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专业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题题 目目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体系的构建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体系的构建 导师姓名导师姓名 导师签字导师签字 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职称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院 部 学院 部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法学法学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 1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2 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3 引引 言言 4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特征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特征 4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4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6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 7 一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 7 二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司法实践 8 三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三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护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9 一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意义认识的缺失 9 二 法律制度的缺失 9 三 管理机制的缺失 10 四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体系构建四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体系构建 10 一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主体的界定 10 二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客体 11 三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内容 12 结结 论论 1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5 2 摘要摘要 民间文学艺术不仅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还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 民间文学艺术既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特性的体现 也是现代文明的创新 之源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 但是和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一样 由于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缺失 大量的民间文学艺术被任 意地适用 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现当今 找寻一条有效的具有中国特 色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措施就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文从民间文学艺术的 概念和特点出发 比较现有的司法实践和立法 构建一个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 权利的保护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保护模式 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民间文学艺术 保护模式 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 3 Abstract Folklore is not only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mankind Folklore is the embodiment of a country or nation s cultural identity and it is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in modern civilization China has a long and splendid culture and it is rich in folklor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rotecting of folklore like the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a lot of folklores have been arbitrarily applied and suffered many damages Nowadays finding an effective wa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protect folklore becomes to be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is article I will build a special rights of folklore protection system begin with the concept of folklor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 with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islation Key words Folklore Protect mode Exclusive right of folklore 4 引引 言言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民族或区域人民的文化瑰宝 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文 化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历经千 年 不同民族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从安第斯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文化到 中国文化等等 世界因不同文化的共存而异彩纷呈 正如印第安人的格言所载 明 创世之初 上帝就赠给每一个民族一杯土 人们从杯子里汲取生命的滋 养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表现出多元化及其独特 性 代代相传 成为不同民族的外在表象特征 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不同民族的文化受到了主流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更是被人们无情的践踏和摒弃 我国是一个 历史悠久的国家 拥有多彩缤纷的民间文学艺术 全面地反映了我们文明古国 的魅力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民族正遭受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只有保 护和利用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才可以立足世界 并弘扬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 本文从分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入手 结合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和范围 从现实的保护实践出发探寻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措施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特征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特征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的保护 概念的正确界定是最基本的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各有不同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术语也各 有不同 在国际上使用的有 Folklore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Expression of Folklore Traditional knowledge 等 Folklore 是适用最早的一个词 也是文学界与法学界普遍适用的一个 5 术语 Folklore 由 folk 和 lore 组成 folk 即 民众 lore 即 知识 学问 合起来是指 民众的知识或学问 它的内容包括传统的风 俗习惯 信仰 民间故事 歌谣 谚语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范围越来越广 泛 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 1 1982 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和 UNESCO 共同组织起草的 发展中 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 