tech 风格 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 其颜色是有规则的 空调管路是蓝色 水管是绿色 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建筑特色 建筑共分为四大部分 分别为 公共图书馆 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 现代艺术博物馆 约18000平方米 工业美术设计中心 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 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 宽44 8米 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 整座建筑上下均衡 占地l公顷 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 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 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 不仅内部设计 装修 设备 展品等新颖 独特 具有现代化水平 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 别致 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 将所有柱子 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 以便腾出空间 便于内部使用 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 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 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 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 庞大怪物 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渐地喜爱起来 如果说卢浮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 那么 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 便是现代化巴黎的象征 建筑表面面积 约90 000平方米 体积 430 000立方米 楼层高度 共8层 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 共166米长 42米高 60米宽 室内面积 每层7 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 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 增加了8 000平方米的空间 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 总平面图 剖面 彩 剖面 黑白 内部 小结 蓬皮杜艺术中心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自格罗皮乌斯 勒 柯布西耶 密斯 凡 德罗 赖特 阿尔托这现代建筑五大师后 许许多多的现代建筑蜂拥出现 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蓬皮杜艺术中心是高技派的代表作 裸露的建筑骨架 钢与玻璃让人们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不同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由于于独特造型又俗称 鸟巢 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设有10万个座位 承办该届奥运会的开 闭幕式 以及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目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 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 巢 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 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 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 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整而暂时停工 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 2008年3月完工 工程总造价22 67亿元 鸟巢 外形结构主要是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 共有24根桁架柱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 长轴为332 3米 短轴为296 4米 最高点高度为68 5米 最低点高度为42 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 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 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比赛时 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 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 奥运期间的20 000个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 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 入口 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 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 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 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鸟巢 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 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 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 这三层 特殊装置 使 巢 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 6 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 鸟巢 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 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 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鸟巢 的观众席里 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 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 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 赛时 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 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小结 鸟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而出名了 现代建筑在中国发展得很晚 做得好的有的 但并不多 有些只是一时兴盛而已 不能长久存在的 在造型上 鸟巢是下足功夫的 在功能上 它也圆满得完成了承办奥运的使命 总结 建筑要体现时代感 好的建筑都是某时代特定的产物 在特定时代的建筑中 也必定存在着当时的审美倾向 亦即美学 从时间上看 中国古代的建筑代表是一些园林 庙宇 宫殿 它们多是上层阶级享乐的私家建筑或是中下层阶级祭祀 求神的公共建筑 这是古代社会阶级的体现 在艺术成就上 中国古代的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 还有对皇权的敬畏 如此种种 中国的现代建筑就完全不是这样的 它们追求一种自由 开放了 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的 同样的 在外国 同样是奴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