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ppt_第1页
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ppt_第2页
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ppt_第3页
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ppt_第4页
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运动试验与心脏病的运动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郭兰 运动的益处 减少肥胖预防骨质疏松有益于精神健康经济效益降低全因死亡率预防及控制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减少癌症的发生危险预防及控制糖尿病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运动对心血管病人的益处 HR SBP明显降低 减少心肌的工作和耗氧量高血压病人休息时SBP及DBP明显降低维持或增加心肌氧的供应 增加心肌的功能 血管储备力增加胆固醇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上升药物依赖减少 骨骼肌的功能增强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血小板聚集性 增加纤溶性更好的控制体重运动可消除情绪紧张 增加病人生活的信心和兴趣 运动对心血管病人的益处 2020 1 25 CPX概述 CPX 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或CPET 通过测量气道内气体交换同步评估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的反应情况 在一定功率负荷下测出V O2及V CO2等代谢指标 通气指标及心电图 心率 血压变化 不同于一般的只是单纯观察心电图ST T的变化和 或心律变化的运动试验 也不同于静态肺功能 CPX更能全面客观评价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引自 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及其解读 病理生理及临床应用 WassermanK主编 文富强主译引自 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黄思贤 谭新洪主编 5 2020 1 25 6 心血管运动的反应特征 所有的运动均需要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的协调 以及周围循环和肺循环的协调作用来完成外呼吸 细胞呼吸正常耦联 NormalCouplingofExternaltoCellularRespiration 即肺 心 活动肌群 在运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运动耐量以及心功能的指标 最大摄氧量 公斤摄氧量 无氧阈 代谢当量 最大氧脉 最大心率储备 呼吸商 气体交换率以及摄氧量与运动负荷之间的关系等 运动心肺偶联机制 VO2max 最大摄氧量 MaximalOxygenUptake 运动在竭尽全力阶段 循环和呼吸系统发挥最大作用时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 此时随着功率的增加 VO2不再增加而形成一个平台 每分钟VO2max取决于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即心排出量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反映循环系统氧转运的能力和呼吸系统通气能力 呼吸和循环受限均是其影响因素 VO2max减少 说明运动耐量下降 其数值大小与运动方式有关 如平板运动VO2max比踏车运动高5 11 VO2peak 峰值摄氧量 peakormaximumoxygenuptake 正常人VO2peak与VO2max二者数值接近 因最大运动平台极难出现 峰值摄氧量可以近似认为是最大摄氧量 症状限制最大摄氧量 VO2maxsymptomlimited 通常指患者的运动终点为各种症状所限 如呼吸困难 心悸 心绞痛 血压过高和心电图异常等 不能达到竭尽全力的极量运动阶段 此时测出的峰值摄氧量即为症状限制最大摄氧量 MET 代谢当量1MET 3 5mlVO2 kg min 指人安静时平均每分钟每公斤体重3 5ml的摄氧量用来衡量运动强度 生活活动强度 用于指导患者康复运动 AT或VO2AT 无氧阈 AnaerobicThreshold 运动时有氧供能尚未需要无氧代谢补充供能时的最大VO2反映了机体耐受负荷的潜能 同时也反映了乳酸盐和乳酸盐 丙酮酸比率在肌肉和动脉血中增加 它取决于无氧代谢时乳酸产量 是运动时无氧代谢能力的标志 可用于运动医学 运动训练 生理及航空医学等方面 VO2max与AT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可根据其数值确定运动者的心功能状态 不同于NYHA分级 心功能分级系据WeberKT标准 按VO2max kg及AT分级 心功能分级 ml min kg VO2maxATA级 20 14B级16 2011 14C级10 168 11D级 10 8 心率与摄氧量 正常情况下 随着运动负荷增加 心输出量与心率呈线形递增 而心脏病患者由于心搏出量减低 随着VO2的增加 心率呈陡直上升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之患者由于心肌缺血 VO2通常随着功率的增加缓慢递增 因而心输出量不能与负荷增加同步 肺血管病时 由于肺血管压力增加 左心室输出量减低 也表现为随负荷增加 心率增加呈陡直反映 最大心率 心率储备 HRReserve HRmax为最大运动时实测的最高心率 HRR Hrmaxpred HRmax它反映了最大运动时心率增加的潜能 最大心率预计值 HRmaxpred 220 Age 岁 或210 0 65 Age HRmax和HRR HRmax和HRR 主要用在运动受限的鉴别诊断 正常情况下 HRR 15bpm 高血压病和冠脉缺血的患者由于血压过高 心肌缺血而提前停止运动 HR尚未接近最大值 故HRR大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及窦房结疾病患者HRR大乃因其心率增加缓慢 用力不足者和服用了 受体阻滞剂或因肺脏因素受限的患者HRR均较大 VO2 HR 氧脉 O2pulse 摄氧量与心率的比值即氧脉 VO2 HR SV CaO2 CvO2 是指每一次心搏时摄取氧或氧进入肺血管中的量 1 运动中 随着功率的增加 动脉 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因而氧脉增加 2 贫血 碳氧血红蛋白升高 严重的低氧血症 肺血氧合能力降低及右向左分流均可导致动脉氧含量下降 氧脉随之下降 3 骨骼肌氧化能力低下 心功能减退每搏出量降低也可导致氧脉下降 VO2 HR 4 