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修改2)(1).doc_第1页
秦兵马俑教案(修改2)(1).doc_第2页
秦兵马俑教案(修改2)(1).doc_第3页
秦兵马俑教案(修改2)(1).doc_第4页
秦兵马俑教案(修改2)(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兵马俑教案 (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文章的结构,找出并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感受兵马俑的宏大气势。3、 重点指导朗读47段,感受四字词语给文章带来的气势威武、结构严谨。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41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2千多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秦朝的古战场。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秦是什么?“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兵马俑呢?我们再一起读题。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人们说“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2、你们对秦兵马俑有什么了解?(学生讨论)出示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奠定基调的作用是不是?)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词语教学,应该有部分涉及的吧!)二、生自主学文,抓过渡段概括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1页,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你认为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些方面?生说2预设1:学生能很快找出“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你怎么这么准确就找到了,有什么窍门吗?(出示过渡段)学习过渡段:这里有一个关联词,“不仅而且”前面一个关联词,你往前看,发现了什么?后面关联词,往后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师:这样前半句就是讲前面内容,后半句讲的是后面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我们把它叫做“过渡段”。预设2:学生找不出过渡段师:那我们一个个自然段来看,分别写了什么?第一段:举世无双 (抓住关键词)第二段:规模宏大(抓住关键句)第三段:学生不明白,就先放着第四段:将军俑第五段:武士俑第六段:骑兵俑第七段:陶马俑第八段:神态各异第九段:绝无仅有师:看一看从第四段开始写的这些俑与第3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再看看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有什么关系?教学过渡段:这样前半句就是讲文章前部分的内容,后半句讲的是文章后面部分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我们把它叫做“过渡段”。3、梳理内容师小结:原来,课文介绍秦兵马俑主要介绍了它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并用一个过渡段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我们先一同来看看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吧。三、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四年级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还需要不断训练,写感受是什么意图?时间安排几分钟左右?)规模宏达:面积大 兵马俑多 阵行宏大2、交流:(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我们学校有师生近3000人,差不多有3倍多了。这些真实数据以及和篮球场一作比较,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这种方法就是列数字和作比较)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全班一起读。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这些真实的数据,感受到兵马俑坑的确规模宏大)也请你把这宏大的规模读出来。C: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鸟瞰是怎么看?对从高处往下看。作者不仅具体描写,最后还进行了想象,描写得比前面两句更加详细了,这就是有详有略。让我们鸟瞰一下兵马俑,感受一下这一行行、一列列的长方形军阵。谁来读读。)4、小结:作者运用总分段式,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有详有略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与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相比,这个部分应该是整体感知,情感铺垫的部分,怎么处理,时间设置,着重点落在哪里?)四、细读课文,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部分,你要训练什么?兵马俑的形象生动,你分几个点体现?)1、接着咱们一起去细细欣赏这些不同类型、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吧。大声朗读课文,拿出预习单,选择上题中适合的四字词语填写表格。你最感兴趣的一种俑,大声读,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2、生读,交流3、师:这段话哪里让你感受到了这些?4、生说,师小结:原来就藏在这些外貌(动作、神态)的四字词语里。5、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6、生读7、你发现了吗,课文中的这么词语基本上都是四字词语,换一换行吗?如果将军俑是这样写的,你有什么感觉?(对比阅读)8、师小结:高明的作者不仅用四字词语写出了俑的特点,更写出了兵马俑的气势!9、选择自己喜欢的俑读一读。(个别读)10、师生配合读,师读看到的,生读想到的。11、齐读第八自然段五、回顾第一、最后一段,再次唤起民族自豪感。正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所以生读。六、总结1、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通过四字词语感受到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和威武气势。天站在秦兵马俑前,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到战马嘶鸣,战鼓擂动的古战场,秦兵马俑以他那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阵容,旷代绝世的艺术群雕造型成为世界遗产名录。2、出示作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制作摘抄卡秦兵马俑预习单(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文章的结构,找出并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感受兵马俑的宏大气势。3、 重点指导朗读47段,感受四字词语给文章带来的气势威武、结构严谨。激发民族自豪感。习要求:一、读课文3-5遍,家长签名(书本上)二、用课文中生字组词(预习本上)、生字表标注拼音(书本上)三、正确读写下面词语(书本上)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久经沙场、目光炯炯、殊死拼搏、绝无仅有、享誉世界、鸟瞰、统率、魁梧、匀称、缰绳、配合、端详、雕塑、气概四、积累课文中近义词、反义词(从新词中选择)(预习本上)五、积累课文中多音字并组词(预习本上)六、积累课文中四字词语(预习本上)七、思维与阅读训练:1、查阅秦兵马俑资料2、自主阅读课文,感情朗读(1)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_(2)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3)朗读这句话。3、找出写规模宏大的部分,体会、想象它的宏大。(1)第( )自然段描写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朗读这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怎样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_4、找出描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段落。课文的第( )( )自然段。(1)读这些自然段。(2)了解兵马俑的类型有_(3)了解兵马俑的个性:_将军武士 ( )写骑兵俑陶马有的有的 ( )写有的5、(1)大家心中对兵马俑涌起了怎样的情感?说一说_(2)朗读第48自然段(3)了解第9段写了什么作用?_4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很多,老师也罗列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词语第一组:身材魁梧 体格健壮 体形匀称 (1)想一想,这些词我们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什么的?出示第二组:头戴鹖冠 身披铠甲 身穿战袍 (1)谁知道鹖冠是什么意思?出示看鹖冠的图片,这样你理解“头戴鹖冠”的意思了吧!(2)读着这些词,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示第三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