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doc_第1页
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doc_第2页
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doc_第3页
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doc_第4页
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度浙江省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评定工作细则根据中国电影电视学会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工作细则。一、申报要求 1本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参评单位为浙江省电视制作行业(省、市、县电视台等)。 2申报节目类别:(1)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新闻、专题、综艺文体节目。(2)高清录制技术质量奖:专题、体育、电视剧节目。(3)标清(高清)视频图形制作奖:片头、短片节目。(标清带仅参加省奖评审,高清带可推荐参评金帆奖。)(4)标清播出技术质量奖:电视节目录制。 3申报节目时间长度要求:(1)新闻节目10分钟以上(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2)专题、纪录片节目15分钟以上;(3)综艺和体育节目60-120分钟;(4)电视剧完整一集;(5)片头节目90秒以内;(6)短片节目:5分钟以内;各参评单位每类可选送一至二个节目参评,总数不得超过九个。参评高清节目的高清素材应至少为节目总长的80%。4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奖的评审,各地级市电视台必须参加,且参评节目须录制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的频道。录制时间由评奖工作组在申报截止日前电话通知。5. 凡参加申报的电视节目,必须是在县以上电视台正式播出过的,且其首播时间限于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26日之间。6. 申报节目、主要完成人员数量要求: 项奖类申报节目数 每个节目完成人员限额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标清电视节目新闻24专题24综合文体26高清电视节目专题24体育26电视剧26电视节目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奖片头23短片23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奖-16 (4个频道以下)12 (5-9个频道)15 (10个频道以上)二、申报办法 (一)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组织评审的基础上推荐申报;或报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推荐申报。(二)参评单位报送办法和要求: 1各参评单位应认真准备和填报本细则规定的各种申报材料。其中报表应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并经单位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电子表格见附件。 2申报材料除了需要填写纸质材料并随参评磁带邮寄外,还需要登陆网址http:/zhejiangtvs.haoran.tv 进行申报材料的注册登记。 3凡申报录制技术质量奖的每个节目,在报送磁带的同时应填报与节目类别相对应的申报表(表2)。此外,在节目磁带上还应带有本台的入库磁带登记表(表格由各台自备)。表2每个申报项目填写一张。 4申报高清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的每个节目,在报送磁带的同时应填报与节目类别相对应的申报表(表3)。此外,在节目磁带上还应带有本台的入库磁带登记表(表格由各台自备)。表2每个申报项目填写一张。 5.申报视频图形制作奖的每个节目,在报送磁带的同时还应填报与节目类别相对应的申报表(表4)。此外在节目磁带上还应带有本单位的入库磁带登记表(表格由各单位自备)。参评磁带盒内还必须附有创意设计和制作说明。 6参评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奖的单位必须报送数字磁带,并且都必须报送台播出节目的记录磁带,其具体要求如下:1)节目信号:取自播出中心输出口信号2)节目频道:按本“细则”评奖范围第4条之规定3)记录时间:由评奖工作组指定并通知4)记录长度:90分钟,要求使用90分钟磁带在报送记录磁带时还应填报播出技术质量奖申报表(表5)。此外,每份磁带上还必须附有记载当日节目预告单的广播电视报和各段节目标题和起止时间的电视节目播出串联表(表格由各台自备)。各台在填报主要完成人员时,应考虑技术管理人员的劳绩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比例由各台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7参评磁带的要求1)申报电视节目载体为数字录像磁带(包括Digital BETACAM、DVCPRO、IMX、SX、HDCAM)或专业新记录介质(包括蓝光盘、P2卡)。录制节目磁带,视频图形制作节目磁带和播出节目记录磁带都应该严格按照附件一至附件三中相关内容进行录制。2)录制节目磁带除新闻类节目外副声道必须记录国际声,其中综艺类节目如属于现场实况转播时,允许副声道记录与主声道相同的混合声。视频图形制作节目磁带片头、短片类节目副声道必须记录国际声。播出节目的记录磁带其副声道不作要求。