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三首悼亡词.doc_第1页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doc_第2页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doc_第3页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doc_第4页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 “悼亡”是纪念亡故的夫人或如夫人的专有名词。宋词中抒写死生异路爱情悲剧的诗歌不少,但以词这一体裁悼亡并写得摇撼人心的,却要首推一代才子苏轼。发妻王弗、续弦王闰之和小妾王朝云在苏轼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后伴随苏轼走过艰难的人生旅程。苏轼为三位红颜知己写过不少文字,其中包括三首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机敏沉静的王弗是初入仕途的苏轼精神家园的知音者 王弗,眉山青神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十六岁时,与年长三岁的苏轼结缡,生有一子苏迈。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东坡自凤翔还朝,除判登闻鼓院,王弗病逝汴京,死时年仅二十七岁。卒葬眉山苏轼先妣程夫人墓侧。 机敏沉静的王弗是初入仕途的苏轼精神家园的知音者。王弗颇有文学修养,美而且慧,伉俪感情甚笃。治平三年(1066),苏轼作亡妻王氏墓志铭,深情记录王弗端庄守礼、机敏沉静事略。东坡在书房来凤轩读书,王弗终日陪伴,未言自己知书,然东坡读书偶有所忘,王弗却能从旁提醒。嘉祐年间,苏轼任凤翔府签判,年轻气盛,胸无城府。善解人意的妻子便成了苏轼的贤内助,客人来访,王弗常聆听于屏后,提醒夫君谨慎处世,提防曲意逢迎的小人。对初入仕途的苏轼帮助甚大,王弗堪称是苏轼文学上、政治上的知音。王弗逝后,苏洵言于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作词追怀发妻王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悼亡词中的千古绝唱。绝唱是难以用文字评述的,此处仅作一些字面上的简单疏理。王弗年仅二十七岁便香消玉殒,对苏轼打击很大。“十年”为词中关键词,王弗逝后十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在杭州三年不得调。调任密州,又赶上密州凶年,政务繁忙,自己的生活也困苦到要以吃杞菊维持的地步。压抑的心情、困苦的生活让苏轼渐渐淡忘了对前妻的思念。“不思量,自难忘”,是慨叹自己为生活所迫,居然淡忘了对前妻的感情。但是,梦中又忽然遥想起当年情境。密州距眉山王弗墓地不啻千里之遥,苏轼梦中哭泣坟前,倾诉这些年来的凄凉。然而,纵使“有处话凄凉”又如何?经历这些年的磨难,妻子可能已经认不出满鬓风霜的自己。词作如实描绘了梦境。那种梦里相顾无言,泪流千行的撕心裂肺的疼痛,是唯美的审悲画面,是人间的纯真情感。 当年江上生奇女:淡泊宁静的王闰之是沉浮宦海的苏轼日常生活的依托者 王闰之,王弗堂妹,苏轼续弦。王弗逝世后的第三年,王闰之嫁给了苏轼。王闰之比苏轼小十一岁,陪同苏轼度过了二十五年。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八月初一病亡汴京,年四十六,灵柩停京西寺院。苏轼亡故后,夫妇合葬于汝州。王闰之留有二子苏迨、苏过。 淡泊宁静的王闰之是沉浮宦海的苏轼日常生活的依托者。王闰之为人谨慎,淡泊宁静。苏轼仕途上的波折经常使她担惊受怕。王闰之与王弗不同,她对苏轼的爱融汇在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之中,她与苏轼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据苏轼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苏轼称赞亡妻:“妇职能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王闰之性情柔和,遇事随顺。待前妻之子苏迈如同己出,甚有妇道。尽管苏轼年龄比王闰之大一轮,可家庭中的主心骨却是王闰之。苏轼对王闰之的那份信赖和倚重,弥久不变。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五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元祐党争,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相互扶持,任劳任怨,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王闰之卒后,苏轼痛断肝肠,祭文云:“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惟有同穴”四字,写出了王闰之在苏轼心中的份量。