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过关检测(四)(含13年高考题)(1).doc_第1页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过关检测(四)(含13年高考题)(1).doc_第2页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过关检测(四)(含13年高考题)(1).doc_第3页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过关检测(四)(含13年高考题)(1).doc_第4页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过关检测(四)(含13年高考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 关 检 测 卷 (四)(必修2:第16讲第23讲)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班级:_姓名:_学号:_得分: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2.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3.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ce、m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5.如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该过程a不受温度影响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d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6.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7.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和杂交得到,再将做进一步处理。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由得到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若的基因型是aabbdd,则的基因型可能是abdd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8.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核糖体、肽链b图中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是dna聚合酶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d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能催化过程co2c52c3,由此推测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9.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b过程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10.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细胞中,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11.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12.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3.(12分)甲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乙图表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进行了探究(已知全保留复制中子代dna均由两条子链构成,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叫_,它与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关系为_。(3)分析乙图中实验三的离心结果:如果dna位于1/2重带和1/2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_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14.(18分)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由受精卵中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如表所示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发育情况xx、xxy雌性,可育xy、xyy雄性,可育xxx、yo(没有x染色体)、yy胚胎期致死xo(没有y染色体)雄性,不育(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卵细胞形成过程中_,产生了含有x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还可能是亲代雄果蝇产生精子时_未分开,并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交配后,f1雌果蝇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亲代果蝇中某一亲本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这一杂交组合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_(填“父本”或“母本”),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亲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亲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子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3)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性梳”是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填“原始生殖”或“体”)细胞的_分裂过程中。 15.(10分)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理由是_。短肢正常肢f1085f279245(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_。(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_。 16.(14分)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_发生改变。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3)甲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4)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5)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选择题答题区域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过关检测卷(四)1c2.c3.c4.a5.d6.d7.d8.b9.d10.c11.c12.a13(1)dnarna蛋白质(2)trn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trna携带(3)半保留1/4轻带和3/4重1/2中带和1/2重解析:(1)甲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为dnarna蛋白质。(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是trna,每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trna携带。(3)含15n的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20 min,即细菌繁殖一代,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两条子代dna均含14n和15n,离心后位于中带。含14n的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上培养40 min,即细菌繁殖两代,如是dna进行全保留复制,则只含14n的dna位于轻带占1/4,只含15n的dna位于重带占3/4,如果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含14n和15n的dna位于中带且占1/2,只含15n的dna位于重带且占1/2。14(1)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未分开或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xy(性染色体)(xy同源染色体)(2)母本xxyxbxbyxbyxby(3)体有丝解析:(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可能的原因有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开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x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平均分配到两极,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还可能是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x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2)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正常情况下f1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而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和雄果蝇均出现了红眼和白眼,可能的原因是母本基因型变异为xbxby,与xby结合,其子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3)“嵌合体”果蝇可能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变异。15(1)雄性染色体变异(2)4条或3条(3)正常肢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肢31)(4)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为11子代全为正常肢(5)1/2(6)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有关染色体上的相应的(有关)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该果蝇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因此该果蝇的性别是雄性。单体是由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所致,因此属于染色体变异。(2)该果蝇具有8条染色体,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3)由题可知,亲本为短肢与正常肢个体交配,子一代全表现为正常肢,子二代正常肢与短肢数量比为31,因此可确定正常肢为显性性状。(4)设正常肢与短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的短肢果蝇基因型为aa,对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由于未知短肢与正常肢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因此其基因型用a_表示。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单体果蝇交配,若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为11,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全为正常肢,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5)设正常肢与短肢由一对等位基因a、a基因控制,则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基因型为aa,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因此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1/2。(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在后代中均表达。可能是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有关染色体的相应的(有关)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子代的表现型总是与亲代雌果蝇一致,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16(1)地雀a和b地雀a、b与c(2)海洋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3)基因库(4)0.7(5)80解析:(1)地雀a与地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