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3第卷和第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2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a4级以上地震已属强烈地震 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c震级虽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 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3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主要的“灾变”是( )a赤潮 b海面上升 c沙尘暴 d火山爆发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中央气象台8月5日17时发布的暴雨警报,淮河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强降水。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回答4-6题。4依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地理知识,与暴雨联系不紧密的地质灾害是( )a崩塌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5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袭击沿海地区 b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7下列土地利用中,最容易发生洪涝的是( ) a草地 b林地 c沼泽 d城市用地8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9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d停产停工,交通信号中断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城市化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011题。10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11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12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地发生了滑坡或泥石流,有可能与当地发生过的地震有关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c人类活动不会减轻火山、地震造成的损失d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度不断提高与人类活动无关15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和飓风一样,是人们对热带气旋的别称。完成1617题。16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多少才称为台风( )a67级 b89级 c1011级 d12级17台风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下列不属于台风灾害的是( )a狂风 b暴雨 c寒潮 d风暴潮18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a地震b寒潮 c干旱 d热带气旋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早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突出。回答1920题。19关于我国上述地区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20为缓解干旱对各地区农业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 采取人工措施,加快西部高山冰川的溶水速度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推广节水技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abcd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到5月17日,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2125题。21.地震发生地区位于( )a.季风区和非季风过渡地带 b. 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c.长江支流岷江与干流交汇处 d.亚欧板块内部的川西高原附近22.地震发生时,东半球所处区域( )a.全部处在5月12日 b.大部分处在5月12日 c.少部分处在夜半球 d.大部分处在夜半球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震后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b. “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航空运输到达灾区c.利用对灾区全天候航空拍摄,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d.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质灾害26过量开采地下水能诱发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是( )a.地面沉降 b. 海水入侵 c.发生地震 d.火山喷发27.一般而言,城区降水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是因为( )a.城区处于环流的高压区 b. 城区处于环流的低压区c.城区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区大多位于沿海低地28下列人类活动能“放大”灾情的是( )a.恢复灾区的生产和生活 b. 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救援c.在洪水高风险区开垦耕地 d.修建水库,避开断层29下列地形中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30森林火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具有的特点是( )a.隐蔽性 b.持久性 c.群发性 d.地域性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试卷高二地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材料二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2)本次地震的救援工作的难度很大,试分析其不利的地理条件。(3)有一批抗震救灾物资,拟从青岛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运往灾区,写出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的名称。(4)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重点考虑哪一些因素,作为一名地理专业人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32.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如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33.阅读材料和下面的图,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波及周围国家,截止2005年1月20日,这次灾难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22万6千人,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材料二 中国国际救援队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发现一例新的疟疾病例,后经确诊这个病人患了疟疾。随着雨季的来临,亚齐省近日连降大雨,印尼官方要求有关各方尽快采取措施,防范雨季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和传染病暴发。材料三 国际劳工局1月19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称,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使亚洲受灾国损失了大约100万个就业机会。公报估计,受灾国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85%失掉的就业机会。(1)本次印度洋地震的震中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 边界,这次地震属于哪个地震带? 。(2)地震发生时会诱发其它的自然灾害,这次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是 ,除此之外,地震还有可能诱发哪些灾害? 。(3)这次地震使受灾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是_ _和 。(4)如何才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有哪些可行措施。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31(1)位于断层活动带,地壳运动较活跃,岩层沿断裂带断裂并释放巨大的能量(2)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大;发生多次余震;本次地震在山区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高山峡谷,地形崎岖。 (3)胶济线京沪线陇海线宝成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