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doc_第1页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doc_第2页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doc_第3页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doc_第4页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探析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大方面来阐述当代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我介绍了中国地热资源的发展现状,并从两个小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次,我又谈了中国地热资源的应用领域;再次,我就地热资源的特点来提高人民对它的认识;最后,我又重点谈了一下地热资源在发电方面的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 1 中国地热资源发展现状 1.1 地热能源发展方向。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领域在地热发电、地热制冷及热泵等方面。未来地热能开发利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筑物采暖、供热及提供生活热水等。尤其在北方的许多寒冷地区,寒冷天气几乎覆盖全年的一半时间,利用热地能的发展节能、环保的特点,为老百姓解决供热和采暖问题已成为其发展的方向之一。另外,地热能的发展还表现在开发温泉旅游、疗养、娱乐等方面。例如,许多旅游城市已经帅先开发利用地热能,在温泉旅游、养生疗养和娱乐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2 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结合国内地热能源开发的特点和国外对其利用的现状,目前在地热能利用中的前沿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地热能源泵技术;地热制冷空调技术;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2 中国地热资源应用领域 2.1 供暖。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供暖时间较长,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取消小锅炉作坊,禁止燃媒排放有毒、有害气体。随后替代它的天燃气和燃油应运而生,可它的造价成本非常高,动作起来普及范围较窄。因此,地热资源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气温较低,温差大地区的供暖问题提供了方便之门。 2.2 医疗保健。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重视起来,地热水资源中拥有许多低矿物质能量,比如铀、氟等稀有矿物质含量,常期浸泡、洗浴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2.3 种植和养植。我们知道我国的地热能源尤其是中低温能源覆盖范围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可以利用地热井的温度和蒸气,在周围建造种植园、养植园,尤其是对室温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动植物,这种环境下的农作物和动植物产量也将节节攀高。 3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特殊性 3.1 地热资源分布面广。根据地质学家的勘查表明,我国几乎每个省区都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3.2 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据现有738处地热勘查资料统计,中国高温地热田仅2处(西藏羊八井、羊易地热田),其余大部分地区均为中低温地热田。其中平均温度西藏最高,达886;湖南最低,为377,可见我国地热能源分布较多为的是低温地热资源。 3.3 地热田规模较小。在已勘查738处的地热田中,大、中型地热田仅55处,占75,占勘查地热田可利用热能的767;小型地热田683处,占总数的925,其可利用热能仅100805MW,占总量的233。 3.4 地热水水质以低矿化水为主,适合多种用途。我们知道低矿水对人体极为有益。 4 地热资源发电发展缓慢的成因 4.1 地热资源热源差异。目前在我国尚未勘探到与浅成年轻的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地热系统。相反世界各国进行商业性地热发电的热源,几乎均与浅成年轻酸性侵入体有关,而且均属具有高孔隙率、高渗透率的地质下境中的水热系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则为这类热源,这种尚未冷凝的岩浆囊体主要出露在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诸如大洋中脊、聚敛板块边缘、大陆裂谷和板内热点等,其组分属酸性或中酸性。时至今日,我国大陆已探明的高温地热中,均不属于这类地热系统。 4.2 分布局限性导致它普及面小。地热能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出露位置受控于区域地质构造,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它不同于可以远程运输的化石能源,只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我国大陆惟一的藏滇高温地热带扛要分布在藏南、川西印滇西,上述地区均属地势高、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高原地区,这一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水力资源富集区,相比之下当前的地热电不但未能显示出与水电相竞争的优势,反而逐步被以水电为主的大电网覆盖。 4.3 勘探风险性较高。通过目前我国高温地热钻井的揭示,高温热储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除羊八井浅层热储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外,西藏革八并北区、羊易、狮泉河及云南腾冲、洱源等地的钻井资料显示均为屉向热储(基岩裂隙或破碎带),这类热储的勘探难度大、风险高、成井率低。 4.4 体制问题。中国自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脚步已经很快了。但是,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或有不足。地热资源的前期勘探开发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无法满足庞大的开发资金投入。因此,1986年我国取消了对这项新能源的资金投入。当然,这并不等于我们放弃了对这项能源的开发利用,只是把它投放到市场,利用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的激励政策,来吸引一些想要和需要地热资源的开发商。完全推向市场化,这也是我国目前资金投放量在这一块少的弊端。由此可见,好的体制和政策,伴随着巨额的资金投入支持是新能源发放的有力保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结合各种资料研究分析得出:我国的地热资源丰富,虽然高热资源不多,地区局限性比较大,但是,地热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工作已经走上轨道。老百姓对地热资源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它不仅解决了我国的供热、供暖难,染污严重等问题,还对我国的发电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资源保障。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地热资源将被中国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造福全中国、全人类。 参考文献: 1陈墨香,等.中国地热资源形成特点和潜力估算M.北京: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