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期中复习_第1页
模拟电子期中复习_第2页
模拟电子期中复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极管1二极管有一个PN,其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即给P(空穴)区加正电位(档黑笔),N(电子)区加负电位(档红笔)时,二极管就导通.相反则为截止。导通-截止,可作电子开关。2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0.7V,所以回路中需要有限流元件(电阻)。否则,当正向压降太大,引起正向电流太大, 会烧毁PN结, 二极管损坏(使用时要求IDIFM,防止损坏)。反向截止时, 反向压降可以很高,但当反向压降UFM时, 反向电流变很大(称反向击穿),如果回路中没有限流元件(电阻),则会烧毁PN结, 二极管击穿损坏(使用时要求UDUFM,防止损坏)。3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从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可以看到,稳压管正向偏压时,其特性和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偏压时,开始一段和二极管一样,当反向电压达到一定数值以后,反向电流突然变大,而且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增长时,管两端电压只有少许微小,具有稳压性能。这种“反向击穿”是可逆的,而普通二极管则不同。因此,只要外电路限流电阻保障电流在限定范围内,就不致引起热击穿而损坏稳压管。由于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所以它是一种非线性元件。二、三极管1半导体晶体三极管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都参与导电,故又称为双极型晶体管,简称晶体管或三极管。 2晶体三极管有PNP和NPN。发射极E集电极C是同属性半导体,B是另一种属性半导体。并且发射区掺杂浓度远远高于集电区掺杂浓度;基区很薄并且掺杂浓度低;而集电结的面积比发射结要大得多,所以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不能对调使用。3三极管特性:是电流放大IC/IB=,是电流控制元件(器件)。也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中,分为截止区、饱和区和放大区。截止区:IB=IC=0,VBE死区电压。又关闭。饱和区:UCE=VCES1V。短路。放大区:IC0,VCE1V。放大。三、放大器建立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建立必须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0.7V),集电结反向偏置(1V)。即建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一般设置在负载线中央。因为:1)当静态工作点(Q)设置的太高, UCEQ太小ICQ太大,容易会产生饱和失真, iC波形的正半周出现平顶。减小饱和失真的方法是使Rb增大,静态工作点Q向下移。2)当静态工作点(Q)设置的太低, 容易会产生截止失真, iC波形的负半周出现平顶。减小截止失真的方法是使Rb减小,静态工作点Q向上移。2放大器交流组态:根据放大器输入、输出回路的公共端的不同,可以组成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等三种组态电路。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输入电阻RIRI=RB/rBE 中等,约1KRI=RB/rBE+(1+)RL 很大很小输出电阻RO RO=RC/(RE+rc)RC 大RO=RE/(rBE+RS)/(1+) 很小大电压增益AV AV=-RL/rBE+(1+)RE 大AV小 约=1大电流增益AI大大小 约=1功率增益AP大中中3放大器的级联。当放大器增益不够时,可以组成多级放大器。1)多级放大器中的总输入电阻为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RI12)多级放大器中的总输出电阻为最后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RON3)多级放大器中的电压增益为:各级电压增益之乘积。分贝表示时为之和。如:两级放大器电压增益:第一级(10倍)20dB、第二级(32倍)30dB,则放大器的总增益为_(320)50 dB。四、放大器分析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时常用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1图解法分析法:1) 在输出曲线中确定负载线根据VCE=EC-ICRC 令IC=0 VCE=EC 确定M点(EC、0)同理 令VCE =0 IC=EC/RC 确定N点(0、EC/RC)连接MN点的直线即为直流负载线2) 静态工作点QIBQ=(EC-VBE)/RB 在负载线与IBQ的交点即Q点。Q点在Y轴投影即ICQ,在X轴投影为VCEQ。2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1)直流分析画直流等效电路:耦合、旁路电容C开路(去掉),EC、R、L、三极管等保留。确定工作点: 固定偏置电路放大器 见P66分压式偏置电路放大器 见P67IBQ=(EC-UBEQ)/RC 取UBEQ=(0.6-0.7V)UBQ=ECRB2/(RB1+RB2)ICQ=IBQIEQ=ICQ=(UBQ-UBEQ)/REUCEQ=EC-ICRCIBQ=ICQ/UCEQ=EC-ICRC-IERE2)交流分析画交流等效电路:EC、耦合电容、旁路电容C短路;L开路(去掉);R、三极管等保留。固定偏置电路放大器 分压式偏置电路放大器 rbe=rbb+(1+)26/IErbe=rbb+(1+)26/IERI=RB/ rbeRI=RB/ rbe RB=RB1/RB2RO=RC/ rCRO=RC/ rCAV=-RL/ rbeAV=-RL/ rbe - AV=-RL/ rbe+(1+)RE源电压增益AVS=AVRI/(RI+RS)五、工作点的稳定1由于温度降低时,三极管的UBE下降2.5MV/C0;ICEO上升1倍/8C0; 也上升。2可用串联分压式、恒流源、带温度补偿偏置电路。六、负反馈放大器电路1负反馈对电路电阻的影响 见P110表3.2.11)输入回路:有串联和并联串联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加(变大),并联负反馈则相反。2)输出回路:有电流和电压电流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增加(变大),电压负反馈则相反。2判断反馈类型方法:1)在输入回路有串联和并联:RF与UI并接则为并联反馈,反之为串联反馈。2)在输出回路有电流和电压:短接RL后UF=0时,为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3正负反馈1)所有的RE都是本级负反馈。2)RF元件的一端与UI并接时(并联),同极性为正反馈。即UF与UI同极性。3)RF元件的一端没有与UI并接时(串联),三极管共射、共集电路,则同极性为负反馈。4)RF元件的一端没有与UI并接时(串联),集成电路则根据反馈信号作用在反馈端是增强UO还是减少UO 判断。4深度反馈计算AF=A/(1+FA)1/F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