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其他类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其他类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其他类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其他类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其他类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寓山注序祁彪佳予家固山阴道上注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予亦不暇缕述之矣。(有删改)【注】 山阴道上:指绍兴城西南一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兄以斗粟易之 易:换取。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 勃:兴起的样子。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 夷:使平坦。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 堪:堪称。答案d堪:可以。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 ()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朝而出,暮而归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a b c d答案c是原因,不是表现;是卜筑的做法;是客观描述园内景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嬉戏,经历变故因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很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建园成痴。c园中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串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答案b“万壑千岩的丽景”非兴建原因,“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有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译文:_(2)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译文:_答案(1)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2)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子,某处可以建房屋。【参考译文】我家在原来的绍兴城西南一带。家旁有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好像和我有缘分,它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玩小孩子的游戏。等到后来的二十年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起了兴建山园的兴致,兴致起来了就不可抑制,这就是开园的原委。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停下来。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子,某处可以建房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我的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我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子,某处可以建房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就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间与众不同、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次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体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别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极寒酷热,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的身体也是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和花木各占一半。其他的轩与斋与此类似,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房屋与山房与此类似,但高的、低的分别显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地相互衬托。大抵虚空的地方就使它充实,充实的地方就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就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就使它聚集;险峻的地方就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就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就像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建造的情况。园子开始兴建于乙亥年的仲冬,到丙子年的孟春,草堂宣告建成,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建造。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掠击几案,绿色的水池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家中的树木)。四季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在隐者园内,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惟天极峻且无外,故为万物宗。子畏始肯可,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襕幞,烧科策。今徒籍名泮庐,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即墐户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繙讨拟议,祗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司出,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蹔归,将复踏四方,得疾,久少愈,稍治旧绪。其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节选自明代散文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没,子畏犹落落 落落:大方的样子b若勿售,一掷之耳 售:考中c取前所治毛氏诗 治:研究d逮主司出,同讯于廷 逮:等到答案a落落:不在意的样子。6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唐子畏“个性卓异”的一项是() 殊不屑事场屋 褫襕幞,烧科策若勿售,一掷之耳 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不复辩,与同罚 放浪形迹,翩翩远游a b c d答案c是作者的假设;是仇富家子者所为。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子畏起初不喜结交任何人,但在听了作者劝言后,开始认可作者的观点,后来两人在情感上非常投合,但他仍然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b唐子畏的父亲非常看好唐子畏的未来,认为他可以成就美名;同时也心存忧虑,即唐子畏可能难以成就家业,最终,这位父亲的话竟基本应验了。c唐子畏虽然不很热衷科举,但也一度闭门苦读,在乡试乃至会试中都考出了第一的成绩,但因其卓尔不群的个性,使他没能在仕途上春风得意。d唐子畏作画总是追求唐宋名匠的风韵,四方之士都仰慕他,无论贵贱贫富,每天到他家索要文词诗画,而他总是随意应允他们。答案c“在乡试乃至会试中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概括失当,与原文不符。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译文:_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译文:_无贵贱贫富,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译文:_答案唐子畏,是我的知心朋友,没有他的弟弟子重请我,我也将会给他写墓志铭。你如果要成就父亲的遗愿,应当姑且从事当前的事业(指科举)。无论贵贱贫富,每天到他家索要文词诗画,唐子畏总是随意应允他们。【参考译文】唐子畏去世,我写了挽歌,前往哭得非常悲痛。将安葬时,他的弟子再次请求我给他写墓志铭。唐子畏,是我的知心朋友,没有他的弟子请我,我也将会给他写墓志铭。唐子畏天生非常聪明,大大超过一般的读书人。社会上所说的聪明人,几岁就能写科举应试之文,童年就能中科举,一天之内就能让天下人惊异而称赏他。唐子畏不是这样,他幼年读书,不认识家门外的街道,内心志向高远,好像有马一日能行千里的气象。他不喜结交任何人,我曾经拜访过他两次,也不回访(我)。后来的某一天,他拿着两首诗给我,卓异之志鲜明。我也拿诗回赠他,并勉励他稍加拓展胸怀,说到世间万物总要向高深细致发展,没有听说高大的山峰能建在都市之中。只是天是很高且不排斥外物的,所以能成为万物之根本。唐子畏开始认可,时间长了就和我在感情上非常投合,然而他一心仰慕古之豪杰,一点儿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的父亲唐德广,从事商业却有读书人的品行,想依靠唐子畏兴盛家业,走仕途,回家教导唐子畏,唐子畏没法违逆父亲的意图。唐德广常常对人说,这孩子一定能成就美名,大概难以成就家业啊!父亲去世,唐子畏依旧不在意科举。一天,我对他说:“你如果要成就父亲的遗愿,应该姑且从事当前的事业(指科举);若一定顺从自己的心愿,就可脱去学宫服,烧掉那些科举书籍。现在白白地留名于学宫,眼睛不看那些书册,你到底如何选择呢?”唐子畏说:“好。明年,按理就是乡试之年,我试着舍弃一年的时间来做这事,如果没有中举,我就抛弃它。”他就紧闭家门,谢绝与人来往,也不寻找当时人来请教讨论,只是找来先前学习过的毛诗和所说的“四书”,反复研讨琢磨,只求合乎时文之意。戊午年,前往参加乡试,被录取为第一名,己未年,前往参加会试。当时邻郡有一个富家子,也已经通过乡试,他仰慕唐子畏,同车一起参加会试。参加会试,二场之后,有人与富家子有仇,到朝廷控告,揭发他与主考官有勾结,并牵连了唐子畏。皇帝下诏,很快传到礼部主持的考场,命令被揭发的主考官不得阅卷,紧急捉拿富家子和唐子畏,并把他们关在诏狱。等到主司被捕,一同被朝廷审讯,富家子已经认罪,唐子畏也不再辩驳,与他一同受罚,被贬到江浙一带做掾吏,唐子畏没有赴职而是回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