中使用的术语是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其 译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指的是 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 由 XX 国 的某居民团体 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发展的个人 所发展和保持的产品 2 Expressions 表明其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有着差别 保护了文化的表达方式 Traditional knowledge 也是学界和国际组织广泛使用的概念 联合国 科教文组织的专家指出 传统知识一般是指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知识 而并 不涉及如艺术作品 手工艺品和其他文化创作和表现形式 这些东西倾向于被 认为是 Folklore 的元素 依据一位专家的观点 传统知识 或其称之 传统 环境知识 是 一个群体通过一代又一代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活建立起来的大 量知识 它包括一个分类体系 一整套对于本地环境的经验积累和一个控制资 源使用的自管理系统 3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知识的范围和法律特征有较大的 差别 两者的保护手段和制度都不同 民间文学艺术又称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民俗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民族民 间文化 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等 我国于 1990 年颁布的 著作权法 规定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国务院另 行制定保护办法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由某社会群体 如民族 区域 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 集体使用的歌谣 音乐 戏剧 故 事 舞蹈 建筑 主体艺术 装饰艺术等作品 素材或风格 4民间文学艺术作 1钱钟书 民俗学 载 中国大百科全书 民俗卷 1993 年 3 月 1 日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化部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参考资料 内部资料 2006 年 1 月 6 日 3Graham Dutfield Protecti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A review of progress in diplomacy and policy formulation 2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clarifying the terms 4吴汉东 刘剑文等著 知识产权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2 版 第 56 页 6 品作为 作品 的一种 其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著作权法的保护相一致 民俗是日本学者首先将 Folklore 翻译成的 意思是 民众的学问 民众 的知识 民间文学艺术 和 民俗 都是有着比较固定含义的术语 前者通 常被理解为纯粹文学意义上的用语 后者则是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用语 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多用于文化行政部门并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 但是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这一术语过于突出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不必过分强调 比较了这些与民间文学艺术相关的概念 民间文学艺术就有了清晰的概念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由该地域内的不特定群体基于传统 的以语言 音乐 舞蹈 手工艺品 设计 故事等形式表达并不断发展的文学 艺术 民俗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分析 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特点 1 群体性 这是绝大多数学者认同的 也有的称之为 集体性 2不排除某项民间文学 艺术在创造产生之处是由个人所创的 但形成我们所能接触的 民间文学艺术 它一定经过不特定多数人的不断加工 完善 改造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 个体 的创造个性逐渐被淹没 融合 最终体现为群体共同创造的结果 2 地域性 民间文学艺术通常只在特定的群体内流传 而该群体有比较固定的生活区 域 产生于该群体的民间文学艺术深受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限制和影响 从 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特征表明民间文学艺术既不 等同于已经进入共有领域的知识 也有别于由特定个体或机构创作的私有知识 1张辰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载 知识产权文丛 2002 年第八卷 第 79 页 2梁志文 民间文学艺术立法的集体权利模式 一种新的探讨 载 华侨大学学报 2003 年 4 月哲社版 7 3 传承性 民间文学艺术体现的是一个群体共同的期望和价值取向 具有深厚的历史 积淀 使得民间文学艺术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 正是这些稳定的 因素使民间文学艺术不会因为社会的巨变而骤然断裂 也不会因为外来文化的 冲击而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 民间文学艺术因此得以延续 代代传承下来 4 长期性 长期性顾名思义就是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有相当长的一段传承经历 长期一 般应是多长 学术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立法上 只有少数国家如美洲的特 立尼达和多巴哥规定受保护的民间文学艺术要流传 100 年以上 长期也可理解 为相对稳定性 5 变异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以口耳相传 口传心授为其创作与流传的主要方式 其讲 述与传播过程是动态的 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艺 术的又一重要特点 1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 由于我国 1991 年才颁布版权法 相对其他国家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明显落后 而且当前的情形也不容乐观 一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 我国 著作权法 第六条规定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方法由 国务院另行规定 但国务院的规定至今仍未出台 于此不同 一些省 自治区 开始制定并颁布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地方法规 2001 年 10 月 27 日修改的著 作权法第三条 把属于民间文艺的 杂技艺术作品 列为受保护的客体 可以 说这是立法上的一个进步 但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只规定保护民间文艺的 作品 形式 却把大量不具备 作品 形式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排斥在外 如某种民 族风格的舞蹈 服饰等 这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严重缺陷 1997 年 5 1李惠芳 中国民间文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 14 页 8 月 20 日 国务院颁布施行了 传统工艺美术条例 对民间的手工艺品种和技 艺加以保护 2001 年由国家版权局 文化部等有关部门起草了 民间文学艺术 保护条例 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也没能出台 除了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外 一些 地方性法规对民间文艺的保护也起了很大示范作用如云南人大常委 2000 年颁布 了 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安徽省淮南市人大常委制定颁布了 淮南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 等 总体而言 我国法律法规对民间文 艺保护的特点是散而不全 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也不甚明确 未能形成一种综 合的保护制度 2000 年 云南省出台了第一部涉及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地方性法规 云南 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保护条例广泛涉及到保护与抢救 推荐与认定 保障措施 奖励与处罚 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等多方面问题 贵州省在 2002 年 出台了一部与云南省的民族民间文焕保护法规类似的地方性法规 贵州省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这部条例同样规定了保护与抢救 推荐与认定 开发 与利用 保障措施 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 此后 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 区也相继发布了该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但这一系列的地方法规 都只为该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保护 而且效力等级也低于国家层面的 法律法规 