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文化建设纲要.doc_第1页
陕师大文化建设纲要.doc_第2页
陕师大文化建设纲要.doc_第3页
陕师大文化建设纲要.doc_第4页
陕师大文化建设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22016年)为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发展,根据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结合陕西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部署,特制定本规划纲要。序 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建设之于大学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创造、培育和传承而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集中体现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办学理念、行为风尚及形象识别特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构筑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动力;有助于净化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力,使大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陕西师范大学自1944年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奋勇开拓和辛勤耕耘,薪火相传,教泽流芳,形成了以“厚德、积学、励志、敦行”校训为内涵的优良办学传统,造就了一大批勤勉质朴、执著坚守、无怨无悔、敬业奉献的优秀师资和各类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崇真务实、开放包容、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逐渐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显著提升,学术氛围日趋浓厚,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状态。目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距离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的要求和广大师生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突出表现为:现代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既秉承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尚需进一步凝炼和提升;学校文化元素和文化氛围中的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创新性尚需进一步增强;学院(部、中心)的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尚需打造和生成;文化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亟待做大做强;学校的整体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高等。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大学精神,系于文化;文化发展,贵在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中,必须把文化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藉此来不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一、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为基础,建设优良的校风,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建设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格调高雅、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二)建设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文化生活的全方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巩固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学校文化建设要贴近教育目标、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广大师生,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担文化责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在全校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体现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陕西师大的优良办学传统,吸收国际先进文化成果和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坚持“双百”方针,提升学校的文化创造力。学校文化建设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更加宽松、和谐、包容、进取的文化环境,让师生员工的一切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大力增强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创造力,产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学校更好地服务和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与文化发展。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彰显陕西师大文化的鲜明特色。在系统把握、全面反映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共同要素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立足校情,努力建设具有师大风格、师大品质、师大形象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统一,完善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力求使学校的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建设目标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创新陕西师大精神,形成与学校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具有高水平大学风范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品质,使包含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和管理与服务人员工作作风的校风状况进一步改善,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文化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文化品位显著提升。今后五年内,力争在文化建设方面达到以下目标: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扬光大陕西师大精神; 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治校的水平显著提升;学术氛围更加浓郁,学术品牌日益凸显,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创造力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产业获得持续强劲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二、主要任务大学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物质和精神、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后的五年内,学校将重点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等四个方面来大力加强和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一)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共同理念、历史传统、价值取向、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引领和感召全校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因而要把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1. 强化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理性思考和实践验证而形成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的总称。先进、科学、清晰的办学理念,既是一个大学发展方向的保证,也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当前和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崇真务实、开放包容、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崇真务实,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崇尚真理、探求真知,真诚做人、真心做事;就是要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开放包容,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具有全球眼光、世界胸怀和战略思维,并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博采众长,延揽群贤,兼容并蓄。勇于创新,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置于突出位置,并以此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在与时俱进的变革中阔步前进。追求卓越,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在学习、工作和人生理想目标的设计中,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争创一流。2. 践行师大校训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传统的灵魂。在近70年的发展和变革中,我校形成了“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这一校训的内涵既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也符合现代大学精神的要求,已为广大师生员工所普遍认同。