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1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2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3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4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轴心时代与轴心文化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轴心时代 即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 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 是奠定了人性之精神基础的时代 这个时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 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 中国 印度 希腊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他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万世师表 一已之力 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 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指导意见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 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 姓孔氏 史记 孔子世家 一 生平篇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孔子周游列国图 探究问题 1 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2 孔子曾非常自信地 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他周游列国是否达到目的 3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二 思想篇 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的中庸思想 它是不讲原则吗 抑或明哲保身 a 克己复礼 礼 指周礼 1 于社会 建立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社会秩序2 于个人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材料二 礼之用 和为贵 材料三 不学礼 无以立 材料四 克己复礼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周礼有那些规定 1 孔子儒家思想 b 仁者爱人1 仁的含义 爱人 三层内容 1 爱自己的亲人 2 爱他人 3 统治实行仁政2 认为要实现 仁 就要遵守 忠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结合课文 解决问题 子曰 仁者 爱人 学而 子曰 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 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注 等 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 中庸 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倍 节用爱人 使民以时 学而 讨论 1 你如何理解 仁 2 礼与仁有什么关系 1 孔子儒家思想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孔子提倡 仁 的终极目的还在于 克己复礼 他要求克制自己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 这就算有了仁德 做到这一步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 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 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他把伦理范畴的 仁 和政治范畴的 礼 密切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这就是 中庸 c 中庸之道1 中庸的含义 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 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恰当好处 2 中庸与仁礼的关系1 要实行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 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1 孔子儒家思想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在孔子眼中 中庸 是一种最高的德性 后来 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 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例子体现了 仁 材料一 仲尼曰 君于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第2章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问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 2 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3 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时意义 结合事实说明 合作共赢 2 孔子与教育 1 教育对象 2 教育目的 3 教学方法 4 教学内容 有教无类 成人 成 君子 因材施教四经 六经 知识整合 新课程体系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教学内容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生产力 木 石 青铜 铁器 牛耕 社会生产关系 井田制瓦解 个体耕作主流 阶级关系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商品经济发达 吕不韦 金属货币 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出现 中央与地方 分封制崩溃 诸侯之间 争霸战争不断 诸侯国开始改革 以富国强兵 统一趋势加强 思想 政治 文化 社会转型 奴隶制 封建社会 春秋 前770年 前476 战国 前475年 前221 的社会大变动 百家争鸣 1 纵看孔子 其一 作为政治人物的孔子 其二 作为思想家的孔子 应围绕仁 礼及政治思想等展开分析 其三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其四 作为文化人物的孔子 2 横看孔子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 出现新的变化 传统的礼法秩序 受到猛烈冲击 臣弑君 子杀父 少凌长 庶废嫡 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 人际关系紧张 孔子开创儒家的历史背景 孔子开创儒家的目的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 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追求礼乐 开创儒家思想 礼 仁 中庸 教育思想 开创私学 有教无类 六经 六艺 成人 成君子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传统政治 传统文化 传统教育 三 影响篇 1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联系必修 相关史实 孟子 荀子 汉武帝等 2 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 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 适鲁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馀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史记 孔子世家 求道即求真 自强不息的精神 求善与求美 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 成圣与合群 团结统一的精神 题二 追寻身边的孔子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 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 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 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 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 就会发现 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 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 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日本成功实现经济腾飞推行过 论语 加算盘 论语 加计算机的管理模式 新加坡推行过儒家伦理运动 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的 人权宣言 引用孔子的格言 