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维通道走出思维定势 (2).doc_第1页
打开思维通道走出思维定势 (2).doc_第2页
打开思维通道走出思维定势 (2).doc_第3页
打开思维通道走出思维定势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开思维通道,走出思维定势桐乡市启新学校 薄高英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在解题时出现差错。因此,教师应采取经历过程,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巧借错误,引出正确的解题方法;突破常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出思维定势。关键词数学学习;思维定势;突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在解题时出现差错。所谓思维定势,是指受过去所学知识的影响,对于解决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我们平时解题时,总要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目的正是把当前的习题与之前的知识联系起来,也正是利用了积极的思维定势。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积极的一面。而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不能从一种解题方法转向另一种方法,当条件变化之后找不到新的解决策略;学习新知识之后,不能很好地安排新知识,而仍以旧知识为重。有些情况下,从已知条件中看不出新的因素,很难从隐蔽的数学关系中找到问题的本质,这就使得他们在解题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我们说,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一系列的不足而导致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设法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一、经历过程,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和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中来。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一课时,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表格,再把三角形放到表格上(如图1)。要求学生把三角形向上平移两格。紧接着,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教师指名两位学生上去示范。一学生示范如图2,另一学生示范如图3。图1 图2 图3 师:对于两位同学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讨论)生1:图2不对,平移四格了。(师让该生上去演示4格是怎么数出来的,再请看明白的学生再上台数一数)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三角形向上平移两格的话,其实它身上的每个点都平移了生:两格。(师用不同颜色标出不同的点,再让学生数数每一个点,体验整体平移其实每个部分都在平移)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活动当中,把推理的整个过程阐述得十分清晰,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不只是学前人发现的结论,而是更多地学习前人发现结论的方法。新课程必须重视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学习的程序,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巧借错误,引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一般来说,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这些疑难既是学习的障碍,又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出示这样一题: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算式是( )。学生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但算式总是习惯于写6212。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就要“巧用错误”。就上题来说,可以往下出示另一题进行对比:有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苹果,一共需要( )个苹果,算式是( )。这一题小朋友都知道是6212。两题一比较,问题出现了:怎么两道题的列式是一样的?接下来就由学生相互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透彻的掌握,对题目不做具体分析,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是常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疏导点拨,使学生明确相关量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思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能的个体,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差异也是正常的,但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让不同的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三、突破常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只有通过思维的发散,求新求异,才能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新异独特的新信息,使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笔者的想法如下:(一)练习方式多样化千篇一律的作业模式,机械地练习,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能让练习方式多样化,比如,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抢答赛、智力比竞赛等,那么便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练习题就可以纳入竞赛范围了。在练习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采用小组合作能相互启发,思维变得活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手“玩一玩”、“做一做”。比如,在教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时,让学生量一量,用手比划比划;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动手折一折,用身体部位做一个角;在克和千克教学时,可以准备充分的材料,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猜一猜等。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感觉整节课都处在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发散,学习效率才会高。(二)教学题型开放化开放题教学能促进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数学知识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得出出人意料的新颖独特的见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先补全条件,再列出算式,不计算。图书馆有故事书500本, ,漫画书有多少本?(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做一做)汇报:漫画书比故事书多128本。 500+128漫画书比故事书多1/5。 500+5001/5故事书的3/5相当于漫画书的50%。 5003/550%通过上例的教学,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扩展学生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其实通过上例也完全可以看到学生的创造力是巨大的。(三)自编练习层次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而我们课堂上设计的大多是一刀切的练习,不能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体现练习的层次化,抑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曾看到一位教师最后设计这样的习题:请同学们自己编一道与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相关的题目,然后大家一起来解决。数分钟后,各式各样的习题就出现了: 有一个长方形,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有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是8厘米,宽是多少? 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比长短3厘米,周长是多少?(不同层次的学生,问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思路对新异的刺激提出决策,体现了发散性的特点。数学是对小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来说,意义是影响深远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思维定势积极的一面,采取有效措施面对其消极的一面,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