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当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以校训为内涵的陕西师范大学精神,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文化自觉和精神追求。 “厚德”即在教育工作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始终置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同时广大教职工要坚持以身示范,立德树人。 “积学”即学生要以学习为天职,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精通业务,钻研学问。 “励志”即广大师生员工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 “敦行”即广大师生员工要坚持身体力行,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始终保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3. 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校风通常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构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着力改进校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敬业乐教,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遵从学术道德,恪守学术伦理,规范执教,严谨治学;履行教书育人天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努力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教育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和批判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勤于动手实践;坚持勤学和乐学相统一、通识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管理作风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管理与服务人员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责任意识;形成精诚团结、合作共事的工作氛围;养成公道办事、热情服务、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今后在校风建设中,我们既要继续坚持教师教育的特色,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精神,同时也要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历史性任务,积极培育和塑造具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气质风范的学校风尚。(二)制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只有从观念价值固化为制度形态,才能在实践中持续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符合大学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先进大学制度,来推动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1. 强化制度意识在全校上下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纪必严、违章必究的良好风气;要强化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权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2. 完善制度体系以制定出台陕西师范大学章程为契机,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和学院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认真做到“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制定和落实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的相关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出台发挥教授作用、加强学术权力的相关制度;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健全群众团体运行的相关规章,依法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基本权益和切身利益。3. 规范制度行为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贯彻和落实;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和院务公开制度,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检查监督,依法处理违纪违规人员;定期整理和汇编学校及各单位的制度文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案可稽。(三)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最终要落实和体现在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之中。1. 规范公共行为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在校内外公共活动中时刻注意树立陕西师大人的良好形象,自信自尊自律,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态度谦逊,言语儒雅,举止大方,行为文明。2. 端正职业行为规范校内不同类别人员的职业行为特征,提高职业行为素养。教师的行为要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尚师德师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的行为要遵守大学生守则,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品学兼优;管理干部和服务人员的行为要体现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3. 树立文明行为全校师生员工,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强化文明行为,养成文明习惯;要提高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要在社会公共场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要积极参加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形成共建文明、共享文明的良好氛围。(四)形象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整体形象的对外展示和舆论宣传,集中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发挥着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加强学校形象文化建设,重在提升学术品位、增强文化创造力、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1. 提升学术品位学术品位是一所大学所表现出来的学术氛围、学术追求、学术成果、学术影响的境界和情趣,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应大力强化科研意识,努力提高学术造诣和水平,以学术品位的提升来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加强学术品位建设,首先,要强化教师的科研志向,使“视学术为生命”、“以学术来立身”成为广大教师普遍的价值追求;其次,要鼓励教师瞄准学术前沿,协同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再次,要引导教师具有“十年磨一剑”的抱负和毅力,力争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最后,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增强科研意识,树立学术志向。2.增强文化创造力大学的使命不仅要传承文化,还要创新和发展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繁荣。大学的文化创造力直接关系到大学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是其形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的形象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文化创造力。要充分发挥我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力争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重大社会价值并能经得起实践与历史检验的优秀学术理论成果;要组织和动员文学、音乐、美术、新闻传播等方面学科的力量,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份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要强化艺术类学科服务社会的实践功能,以多种方式、多种载体、多种途径推动社区及地方的文化发展。3. 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空间依托。校园环境与景观是大学形象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进一步统筹规划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的功能定位与整体布局,使两校区成为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布局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环境优美温馨的大学校园。在保持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和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风格的基础上,要实现两校区楼宇建筑风格与校区总体风貌和谐统一,人文景观建设与园林式环境和谐统一,景观艺术设计与育人理念和谐统一。要进一步加大长安校区的人文化、园林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其不仅要绿草如茵、绿树成荫、绿篱匝地、鲜花竞妍,而且要充满书香气息、人文气息和现代气息。4. 提高社会声誉学校的社会声誉是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拓展和提升学校品牌,有利于学校广泛地吸纳和扩充各种办学资源。在提高学校社会声誉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媒体传播的作用。校内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要弘扬主旋律,突出实效性;要贴近中心工作和师生生活,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师生;要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发挥信息的资政辅政作用。