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 其原则为自然 其规则为正义 其保障为法律 其道德界限在下列格言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美国1985年出版的 人民年鉴手册 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 孔子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便会发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 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 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 或是缺少进步也好 当今一个昌盛 成功的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 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 超越时代的 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 属于过去 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冰火两重天 近代以来孔子的地位1 维新先师2 打倒孔家店3 批林批孔4 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 题三 2005年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 瑞典也成为欧洲第一个成立孔子学院的国家 同年 孔子 下西洋 肯尼亚孔子学院在内罗毕大学揭牌 而在中国也发起了全球联合祭礼活动 对于现在孔子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解读 文化 它秉承孔子 和为贵 和而不同 的概念 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 截至2009年12月份 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育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目标2012年达到1000所 孔子学院 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 讲座 图书 动画 电影 地理位置特征 三洲要冲 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 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 没有这些基础 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 萨顿 两大文明的交汇处 希腊 地貌特征一 山岭沟壑 地貌特征二 海岸曲折 港湾众多 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发展过程 爱琴文明 青铜时代BC21 BC12世纪 夏商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 铁器时代BC11 BC9世纪 西周 原始社会解体古风时代 BC8 BC6世纪 春秋 城邦的形成古典时代 BC5 BC4世纪 战国 城邦的鼎盛BC338年后 马其顿 罗马 奥斯曼土耳其等相继控制希腊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一 自然条件 二 历史条件 1 希腊有着怎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呢 山岭沟壑的地形 农耕经济不发达 地中海式气候 经济作物多 海岸曲折 港湾众多 扼三洲要冲 海外贸易频繁 海外殖民活动 汲取亚非文明成果 它又是怎样影响着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呢 将陆地分割成小块 商品经济发达 工商航海贸易经济 小国寡民的城邦 平等互利的观念 广泛的经济文化交往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 2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又形成了哪些产生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 公民的素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讨论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如对希腊人性格的影响 喜欢社交和辩论 环境的多元和对立中的和谐刺激了其思想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观点 现已不为学者们所接受 但地理环境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肯定地理环境的作用 并不意味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 人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在依靠自然的基础上 人可以一定程度地摆脱自然制约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部分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的继承和发展 城邦间频繁的战事和激烈的竞争 需要团结所有的公民 促使他们采取不同的更加民主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频繁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也催生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条件 是城邦给了我生命 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 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 城邦更为尊贵 更为可敬 更为神圣 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 苏格拉底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斯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 他们有 执于戈以卫社稷 的义务 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 顾准 希腊城邦制度 城邦 一词来自英译 city states 这个词是希腊文中 polis 一词的不太准确的翻译 因为这种译法过分注重多数城邦有城市中心这个特点 其实 polis 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 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对应词 公民国家 应该是最接近其原意的 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中 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 menarethepolis 从这句话我们读出两重意思 其一 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 公民有一定的特权和责任 在政治上是一个牢固的集体 这里城邦的概念强调的是她作为公民精神上的联合体的一面 而不是城墙 军队等物质的因素 其二 所谓的 男人 是指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 也就是说 所有的雅典女性 外邦人都被被排斥在城邦之外 城邦的特点 小国寡民 而不是统一的帝国 既分立又一致 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 而不是君主专制 发达的工商贸易经济 而不是自然农业经济 文化上的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教育上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亚里斯多德 城邦的一般含义是为维持独立自主 自给自足的生活的一些公民所组织的集团 希腊公民的特点 公民polities 政治politics 公民 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非公民 奴隶 妇女 外邦人 未成年男子 公民权利 充分的行政 司法等政治权利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经济权利 参加各种公共活动 接受教育等社会和文化权利希腊公民享有各种独特的权利 但是这种权利的获得需要以保证城邦的集体权益为前提 以雅典为典型特点 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善于从事政治和文艺活动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民主政治 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与君主制 寡头制和独裁制相对立 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 民主是一部分人相对于另一部分人的权力 民主是非个人的独裁 其原则是 谁也不能自封为统治者 谁也不能以个人名义握有不可让渡的权力 正是由于否定了个人独裁的正当性 民主立下了这样的准则 人对人的权力只能由他人授予 并且这种权力必须是可以让渡的权力 因此 统治者必须是从被统治者中自由选举产生 一个好人必须是个好公民 一个好政体必须是好公民的联合 一个好公民必须具有优秀的公民美德 美德是公共事务中向 由国家规定的 善的倾向 民主的道德基础是 人应该自由 平等 有尊严且自律 因而所有的成年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 同等的参政权并不意味著每个公民的决策权和官职都一样大 就象财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