全国整体性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1 二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司法实践 在众多的民间文学艺侵权案中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赫哲族诉郭颂一案 在 此案中 被告郭颂是一名歌手 在他去黑龙江省的采风中发现了赫哲族的民歌 以赫哲族民歌为基础 经过改编 郭郭颂创作出了 乌苏里船歌 这一新歌 乌苏里船歌 迅速被包装成音乐光碟销售 而且在三家不同的介绍传统民间 音乐的出版物上 乌苏里船歌 都被介绍为郭颂创作的新歌 并没有指明歌的 改编性质 也没有将赫哲族列为歌曲创作者 当郭颂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栏目 1华劼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需要特殊的版权保护机制 载 重庆工学院报 2008 年 12 月第 22 卷 第 12 期 9 中演唱 乌苏里船歌 后 作为赫哲族代表的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和 双鸭山市赫哲族研究会联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控告郭颂侵犯了 赫哲族的著作权 该歌曲应属于赫哲族整个群体 郭颂认为 虽然 乌苏里船 歌 是从赫哲族民歌改编而来 但它是首融入了自己智慧和努力的原创作品 法院最后在判决中指出 虽然歌曲的开始和结尾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核心 部分改编自赫哲族的传统民歌 如果没有赫哲族的民歌为基础 整首歌将失去 它的精神 因此 乌苏里船歌 不是原创作品 而是赫哲族民歌的改编作品 法院判决在今后所有出版物中 郭颂必须说明歌曲的改编性质 中央电视台在 法制日报上公开承认有关该歌曲的电视说明是错误的 郭颂和中央电视台都被 判决支付诉讼费 1 此案表明了法院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提供保护的决心 法院判决承认 了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传统民间作品上的署名权等精神权利 但法院并没 有作出侵权赔偿的判决 忽略了少数民族对其民间作品的经济权利 而判决背 后的原因不得而知 该案也折射出一些问题 民间文学艺术是否受著作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 的权利主体的问题 三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三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意义认识的缺失 人民群众是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 传承者 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者 但是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人民群众还没有认识到民间文学艺术的宝贵性 缺 乏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自觉意识 此外 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高速经济发 展 使得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这对矛盾一直处于博弈之中 二 法律制度的缺失 即缺乏一部全面而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规 我国虽然在宪法中表 1张今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思考 兼评乌苏里船歌案 载 法律适用 2003 年 11 月 第 66 67 页 10 明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态度 但缺乏相关法律具体规定 可操作性差 著作 权法 规定了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但该 办法至今没有出台 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 我国法律法规对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散而不全 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也不甚明确 未能形成一种 综合的保护制度 1而在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方面专门立法的空白 也导致我国在 国际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与共享的激烈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 2 三 管理机制的缺失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内容丰富 覆盖广阔 保护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多个管理部 门 如文化部门 民族事务部门 文物部门等 职责不明的多部门管理 造成 了管理的交叉重叠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政府投入不能得到合理使用 各项工 作难以落实 这种多头管理 职责不明的情况 这要是因为缺少一部民间文学 艺术保护的规约 四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体系构建四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体系构建 我国 著作权法 中明确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措施 显然这是 必要也是重要的 然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除了著作权法还是远远不够的 民 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措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在学术界有很多的争议 面对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立法上的缺失和司法实践中的不足 我国应尽快制定出 以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为主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专门立法 即民间文学艺术 保护法 一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主体的界定 在我国 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人主张 将权利主体界定为国家 也有人认为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权利主体应该是 分层次的 分为个人 群体 地方政府和无主体集中情况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 其权利主体的确认应当坚持知识产权 1丘理 胡安明 试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载 法制与经济 第 52 页 2饶传平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亟需专门立法保护 载 学习月刊 2003 年第 3 期 第 30 页 11 主体认定的一般原则 即创造性活动是权利产生的源泉 我国学者则根据民间 文学艺术的类型将其权利人分为个人 家庭 社会组织和国家 结合各国的司法实例 笔者认为 民间文学艺术应该是相关的群体 民间文学艺术最初的创作者可能是个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世世代代 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修改和完善 逐渐发展为集体创作作品 因此群体 或称 社区 是权利主体 1这些群体现在处于少数地位 但是依旧按照自己过去的文 化模式 社会结构 法律体制世世代代保持自己的种族个性 2 知识产权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已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变革与发展 其主体制度就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方面 知识产权主体的第三次重大变革与发展主要 变现为由单向度主体向多向度主体发展 3另一方面 民间文学艺术是创作传承 人集体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 该群体理应对该劳动成果享有所有权 那么谁能代表群体 笔者主张在确定权利主体的同时设计权利主体的代表机 构制度 民间文学艺术主体代表机构的确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民间文学 艺术属于特定一个地区或民族的 可以通过族群的认可自发成立代表性机构 二是几个地区或民族 共享 某项民间文学艺术的 采用半官方的集体管理模 式 即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会同相关族群代表成立 某某族群或某某地区民 间文学艺术委员会 这样既可以尽快建立又可以避免争议 三是全国性的民间 文学艺术 如国粹京剧 属于全体中华民族所有 在版权局内设立 国家民间 文学艺术委员会 统一进行管理 4 二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客体 由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可以确定民间艺术文学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调 整对象 那么哪些民间文学艺术可以成为保护的客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 示范法 中规定民间文学艺术 1黄玉烨 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论 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 2007 年版 第 322 页 2崔国斌 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 第 4 页 3曹新明 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演进趋向 载 法商研究 2005 年 