学校相关部门要善待、善用和积极联络社会媒体,借助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手段,大力宣传学校、推介学校,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识学校。要健全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新闻发布制度。三、重点工程为了促进学校文化发展,实现上述建设目标,在未来五年,学校将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一)校史文化传承工程校史是学校精神传统的历史源泉,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校情教育,促使其认识师大、热爱师大的宝贵资源和生动载体。为此,要积极地实施校史文化传承工程。校史研究与编撰。成立校史研究与编撰专门机构,聘请一批有志于校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制定校史研究项目规划;修撰和续编陕西师范大学校史、陕西师范大学年鉴、陕西师范大学校史人物略传,出版陕西师范大学知名学人记述丛书;鼓励和支持校内各单位编写本单位发展历史和年鉴;推进校史资料编撰成果的电子化,提供多种形式的校史信息服务。校史展览馆建设。建设好校史展览馆,使其面向师生和校内外长期开放;加强校史史料、实物档案、校友资料的征集工作,丰富展出内容;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设立体生动的场景式演示系统;培训一支校史讲解志愿者队伍;形成新生入学期间校史教育的制度化。知名学者和校友宣传。建立我校著名学者和知名校友资料库,举办校史名人纪念活动;持续开展好杰出校友评选活动,加强对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加强校友会建设,办好校友网,密切与校友的联系和交流;制定实施为校友提供服务的规章制度,给校友返校访问、聚会及回馈母校提供支持与便利。(二)学术文化繁荣工程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本质所在,也是一所大学文化品位的突出体现。为此,要大力推进学术文化繁荣工程。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尊重学术自由,鼓励个性化研究,着力形成“自由探索、宽松和谐、鼓励争鸣、崇尚合作”的学术环境;强化科研项目意识,把积极争取和完成重大科研项目作为一种学术自觉和学术追求;启动学校“年度科研人物”评选活动,加大对入选人员的精神表彰和舆论宣传;支持学院积极承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鼓励教师踊跃参加国内外专业学会和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科知识竞赛和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活动;在校内外媒体加大对学校学术交流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发挥教授作用。充分发挥学部和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增强教授治学的自主权和权威性;完善“教授接待日”、“专家导引室”工作体系,使之常规化、持续化;开展教授工作室“开放日”活动,探索教授“进社区、进宿舍、进社团”的有效途径;面向校内外开设“学人之旅报告会”、“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建立为离退休教授举办离职学术报告会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外交流。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实质性合作,推进授权办学、海外分校、姊妹计划、学分互认等国际合作办学的工作进程;持续推进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海外研修培训工作,加大访问学者派出力度;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研习营、暑期夏令营等活动,举办好“暑期学校”;拓宽吸引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来校学习的渠道,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外籍教师及文化团体来校讲学、参观、访问;不断提高学校所办刊物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落实陕西师范大学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及讲座、论坛管理暂行办法,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授有纪律”;出台鼓励跨学科研究和团队合作研究的相关制度及奖励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学科特点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健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资助办法,完善“学术沙龙”制度,支持师生积极参加学术沙龙活动。进一步严明学术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的精神,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将学术伦理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和研究生、本科学生的培养体系之中;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评优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维护学术尊严,力戒学术浮躁。(三)学院文化打造工程学院是大学的主体组成单位,学院文化是构成大学文化的基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促进学院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基础。为此,要认真实施学院文化打造工程。彰显学院特色。学院发展必须明确办院宗旨和目标定位,凝炼能够反映学院传统和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学院精神与院训,形成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院风;学院应加强以学科、专业、课程、项目等为纽带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强化学术团队或工作小组意识,着力培育“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相互尊重、淡泊名利”的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学院应定期举办好开学典礼、毕业纪念、表彰奖励、学术报告会等大型活动,以此来建构全院师生共同的组织愿景和集体风尚。树立学院品牌。学院应充分发挥知名教授的学术品牌效应,加强宣传和推介工作,造就和成就学术大师;应加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建设,打造学科和专业品牌;应鼓励教师拿大项目、做大课题、出大成果,打造科研和学术品牌;应按照“支持理论学习型、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扶持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原则,打造学生的社团品牌。塑造学院形象。学院应美化环境布置,做到标识鲜明,装饰优雅,院容整洁;应建设学院形象展示区,设立著名教授、知名院友及学院各项建设成就展示橱窗或陈列室;应规范制作学院宣传画册,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工作;应重视开辟学院建筑内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方便师生的学习、工作、交流和休闲;应规范使用学校及学院形象识别系统,树立严肃、庄重、开放的学院形象。(四)校园景观建设工程校园文化景观是呈现学校文化意蕴和人文气息的物质载体,也是一所学校文化追求和文化品位的直接反映。为此,要认真实施好校园景观建设工程。建设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完成“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启动并完成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建设,在现有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妇女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的基础上,新增教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物与民俗艺术)博物馆,使之既成为对校内师生及社会公众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和研究的平台与基地,也成为展示学校文化追求和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两校区重要场所设置陕西师范大学沙盘和大型户外电子信息屏;在长安校区建立正规庄严的升旗点。建设主题鲜明的文化景观。在长安校区建设以校训和校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浮雕工程、校史名人雕像;在校园内立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影响力的学术圣贤雕塑;建设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长廊、书法艺术石刻和师生创意文化展示区。建设高品位园林艺术小品。在长安校区内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富有艺术审美情趣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小品;设立毕业生和校友纪念林、纪念石、纪念堂、纪念墙等。(五)学校形象传播工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做好学校的形象传播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至关重要。为此,要认真实施好学校形象传播工程。全面推进陕西师范大学形象设计(VI)手册应用。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名称、学校标准色和学校中英文标准字体;规范使用具有陕西师范大学标识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PT模版、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学校礼品、服装等;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命名;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使形象识别系统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探索和适时推出学校听觉识别系统(AI)。做好对外宣传和推介工作。编辑制作中英文版的学校宣传册、影像宣传片、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画册,并坚持每两年更新一次;设立校园开放日,建立校园志愿讲解员队伍和社会公众来校参观预约制度;加强对校报、电视、广播、宣传橱窗、各种自办刊物及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等的规范管理;出台陕西师范大学危机事件媒体应对预案,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