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单元卷(含解析):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2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阶段考17题)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a b c d2(2011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高三诊断12题)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3(2012年10月汕尾市高三摸底19题)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4电视剧霍元甲讲述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他定居在上海租界时生活中可能见到( )穿着有长袍马褂、西装交通工具有电车、火车、马车住房有洋楼、里弄通迅有电话、邮传、电报 a b c d5(2011年11月泰安市期中12题)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a b c d6(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9题)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7(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5题)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8(2012年4月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调研)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a b c d9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10(2012年3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6题)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11(2011年12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25题)2011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12(2012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42题)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13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 )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a. b. c. d.14(2011年1月河南会考24题)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a对襟褂子b唐装 c西装d长袍马褂15(2011年9月揭阳一中摸底17题)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b19011911c19121927 d19281937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报纸,即报状。报,古义是发布公告;状,古义为官方发布的文书。报状,也称做“邸报”、“邸钞”、“状报”、“进奏院状报”等。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岳麓版)材料二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一些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嘉庆二十年七月一日(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此后,各国传教士相继在南洋和中国境内创办了一批中文报刊。据统计,从嘉庆二十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外人在南洋和华南沿海地区共创办近代报刊17家,其中中文6家、外文11家。这些报刊从内容到形式已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邸报。它们有消息,有通讯,有评论,文章中的新闻要素比较明显,其读者也是一般民众,有广泛的社会性。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材料三 虽然,从文化上之全体以观,外报在我国,关于科学上之贡献,当然为吾人所承认;惜以传教为主要目的,是去一偶像而又主一偶像也。且流弊所及,一部分乃养成许多boy式之人材,舍本逐末,为彼辈之走狗,得不偿失,无过于此。若就近日之外报言之,几一致为其国家出力,鼓吹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关于外交问题,往往推波助澜,为害于我国实大。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四(1)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邸报与近代报纸的基本区别。(2)围绕“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这件事,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各种评价,你赞同材料三的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上述这些报刊有什么突出特点?(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简单识记、常识。2d解析:a讲的三大改造时期;b讲的是人民公社化时期;c讲的是经济困难时期。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3b解析: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等知识点,a项唐胥铁路即从河北唐山到胥各庄(唐山市的丰南县)的铁路,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初;b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c项北伐战争的发生在1926年-1928年间;d项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4d解析: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服饰特点是土洋并存,住房出现了中西合璧式住宅,西方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也传入中国。5b6b解析:“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反映出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此题考查的是对晚清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a和c错误;d项指婚姻仪式和题干婚约制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7b8c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不属于中西合璧的新生事物。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旗袍就是中同传统服装与近代两方新服饰的中西结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物的欢迎;在近代通商口岸上海出现了西式小洋楼;而京剧属于“国粹”艺术,不是中西交融的产物。9c10c解析: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发生在1915年后,与题干所反映的事件在时间上不符。11d12a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可以得出结论。13d解析: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交易方式和娱乐生活,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14c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西装开始流行,根据材料“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可知是西装。15c解析:根据所学废除旧的政治体制:内阁制、官制;思想文化:废除旧教育、废除阴历、拜跪礼灭一系列政治、文化改革的是辛亥革命,废除清朝的内阁制,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故此题应该选择民国前期:1912年1927年。故此题正确选项是c。二、非选择题16(1)区别:前者是手写报纸,形式简陋;以官办为主,主要报道宫廷动态;传播范围及社会影响非常有限。后者以印刷为主,政府和私人均可创办;有专门的采写业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娱乐、科学文化等领域,文章中的新闻要素比较明显;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民众成为主要阅读群体,有广泛的社会性;具备新闻报道、通讯评论、舆论监督、传播知识等基本功能,甚至成为宣传政治思想的主要途径,社会影响深远。(2)答案一:基本赞同。外报的创办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但是,传教士办报纸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利用报纸对中国进行宗教文化渗透,服务本国政府,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作者能做到一分为二看问题,强调弊大于利,符合实际情形。答案二:不赞同。虽然传教士办报纸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但是,作为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报纸在宣扬宗教的同时也促进了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游戏化营销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家装设计与空间预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动汽车快速换电部件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液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网红品牌全案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辐射安全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实践与成效评估报告: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001
- 2025年教育直播平台在线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报告
- 高危儿培训计划和方案
-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全套(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表格记录全套)
- 路灯CJJ检验批范表
- 肛肠科年度汇报总结
- 鸡蛋合作合同范本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2作文范文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学校生活指导老师面试问题
- 安防项目视频周界报警系统招投标书范本
- 烹饪概论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