5 月 4管育鹰 传统知识及传统文化表达的法律保护问题 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月社会科学版 12 表达包括 1 言语表达 如民间故事 诗歌及谜语 2 音乐表达 如民歌 和器乐 3 动作表达 如民间舞蹈 民间游戏及各种艺术形式的民间仪式 4 有形表达 如绘画 雕刻 陶土艺术 马赛克 木刻 金属制品 珠宝 刺绣 纺织 制毯 装束 乐器 建筑及手工艺品等等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 班吉协定 认为民间文学艺术至少包括六类 1 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的 文学作品 如故事 传说 寓言 叙事诗 编年史 神话等 2 艺术风格与 艺术作品 如舞蹈 音乐作品 舞蹈与音乐结合的作品 哑剧 以手工或其他 方式制作的造型艺术品 装饰品 建筑艺术的风格等等 3 宗教传统仪式 如宗教典礼 宗教礼拜的地点 祭奠礼服等等 4 传统教育的形式 传统体 育 游戏 民间习俗等 5 科学知识及产品 如传统医药品民间文学艺术及 诊疗方法知识 物理 数学 天文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6 技术知识及 作品 如冶金 纺织技术知识 农业技术 狩猎 捕鱼技术知识等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客体范围应该包括 1 文学表现形式 如民谣 民间谚语和谜语 民间故事和传说 民间寓言与笑话等 2 音乐表现形式 如民间乐曲 民间曲艺 民间戏剧和民歌等 3 动作表现形式 如民间舞蹈 民间宗教礼仪与仪式等 4 有形表现形式 如民间服饰与装束 民间乐器和 民间美术 含年画 木刻 版画 剪纸 泥塑 玩具 印花布 挑花刺绣 皮 影 石雕 木雕 编织 陶器 等 5 其他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三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内容 1 民间文学艺术的精神权利 民间文学艺术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 权利 1民间文学艺术精神权利包括表明来源权 禁止歪曲滥用权 公布权 修 改权 传授权 2 2 民间文学艺术的经济权利 1刘春田 知识产权法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52 页 2参见何昱 王娟 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的精神权利 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1 月 第 32 卷 第 1 期 13 在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是否进行经济权利的保护存在较大的争议 1982 年 示范条款 规定 除了示范法规定的例外情况 以营利为目的 并在其传 统或习惯范围之外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的下列利用 须经过相关社区有权主 管机关的授权 1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任何出版 复制 及其复制品的任何发 行 2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任何公开的朗诵或者表演 以及以有线或者无线 方式或其他传播方式向公众传播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具体经济权利明确以下几点 1 经济权利适用的前提条件应为 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 使用人基于经 济利益并可能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况下 要求使用人征得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使 用费 而且收取的使用费只能用于本国文化和福利目的 用于促进民间文学艺 术的保存与发展 2 民间文学艺术的经济权利包括复制权 发行权 表演权 摄制权 展 览权 播放权 出租权 翻译权 放映权 改编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如果使 用人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营利性的使用 就应当征得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人的许 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有些学者认为不应设立改编权 因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改编 者多是艺术家 其改编目的多不在营利 而在于发扬或提高民间文学艺术的艺 术水平 传播与发展文化 如果要求作为改编者的艺术家们事先取得许可及事 后付酬 有可能妨碍民间文学艺术的发掘 发扬 提高及传播 有可能不利于 文化事业的发展 1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改编都是非营利性的 所以有必要赋予民 间文学艺术专有权人的改编权 3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限 民间文学艺术经济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 目前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民间 文学艺术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难以像一般知识产权客体那样固定一个期限 认为 应该提供无期限的保护 2 1郑成思 版权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第 132 页 2刘华 胡武艳 民间文学艺术及其特别保护体系研究 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3 月 14 4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利益平衡 在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的同时 也要注意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与 义务之间的平衡 这样才能防止权利滥用妨碍民间文学艺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 荣 对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对民间文学艺术经济权利的限制 根据民间文学艺术的性质 参照我国 著作权法 对著作权的权利限制 对民 间文学艺术的限制应当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许可制度 1 结结 论论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 它关系着我国作为一个数千年历 史的发展中国家的命运 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时候 更要保护好我们祖先给 我们的宝贵的遗产和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子孙 后代留下我们的足迹 目前 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很不如人意 本文认为通过知识产 权的著作权 不正当竞争法等的保护不能达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全面保护 我 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 要做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全面保护 必须确 立不同的主体 并做不同程度的保护 在现行的法律中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具 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要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有效的保护 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即通过知识产权特别立法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建立民间文学艺术专门法 在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专门立法的保护的同时 还有必要结合其他的法规对其进 行保护 这也是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目的所在 1仲萍萍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载 法制与社会 2009 年 2 月 第 316 页 15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0414:2025 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human capit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 去年初二数学试卷
- 围网灯光施工方案(3篇)
- 亲子小程序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防冻水管施工方案(3篇)
- 沃尔沃卡车施工方案(3篇)
- 卫浴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应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外包合同
- 企业员工薪酬福利外包服务合同书
- 中药材种植与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测绘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租房合同范本(标准)
-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解读
- 儿童自闭症教学方法
-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师德师风》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甘肃高速公路处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高清版)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