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归园田居(其三).doc_第1页
30.归园田居(其三).doc_第2页
30.归园田居(其三).doc_第3页
30.归园田居(其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归园田归(其三)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诗。2.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所描绘的田园生活。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概括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意境,把握情感。学情分析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好,但是对诗歌的学习还停留在记诵阶段。由于缺乏对语言鉴赏力的培养,缺少相应的人生经验,因而他们对诗中美好的意境常常缺乏感悟。本节课试图通过诗歌的鉴赏,培养同学们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初二的学生虽然通过桃花源记,了解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但对陶渊明的诗意的生活、坚定的追求,都欠缺了解。本节课通过再次让学生走近陶渊明,了解陶渊明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意愿。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走进作者1.谈谈我们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及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回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3.出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4. 作者链接: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因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5.背景链接:陶渊明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这首诗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归园田居共写了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二、读通诗歌,感知诗文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文内容。2.指名朗读诗歌,再听录音朗读,对比两者朗读的差异,找出读错的生字词。种(zhng)豆 荒秽(hu) 荷(h)锄归 草木长(zhng)3.再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和节奏。提示:用“”划分节奏,注意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相结合屏幕出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互读互评,相互纠正。三、疏通诗意,概括内容1.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盛:茂盛。稀:稀疏。兴:起来。理:清理,清除。荒秽:田中杂草。带月:顶着月亮。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沾湿。足:值得。惜:惋惜。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的意愿。2.尊重原文,借助注释,疏通文义,可适当扩展。3.引导学生说说各句诗句的含义。4.再次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句、作者的生平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示的画面。四、鉴析诗句,把握情感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探究:这两句表明了什么? 明确:表明诗人不善于种田。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探究: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地劳作, 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的形象?明确:悠闲自得 3.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明确: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意愿。4. 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五、归纳本诗:1.归纳课文内容: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山种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整天劳作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夜归情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意愿)2. 你从诗中感觉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1.对黑暗官场的厌恶。2.对田园生活的热爱。3.写作特色: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六、课堂总结这首诗通过对田园劳动情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七、练习巩固: 1.背诵并默写此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二、1. 板书设计: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