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A)(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A)(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A)(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A)(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A)(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伫立旷野,苍穹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溪,行吟岸测,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弥漫( ) 行吟( ) yn含( ) 古(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应为( )( )应为(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溪”中,“步”的意思是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C.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D.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3、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 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2)谁如果要 我们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3)他再三 茶房,甚是仔细。(4)赵州桥 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A.怀疑 欣赏 嘱咐 雄跨 B.怀疑 欣赏 叮嘱 横跨C.疑惑 鉴赏 嘱咐 横跨 D.疑惑 鉴赏 叮嘱 雄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B.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D.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5、诗文默写。(18分)(1)大漠孤烟直, 。(2) ,城春草木深。(3)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4)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两句诗描绘了春归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6) , , 。此之谓大丈夫。(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8)采菊东篱下, 。(9)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情怀的句子是: , 。(10)雁门太守行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8分)6、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1分)(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环节三: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环节六:_(4)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2分)二、阅读与理解(34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8、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9、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和事的感叹,抒发了_之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蜀之鄙有二僧)【注】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恃:凭借。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10、解释加点的词。(2分)(1)甚矣,汝之不惠( ) (2)子何恃而往( )(3)越明年( ) (4)年且九十( )11、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分)A.惧其不已也 独行其道 B.而山不加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以告富者 盖予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D.吾欲之南海 已而之细柳军12、翻译句子。(2分)(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分)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分)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1分)14、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筷子春秋 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郑玄的注释是“?,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3分)16、第段画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7、第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2分)18、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2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2分)对一只蝴蝶的关怀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19、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20、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1、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22、文章第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2分)23、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三、写作(50分)文题一:请以“生活需要懂得品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 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 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参考答案1.(1)m yn 蕴 亘(每空0.5分)解析:本题将注音与汉字的识记结合在一起考查。其中“弥”“吟”都是容易读错的常见字,“m”易错为“n”,“yn”易错为“rn”;“亘”易错为“恒”“垣”。(2)漂飘测侧(每空0.5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注意“漂”与“飘”的区别:“漂”指停止在液体表面不动,或顺着风向、液体流动的方向移动;“飘”指随风摇动或飞扬。“测”是“测量”的意思,“侧”与“正”相对,是“旁边”的意思。(3)高的,高耸的(1分)行,走(1分)2.D解析:D项中“栩栩如生”是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在歌唱上。3.D解析:这段文字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选项A、B、C的说法都正确。选项D中,反问的修辞是对的,但它强调的应是“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4.C5.B解析:A项中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引号中的标点应为“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D项应删去省略号或“等”。6.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支持”和“理解”互换位置;B项表意错误,其中的“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C项“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表意不明,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7.(1)长河落日圆(2)国破山河在(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8.(1)示例:烦恼全抛去,快乐心中留;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2分)(2)示例:爱迪生笑对数千次失败,经数千次试验,终于发明经久耐用的电灯。贝多芬在听觉完全丧失的情况下,仍把主要精力用于作曲,给世人留下不朽的作品。(2分)(3)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孙中山)(2分)9.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2分,意对即可)10.“敲”写出了对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对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2分,意对即可)“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2分,意对即可)11.(1)同“途”,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每小题1分)12.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每处1分)解析:给文言语句断句,可先通读选句,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停顿。本句的意思是: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依据句意可从两处断开。13.(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2分)(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