8各单位在准备报送过程中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打电话询问评奖工作组。联系人:张志远 (0571)56352337,880770502337 许晓燕 (0571)56352349,880770502349 张康敏 (0571)56352331, 8807705023319各类奖项的申报表应按各申报表中注明的要求签字、盖章后与参评带一并寄送到下列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科技管理部许晓燕 收邮政编码:310005联系电话:(0571)56352349E-mail:接收邮件的截止日期为:2014年7月4日(星期五),以当地邮戳为凭。三评定工作1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的各分项奖由评奖委员会(下称评委会)统一评定,评委会的组成由省局科技委电视专业委员会提名,报省局科技委审批。2此次评奖的组织筹备工作由省局科技委电视专业委员会承担,浙江广电集团和嘉兴广播电视台具体承办,其主要任务是:1)组织对参评的节目磁带进行技术指标测试。2)邀请在杭专家组成艺术评委会对参加视频图形制作奖的节目进行艺术方面的评审打分和点评。3)向评委会提供参评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查情况和节目磁带技术指标的测试结果。4)为评委会提供主观评价节目磁带所使用的设备和场所。5)为评委会提供评奖用的各类表格,并将所有数据统计汇总排序。3参评的录制节目、视频图形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的记录磁带,凡在评审过程中发现有不按照录制和交换规范要求者,按落选处理。4评委会在评定各分项奖时采用百分制无记名打分方式得出平均分后,再与客观测试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最终分数,并按分数高低排定名次。各分项奖(电视节目视频图形制作奖取三类中最高分计入)总积分最高的单位获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综合大奖一等奖。5各分项奖中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比例:根据2005年浙江省电视专业委员会上的决定为20%、25%、30%。6根据中国电影电视学会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参评范围的要求: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的三类节目、视频图形制作奖的二类节目、高清电视节目,省级电视台、计划单列市电视台每类可选送一个节目参评;市、县级电视台在省局科技委电视专业委员会评定基础上每类可推荐选送二个节目参评。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奖的送评单位是省电视台、省会城市台、及计划单列市电视台。7评奖结束后的工作1)电视专业委员会向省局科技委报告评奖结果。经批准后发文颁布获奖单位及人员。2)电视专业委员会向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推荐,参加全国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的评审。3)在全省技术管理工作会议上由省局科技委主任颁发奖杯和证书。分项奖奖金由获奖单位自筹。四、参评费 每申报一个奖需交纳800元的技术检测费,汇款时间和账号如下:2014年7月4日前汇至如下账号:收款单位: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开户银行:杭州市工商银行莫干山路分理处帐 号:1202051309900003868邮 编:310005 地 址:杭州莫干山路111号(汇款内容注明“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参评费”)申报2014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的单位应按规定另行交纳参评费。五、附件附件一:标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附件二:高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附件三: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评定办法 附件四: 播出技术质量评定办法附件五: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申报总表(表1)附件六: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分项奖申报表(表2)附件七: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申报表(表3)附件八:电视节目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奖申报表(表4)附件九: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申报表(表5) 附件一:标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1概述 本办法是为评定录制技术质量而制定的,适用于对各种电视节目磁带或新介质进行技术质量的评定。电视节目磁带分为新闻、专题、综艺三类。2对参评磁带的要求 2.1参评的电视节目必须是本台人员录制,且首播时间在上一年7月1日至本年6月26日的期间之内。 2.2参评的电视节目必须完整,节目时间长度为:新闻10分钟以上(自选某一天内一次新闻节目);专题15分钟以上;综艺60分钟以上。 