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救灾“生命线”.doc_第1页
鏖战救灾“生命线”.doc_第2页
鏖战救灾“生命线”.doc_第3页
鏖战救灾“生命线”.doc_第4页
鏖战救灾“生命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鏖战救灾“生命线”定西总段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道路抢险纪实5月10日17时至18时,岷县遭遇了特大冰雹及强降雨的袭击,最大降水达69.2毫米,引发的肆虐洪水像一只恶魔,漫过河堤,冲垮道路。国道212线237公里至268公里(木寨岭至麻子川)路段发生泥石流20多处,省道306线171公里闾井至234公里茶埠路段共发生泥石流80余处,交通中断,车辆受阻雨夜集结抢通212国道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保通刻不容缓。定西总段段长张健得知灾情后,他立即电话通知灾区的岷县段和周边的养护单位立即启动一级应急抢险预案,并带领总段相关科室人员第一时间从定西赶赴岷县灾区指导抢险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岷县遭遇特大冰雹、泥石流灾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周边,总段所属的临洮、漳县公路管理段及木寨岭隧道管理所等单位的领导向总段主动请缨支援岷县,于是,以抢险救灾保畅为最高目标的抢险队连夜抽调人员和机械向岷县灾区集结。在赶往灾区的路上,张健段长在电话中安排工作时说:“救援队伍和物资要在第一时间到达岷县灾区,国道212线就是生命通道。”他要求漳县段从国道212线向岷县方向沿路进行道路抢通,岷县段分两支队伍分别从岷县展开对国道212线和省道306线的抢通。当抢险队伍进入岷县灾区后,强降雨没有丝毫要停的架势,面对不间断的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沿线滞留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抢险队只能冒着随时有泥石流和落石的危险,采取装载机先行开路,队员紧跟其后进行人工清理的方式向前推进。当晚,在130多名抢险人员和5台装载机、10辆运输车的连夜抢通中,国道212线于21时20分打通了单车道通行,保障了救援车辆顺利到达救灾现场。随后,总段在岷县段成立了应急抢险保畅指挥部,岷县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的抢险保通保畅全面展开。攻坚克难打通306省道 雨,时断时续,摆在全体突击队员面前的是重灾区省道306线(禾驮乡)路段的一片汪洋和雹洪冲毁的悬空路段及阻断交通的泥石流。映入眼帘的是灾民无助的等待 11日,天刚亮,总段指挥部又组织160余人的抢险队伍,出动装载机5台、挖掘机3台、运输车辆20台,于上午11时,在省道306线从茶埠向礼县方向打通了17公里,其中,通过大型挖掘机对部分河道进行改移,解决了一处300米的路基冲毁路段,迅速修筑了一条便道。当天,指挥部又紧急调派所属工程处、高养中心、文殪项目办的大型抢险机械,紧急驰援省道306线的抢通工作。下午4时,指挥部再次加大了抢修力度,调集木寨岭、工程处、高养中心、漳县段、临洮段等5个单位的抢险应急保障队,支援岷县段的救灾工作。11日16时20分,岷县再降大雨,省道306线205公里(禾驮乡)通往礼县方向的道路仍然受阻,作为先头抢险突击队的岷县段,现场的指挥人员和抢险队员心中也不清楚,塌方泥石流到底有多大,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快速打通,向前进发。12日上午6时,指挥部下属的5个突击队全部进入了受灾路段,全面展开清淤保通保畅工作,在出动装载机7台开展岷县县城清除泥石流、清洁路面工作的同时,总段工程处、高养中心、文殪项目办三个突击队出动挖掘机3台,赶赴省道306线承担起泥石流路段的打通工作。经过两天一夜的全力奋战,12日15时,省道306线上的80余处泥石流和路基冲毁路段恢复单车道通行。茶埠清淤现场橘红色闪耀 5月12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赵彦龙在岷县段主持召开了应对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公路抢险保畅工作紧急会议,提出了加大对路面堆积物和淤泥的清理力度及尽快恢复路容路貌的要求,而重灾区茶埠镇街道的淤泥都冲进路边住户的院落,最深的地方淹过了膝盖,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此,指挥部调集临洮、漳县和岷县段的90多名抢险队员和5台装载机展开了清淤工作,木寨岭隧道管理所也积极派出了由12名职工组成的抢险小分队主动加入到了沿线的清淤工作当中。当插着定西公路总段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队旗的装载机并排推起路面的淤泥一波一波地涌向河道,身着橘红色标志服的突击队员一字排开在路边用铁锹向路中间铲泥时,机械的轰鸣声和铁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公路人抗击雹洪泥石流灾害的交响乐。一时间,茶埠镇街道清淤的场面吸引了众多驻守灾区报道的新闻记者的镜头。交通警地联合驰援乡村路 5月13日上午,在交通警地联合抢险指挥部的部署下,总段在全面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基本畅通的同时,紧急驰援乡村公路,抢修梅川至维新公路因灾冲毁的山咀桥便道和打通茶埠到耳阳沟的21公里农村公路。面对“一桥一路”的紧急任务。总段指挥部立即抽调临洮、漳县段和工程处的80名突击队员和4台装载机、6辆运输车组成总段公路交通警地联合抢险突击队,于上午10时冒雨赶赴山咀桥便道抢修现场。为了争取在当晚20时完成抢修任务,交通警地联合抢险指挥部总指挥长、省公路管理局局长李潭和副总指挥长、总段长张健一直在现场指挥,下午,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咏中深入现场指导。各级领导的关怀,激励着每一位突击队员,装载机操作手拿出了看家本领,在涵管吊装和对接中,动作娴熟自如,准确无误;在冰冷的洪水中浸泡了近10多个小时的突击队员丝毫没有退缩,直至40道口径为1米的圆管涵架设和500多条砂袋填筑完成后,现场指挥的领导为他们送来了肉夹馍,他们才歇了口气,之后又紧张地开始了便道铺筑。期间,他们清通了200米淤塞河道,填筑了600米路基。20时许,总段突击队经过连续11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使只能通行小型车辆的梅维公路山咀桥便道“变身”为宽9米的双向两车道涵管便桥,为救援物资安全运抵该路涉及的西江镇、中寨镇和维新乡的8万受灾群众提供了交通保障。耳阳沟里红旗飘扬 虽然,“一桥”通了,但“一路”的任务异常艰巨,根据交通警地联合抢险指挥部的安排,14日一早,由临洮、漳县段组成的总段突击队与武警交通一支队及前来支援岷县救灾的陇南总段突击队的40余台抢险机械和190多名抢险队员在茶埠至耳阳沟通村道路抢险路段会师。 在耳阳沟村的5公里受灾路段上,党员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挖掘机、装载机机声隆隆,突击队员挥汗如雨,1500米的河道疏通、200米的水毁路基、1200米的冲毁路基在定西总段突击队的奋力抢通下,顺利完成。耳阳桥便道排洪不畅且大型救灾车辆和物资无法运进灾区,顾不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投入到了被雹洪冲垮的耳阳桥的便道加固拓宽施工任务当中,这支用11个小时连续作战抢修山咀桥便道的机械化抢险突击队再次克服边通车边施工等困难,于15日上午10时许铺通完毕,为进入耳阳沟及周边多个行政村的救灾打通了通道。 据统计,在抢险保通保畅的突击会战中,定西公路职工发扬不怕困难、连续奋战、攻坚克难的精神,先后投入机械设备480多个台班,抢险人员2250人次,清除泥石流11.36万立方,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