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卷注意事项:第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读2014年某日的全国雾霾区分布图和该日山东济南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此日雾霾影响严重的省区有( )a鲁、皖、豫 b晋、陕、宁 c苏、赣、浙 d鄂、湘、贵2雾霾形成和消散与低层大气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随着近地面气温上升,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逐步消散。该日济南近地面空气质量出现好转的时段(空气要对流)是( )a5时至8时 b8时前后 c12时至15时 d 5时至20时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3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4当气压带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读下图,回答78题。7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aab bac cbd dbc8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全球海平面上升 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 b c d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变化图,回答910题。9关于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为了解决生产用水,人工融冰所致b与人类活动无关,地球处于温暖期所致c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所致d黄赤交角变小,使太阳直射赤道时间变长所致10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变化,预示今后( )a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延伸c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降水更少 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墨西哥湾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a b c d12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引发赤潮旅游业遭受打击降水增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a b c d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1314题。13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14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完全一致16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a全年高温的气候 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c流经沿岸的暖流 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图是美国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亚洲人口迁往美国;美国人口迁往亚洲;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国内人口由其它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回答1719题。 17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人口迁移是( )a b c d18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因此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a c19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c南部地人口老龄化加快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2021题。20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2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在图中工业区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ait工业 b服装制作 c石化工业 d汽车制造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5年和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2223题。2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推广蔗基鱼塘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2426题。24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25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 )a都江堰 b坎儿井 c竹楼 d喇嘛寺庙26该地区的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 )aa bb cc dd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2728题。27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28图b中,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30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卷注意事项:第卷为综合题,共3道题,40分。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答在规定的卷答题卡位置。31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伊洛瓦底江地的多年平均水位变化图,丙图为甲图中、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结合乙图,说明伊洛瓦底江地的水位变化特点,并解释其原因。(4分) (2)结合丙图,比较、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异同点。(2分) (3)分析评价伊洛瓦底江流域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条件。(4分) (4)铺设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述该区域不利自然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说明工程建成后对我国的积极意义。(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图。(1)指出图中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建设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好处。(3分) (2)简述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飞入地”的优势,并分析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5分)33【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5分)(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5分)34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b为_。(2分)(2)a、b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分别为_、_。(2分)(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分)(4)从气候角度分析a海峡附近区域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2分)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60分)二、综合题(40分)31.(14分)(1)特点: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2分) 原因:本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风,降水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