2.3参评磁带应严格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依次进行录制,具体规定见下表:磁带段持续时间(秒)图 像声 音控制磁迹时间码VITC、LTC新介质LTC 磁迹1磁迹2引 带或引导区保护约10空 白 带校准60100/0/75/0 彩条信号基准磁平1000Hz信号(见注)连续连 续连续提示30黑 底无 声无 声正 式节 目节目实际运行时间节 目带 尾30黑 底无 声无 声注:原始记录时,彩条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测试信号;用ENG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复制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材带引带上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器。音频校准信号为基准电平+4dBu(20 dBFS)的1000Hz正弦波。立体声记录时,四个声道应使用相位相同的校准信号,其中CH1、CH3声道宜采用约每间隔3秒间断约0.25秒作为识别。2.4参评磁带的声音信号必须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声音磁迹上。除新闻节目外副声道(CH2)必须录有国际声。综艺类节目如属现场实况转播时,允许副声道(CH2)记录与主声道(CH1)相同的混合声。国际声是在专用声音磁迹上记录的节目自然声(现场的背景声)、音乐声和效果声等。 2.5 声道分配规定为:对于单声道节目,声道1(对应CH1)记录单声道节目混合声,声道2(对应CH2)记录国际声。对于立体声节目,声道1(对应CH1)记录立体声左声道信号,声道2(对应CH2) 记录立体声右声道信号,声道3(对应CH3)记录混合声,声道4(对应CH4)记录国际声。3图像质量的评定 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评定以客观测试与主观评定方式进行,分别占总分的20%和80%。 3.1 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3.1.1测试项目和指标 a)引带或引导区彩条亮度信号峰值电平 标准值:0.7V0.02V b)引带或引导区彩条R-Y信号幅度 标准值:0.525Vp-p0.015V c)引带或引导区彩条B-Y信号幅度 标准值:0.525Vp-p0.015V d)节目全信号峰值电平 不大于0.8V e)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 不大于0.721V f)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底电平) 标准值:0+0.05V g)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 R、G、B不大于0.735V h)时码 VITV、LTC均连续并在引带或引导区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 3.1.2 测试方法 a) 测试前重放录像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校准带,根据彩条信号调整录像机视频重放增益控制钮,使波形示波器的示数为标称值。 b) 在经过3.1.2a步骤调整的录像机上重放节目磁带,使用波形示波器对重放视频信号进行测试。 c) 重放节目磁带引带或引导区中的100/0/75/0彩条标准信号,对3.1.1中有关项目进行测试。 d) 在节目磁带上选取节目时间全长的1/6、2/6、3/6、4/6和5/6附近处进行重放,对3.1.1中有关项目进行测试。 3.1.3 测试结果的评分 测试结果采用百分制评分。在3.1.1项中所列项目的测试结果全部指标合格为100分;其中每遇一项不合格即酌情扣分。3.2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定主观评定分五项进行,满分为100分。a 杂波和干扰可见度满分为20分。可视其轻重程度分级打分。b画面清晰度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c亮度层次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 d彩色保真度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e制作难度满分为20分。根据固定或移动拍摄、使用单台或多台摄像机、拍摄环境条件、节目所含的镜头数量、编辑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打分。4. 声音质量的评定 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评定以客观测试与主观评定方式进行,分别占总分的20%和80%。4.1声音信号电平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对节目磁带中引带校准信号和正式节目的声音电平进行测试。所录制节目的声音基准磁平应符合所用磁带的标准。 4.1.1 测试项目和指标单声道节目: a) CH1引带或引导区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 0VU1VU -20dBFS0.5dBFS (GY/T2232007行业标准) b) CH2引带或引导区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 0VU1VU -20dBFS0.5dBFS (GY/T2232007行业标准) c) CH1节目声音峰值电平 标准值: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 d) CH2节目声音峰值电平 标准值: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 立体声节目:e) CH1(左声道)引带或引导区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 -20dBFS0.5dBFSf) CH2(右声道)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20dBFS0.5dBFS