苏轼死后,苏辙将乃兄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苏轼的愿望。 苏轼对王闰之也是敬重有加。绍圣三年(1096)正月,流放惠州的苏轼以词悼亡: 蝶恋花?同安君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这首词作于苏轼流寓惠州期间。苏轼中年后好佛,王闰之也笃信佛教。王闰之的生日在阴历正月初五,逝后三年生日这一天,苏轼至惠州海惠寺放生池放鱼为王闰之资福,并作了这首蝶恋花词。上阕写王闰之的出生。微微东风拂面,迎来了正月初五。江柳微黄,丝丝缕缕,初春的喜庆佳气飘入书香之家,“当年江上生奇女”,一个奇女子诞生了。下阕写对王闰之的纪念。“膝上王文度”,指东晋人王坦之(字文度),深受父亲溺爱,长大后,王坦之还坐在父亲膝上讨论问题。于是,人们就将爱子称为“膝上王文度”。这一典实写王闰之对三子一视同仁的妇德。谁来举杯为母亲祈福呢?是三个孝子。王闰之温柔贤淑,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特别是对王弗之子视同己出,最让苏轼感动。看到将鱼全部放生,苏轼眼前幻化出天公感动得为之降下曼陀罗花雨的情景。“天公为下曼陀雨”一语双关,深深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和祝福。 高情已逐晓云空:忠义灵敏的王朝云是投荒赋闲的苏轼受伤灵魂的慰藉者 王朝云是王闰之在杭州为苏轼买的一个聪明伶俐的丫环。元丰三年(1080)随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来到黄州,元丰五年(1082)被苏轼收房。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死于惠州,年三十四。王朝云葬于惠州栖禅寺,寺僧在墓地筑六如亭以纪念。王朝云追随苏轼二十三年,生有一子,早夭。 忠义灵敏的王朝云是投荒赋闲的苏轼受伤灵魂的慰藉者。特别是在苏轼贬谪惠州之时,患难见真情,“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行”(惠州荐朝云疏),成为苏轼最亲密的伴侣。与前两位夫人比较,王朝云精神气质上具有下列特点。其一,王朝云“敏而好义”。苏轼亲撰的朝云墓志铭中,赞誉王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敏而好义”四字最能反映王朝云品格。绍圣元年(1093),苏轼南贬惠州,其“四五妾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朝云诗序)。王朝云对苏轼不离不弃,忠心耿耿,最令苏轼感动。其二,王朝云善解人意。元祐之初,苏轼仕途得意。“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费衮梁溪漫志)从中可以看出,王朝云了解苏轼嬉笑怒骂的幽默个性,看出苏轼在仕途春风得意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人生祸福相倚、瞬息变化的忧惧。其三,王朝云能歌善舞。说郛卷八四林下诗谈记载了如下一个故事:“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苏轼“悲秋”,朝云“伤春”,是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情感重心。大有钟子期已死,俞伯牙不复鼓琴的知音难觅之悲。王朝云多年受苏轼艺术气质的熏染,自己又生性聪慧,能歌善舞,给远谪南国孤独寂寞的苏轼,带来灵魂上的呵护。惠州六如亭的一副楹联道出了二人的心息相通:“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君。”年龄的鸿沟并没成为苏轼、王朝云情感的障碍。王朝云像一泓宁静的港湾,让苏轼在尘世中受伤的灵魂在此得到栖息。然而这是短暂的栖息,随着朝云的仙逝,东坡又被抛于天涯无助、孤独寂寞的世界。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 期刊论文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2012,(3) 陆精康 “悼亡”是纪念亡故的夫人或如夫人的专有名词。宋词中抒写死生异路爱情悲剧的诗歌不少,但以词这一体裁悼亡并写得摇撼人心的,却要首推一代才子苏轼。发妻王弗、续弦王闰之和小妾王朝云在苏轼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后伴. (function() var s = “_” + Math.rand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