g) CH3(混合声道)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20dBFS0.5dBFSh) CH4(国际声道)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20dBFS0.5dBFSi) CH1(左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j) CH2(右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k) CH3(混合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l) CH4(国际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 4.1.2 测试方法 a) 测试前重放录像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校准带,根据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调整录像机声道1、2(CH1、CH2)的音频重放电平控制钮,使输出标准电平为4dBu时,音量单位表的示数为0VU,峰值表的示数为-20dBFS。 b) 在经过4.1.2a步骤调整的录像机上重放电视节目磁带,使用音量单位表对节目磁带引带中的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进行测试。 c) 在节目磁带上选取节目时间全长的1/6、2/6、3/6、4/6和5/6附近处进行重放,分别对两个声道的声音电平进行测试。测试中用峰值表监测瞬间峰值电平。 4.1.3 测试结果的评分 在4.1.1中所列项目的测试结果中全部指标合格为满分100分;其中每遇一项不合格即酌情扣分。 4.2 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 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分三项进行,满分为100分。 a 音质 满分为6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 b 音量 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 c 声画同步 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 5明显缺陷扣分 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发现图像、声音质量不属于3.2和4.2项内容的严重缺陷者,酌情扣总分,范围一般为110分。 6. 对标准清晰度节目技术质量的评定分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两项进行,分别占总分的70%和30%。附件二:高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定办法一、概述 本办法适用于对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进行质量评定。奖项设置分新闻、专题、综艺、体育、电视剧等五类。二、对参评节目的要求1参评节目的载体为录像磁带2参评节目应符合我国现行高清广播标准3参评节目的声音制作应为立体声或环绕声4参评节目的磁带应按照下面的规定进行录制磁带 段持续 时间(S)图像声 音场逆程时码纵向时码声道1声道2声道 3声道 4引带部分保护(1)10空白 或黑底无 声校准60视频校准信号(2)音频校准信号连续连续提示30黑 底无 声节目部分节目实际运行时间节目 图像立体声左声道立体声 右声道 不做 规定 不做 规定 带 尾30黑 底无 声注:(1)保护引带不做严格要求,如果录制有控制磁迹和时间码,应与随后的控制磁迹和时间码保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2)视频校准信号为100/0/100/0/彩条。多讯道记录时,此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彩条;用ENG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器。复制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材带引带上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 (3)音频校准信号为基准电平+4dBu(20 dBFS)的1000Hz正弦波。立体声记录时,四个声道应使用相位相同的校准信号,其中CH1、CH3声道宜采用约每间隔3秒间断约0.25秒作为识别。5.参评节目时间长度为:新闻10分钟以上(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专题15分钟以上;综艺、体育60分钟以上,不超过120分钟;电视剧一集。每个节目非高清素材不得超过节目总长的20%。 三、评定鉴于我国目前尚无高清晰度节目磁带交换规范,故高清晰度节目的评定暂以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对高清晰度节目(除声音奖)质量的主观评定分图像质量、声音质量、视听综合感染力三项,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各项加权评分分别占总分的60%、30%、10%。对高清晰度节目声音奖质量的主观评定分声音质量、图像质量、视听综合感染力三项,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各项加权评分分别占总分的60%、20%、20%。 1.评定环境1.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观看条件 条件HDTV参数值1观看距离3倍图像高度2显示屏幕的峰值亮度150 250cd/m2 3束流截止时,屏幕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0.024暗室中,黑电平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0.015显示器背景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0.156室内环境光照明宜低7背景光和照明光光源的色温D658背景光部分对观看员的张角高53 宽839观看员的座位布局水平方向在中垂线+30内(垂直方向待定)10显示图像(对角线)尺寸1.4m注: 1 条件(2),屏幕的峰值亮度对应于100%的视频信号幅度。在HDTV的峰值亮度达不到规定峰值之前,应满足=70cd/m2 2 条件(3)受室内照明和显示对比度范围的影响。 3 条件 (4)黑电平对应于0%视频信号幅值。 4 为了满足条件(3)和(5),应该设置室内照明。 5 若HDTV达不到条件(8)规定值之前,应该满足高=28,宽=48。 6 若HDTV达不到条件(10)规定的显示尺寸之前,应该满足高=76.2CM。 1.2声音质量主观评价审听条件根据GB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和GB/T 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设定。项 目参 数 值(1)审听室空间 150m3(2)室内混响时间 T600.5S NC28dB(3)监听声压级85dBSPL,A计权,慢时间常数测量,粉红噪声(4)监听设备标准专业监听音箱2.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定评定方法可参照标准清晰度节目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定办法进行。参见附件1。3.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评定项目:a.清晰度,声音层次分明,有清澈见底之感,语言可懂度高。反之模糊、浑浊。满分为1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b.丰满度,声音融会贯通,响度适宜,听感温暖,厚度、具有弹性,反之单薄、干瘪。满分为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c.圆润度,优美动听,饱满而润泽不尖噪。反之粗糙。满分为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d.明亮度,高、中音充分,听感明朗、活跃,反之灰暗。满分为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e.柔和度,声音温和,不尖、不破,听感舒服、悦耳。反之尖、硬。满分为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f.真实度,保持原有声源的特点,符合电视画面中实际声源声音特点。反之虚假。满分为1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g.平衡度,声音各声部高、中 、低音搭配得当,语言、音乐、效果比例适宜,有利节目欣赏。反之部分音高过分突出听之不悦。满分为1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h.同步度,语言、音乐、效果各类声音与画面同步对位,反之错位明显。满分为1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i.空间感,单声道节目有纵深感,立体声节目有空间感。声音听感与画面中声源位置适配。反之声像与画面声源位置错位。满分为1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J.艺术效果,对被评节目声音对节目总体效果艺术效果的贡献程度,做出评价。满分为1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h.制作难度,录音方案、音响创意文字材料及画面实际情况判定制作难度. 满分为15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 4视听综合感染力根据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的新的感染程度进行评分。附件三视频图形制作评定办法1概述 本办法是为评定视频图形制作类电视节目技术质量而制定的,适用于对电视技术人员提出创意并通过计算机图形或与视频图像合成等特技手段制作的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评定。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奖设有片头、短片、动画片三类。2 对参评磁带的要求 2.1 参评磁带的内容必须全部是本台人员制作,且首播时间应在上一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的期间之内。 2.2 参评的电视节目必须完整,节目时间长度为:片头90秒以内;短片10分钟以内;动画片一集。 2.3参评磁带或新介质应严格按照录制和交换规范录制,具体规定参见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2.3和2.4项。其中片头类节目副声道要求记录国际声;动画片类节目副声道必须记录国际声。 2.4 参评作品必须带有500字左右的创意设计和制作说明。 3评定 对节目技术质量的评定分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两项进行,分别占总分的70%和30%。图像和声音信号技术质量以客观测试与主观评定方式进行,分别占总分的20%和80%。3.1 图像和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3.1.1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与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3.1项相同。其中片头类节目e、f、g三项指标测试不采取选点方法,而进行全程重放。测试结果全程合格得100分;不合格时间段之和根据整个节目时长的比例酌情扣分。 3.1.2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与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4.1项相同。其中片头类节目c、d二项指标测试不采取选点方法,而进行全程重放。测试结果全程合格得100分;不合格时间段之和根据整个节目时长的比例酌情扣分。 3.1.3 创意设计和制作说明评分 根据参评节目创意设计和制作说明的水平,酌情扣分,扣分范围一般为510分。如没有的扣10分。 3.2 图像和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主观评定 对视频图形制作技术质量除进行常规的图像和声音的主观评定外,重点是要对制作中所特有的因素即主题创意、美术设计、制作技巧和整体效果等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a 主题创意节目主题表述明确,有思想深度;创意构思新颖,表现形式巧妙,有原创性。满分为20分。评分因素:原创性;主题;立意;构思;表现形式。每项视其优劣程度扣分。b 美术设计构图和造型美观大方、生动准确;色彩、材质和明暗运用合理;美术风格独特、运动节奏流畅。满分为20分。评分因素:构图、造型、色彩、动态节奏和美术风格。每项视其优劣程度打分。c 制作技巧分别从效果制作和动画制作两方面进行评定。满分为40分。(1)效果制作满足设计要求;镜头衔接连贯、画面节奏流畅自然;图像处理技能娴熟、合成技术手段丰富;有较高制作难度;画面整体气氛和谐、各个合成元素视觉关系得当。满分为20分。评分因素:特殊效果、画面节奏、技法使用、整体气氛和综合制作难度。每项视其优劣程度打分。(2)动画制作满足设计要求;造型准确,灯光、材质配置合理,场景气氛营造得当;镜头动作流畅合理,具有较强视觉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技术手法先进,具有一定制作难度。满分为20分。评分因素:特殊技法、建模造型、灯光/材质、动画渲染和综合制作难度。每项视其优劣程度打分。d 整体效果图像和声音技术质量优良、视觉语言流畅、冲击力强、整体效果突出,音效与画面协调、感染力强、对主题表现起到烘托作用。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酌情扣分。3.3 明显缺陷扣分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发现其他严重缺陷者,酌情扣总分,扣分范围一般为115分。附件四:播出技术质量评定办法1、概述 本办法是为评定电视中心节目播出质量而制定的。 2、对参评磁带的要求 2.1选定播出时间中的一段,长度为90分钟,使用分量录像机记录播出中心系统输出端的播出信号。见下图。录制日期和时间由评奖工作组统一确定,并事先通知各单位以便做好准备。 2.2播出信号录像磁带或新介质应依照录制和交换规范的规定进行录制。参见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第2.3和2.4项,但不要求声迹2记录国际声。 2.3 播出信号录像磁带或新介质在报送同时应附有记载当日节目预告单的广播电视报和指明各段节目标题和起止时间的节目播出串联单。 3、评定 3.1 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与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3.1项相同。 3.2 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 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条件和方法与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4.1项相同。但因声迹2不要求记录国际声,测试和评分参照4.1项中新闻节目的规定处理。 3.3 图像和声音信号质量的主观评定 对电视节目播出质量除进行常规的图像和声音的主观评定外,还应对播出环节中特有的技术因素进行评定,其中包括: a)不同节目之间的一致性; b)两个节目切换过程中切换点的质量; c)综合整体质量。3.3.1不同节目之间一致性的评定 此项评定主要是通过主观感觉并借助示波器、音量表对播出中各段节目之间的图像亮度、色度、色调及声音音量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评定,满分为30分。 3.3.2 两个节目切换过程中切换点的质量评定 此项评定主要是对节目切换过程的准确性进行评定,满分为3分。评分因素:画面被卡、声音被卡、漏彩底或彩条、画面不稳、切换杂波和噪音。可视其轻重程度每项打分。3.3.3 综合质量的主观评定 此项评定包括对图像和声音的主观综合评价,评定时参照录制技术质量评定办法中的3.2和4.2项,满分为40分。3.3.4 明显缺陷扣分 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发现严重缺陷者,酌情扣总分,扣分范围一般为110分。表1 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申报总表申报单位申报奖励种 类1.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 项2.高清录制技术质量奖 项3.视频图形制作奖 项4.播出技术质量奖 项申报材料1.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申报表 张 录制磁带 新介质 盒 盘/卡2.高清录制技术质量奖申报表 张 录制磁带 新介质 盒 盘/卡3. 视频图形制作奖申报表 张 录制磁带 新介质 盒 盘/卡 参评作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说明 张4. 播出技术质量奖申报表 张 录制磁带 新介质 盒 盘/卡 广播电视报节目预告单 张 电视节目播出串联单 张申报单位单位主管(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