正常情况下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氧脉不同 运动开始时 随着心输出量增加 动脉 混合静脉氧含量差增加 氧脉逐步增加 运动后期至终止时 正常人氧脉下降 5 心衰患者氧脉增加 考虑可能与运动接近终止时血压开始下降 左心室后负荷突然降低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和心搏出量增加等有关 6 若氧脉实测值大于最大氧脉预计值 表明运动者心血管系统正常或服用了 受体阻滞剂 BP 动脉血压决定于心输出量和末梢血管阻力运动时 由于心排出量大幅度增加 收缩压上升 上升程度与运动强度 心排出量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 运动量越大 血压越高 收缩压增加大于舒张压的增加 而由于运动时外周总阻力下降 舒张压通常不变或稍下降 运动时血压不能正常上升反而下降表明左心室功能低下 要警惕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 最大运动时收缩压可升至180 220mmHg 舒张压可升至70 90mmHg 若舒张压升高超过15mmHg 要警惕隐性高血压 当运动时收缩压高于240mmHg 舒张压高于115mmHg时运动要立即停止 运动的危险 运动相关猝死心血管其它并发症骨关节肌肉系统损伤水 电解质 代谢紊乱和体温异常 患者评估和运动试验 运动康复前危险评估患者既往史本次发病情况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平常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常规辅助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超声心动图心理评估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试验禁忌症 危险分层 运动康复内容 如果有条件建议心电 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 高危的病人更加强调监护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 不低于25次运动包括有氧运动 阻抗运动 柔韧性运动 运动处方的组成 运动选择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期限运动进展 药物用量用药方式用药频率注意事项期限 运动处方的组成 FITT运动频率F运动强度I持续时间T运动类型 运动频率 推荐每周3 5次均匀分配对失适应的患者 每周1 2次的运动也有益处如以增加能耗为主 需要6 7次 周如以增强体力为主 需要5次以上 周如合并骨关节疾病 骨质疏松和腰痛等 每周3次开始时每周3次 坚持3 6个月 再增加至每周4 5次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必须适合患者的预期运动目标理想的强度应为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同时不会导致不适或副作用或使患者厌倦 一般在50 85 VO2max对于失适应的患者 起始的强度为40 50 HRmax中等水平70 80 HRmax 中到高水平能力80 90 HRmax 多点比少点好有比没有好 A 低强度有氧耐力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处方举例 运动目的 增强有氧运动能力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降低体重和减少体脂含量 运动项目 健身走或慢跑运动强度 低 中以目标心率 40 60 最大心率 主观身体感觉计算RPE 12 轻度 最大摄氧量或运动测试最大功率的40 60 运动时间 10 15分钟运动频度 3 4次 周 B 中强度耐力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处方举例 运动目的 增强有氧运动能力 增强循环呼吸功能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减体重和降低体脂含量运动项目 健身走或慢跑运动强度 中 高以目标心率 60 75 最大心率 主观身体感觉计算RPE 12 13 中等 最大摄氧量或运动测试最大功率的60 75 运动时间 30分钟运动频度 4 5次 周 C 高强度间歇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处方举例 运动目的 提高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增强循环呼吸功能 降低疲劳感运动项目 功率车或中速跑运动强度 高以目标心率 75 90 最大心率 主观体力感觉RPE 14 16 重度 最大摄氧量或运动测试最大功率的75 90 运动时间 2 5分钟 3 6组 每组间间隔1 2分钟 间隔期可以休息 也可以把强度降低 20 30 最大心率 运动频度 4 5次 周 设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无氧阈法 心肺运动试验靶心率自我疲劳程度代谢当量 靶心率的设定 最大心率法最大心率的获得方法 年龄预测 实测 运动试验 最大心率的70 85 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60 80 当心率变化范围小的时候 此方法不合适 如心力衰竭 靶心率的设定 心率储备法 Karvonen法 心率储备百分比与摄氧量之间的线性几乎为1比1的关系靶心率 静息心率 目标运动强度 心率储备心率储备 最大心率 静息心率 靶心率的设定 不适合于 房颤病窦综合征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心脏移植 自我疲劳程度法 根据症状控制运动强度 患者有缺血性症状或心电图改变 运动靶心率设定在出现缺血的心率的10 12次 分以下 代谢当量法 代谢当量 MET 速度m min 0 1 坡度 速度 1 8 3 5 3 5根据最大代谢当量计算出所需强度运动的代谢当量 再根据以上公式计算达到改强度所需的运动的速度和坡度代谢当量法还用于指导日常活动和运动 运动时间 对于达到同等程度的心肺体能和VO2max而言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每次20 60分钟的有氧运动 不包括热身和放松时间超过45分钟的运动可能增加骨关节的损伤为避免急性损伤 应在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内逐渐增加频率 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 运动选择 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兴趣爱好其他疾病 运动选择 运动实施 热身期运动期放松期 热身期 减少肌肉骨骼的损伤减少心肌缺血和心律不齐 热身期 5 10分钟的全身运动 包括柔软体操 静态牵伸及慢跑心率的增加小于20次 分 训练期 连续训练间断训练循环训练循环 间断训练 连续性运动 持续的活动 中间无休息可以为高强度中等持续时间或低强度延长活动时间 连续性运动 与间歇性运动相比 连续性运动更容易提高心肺功能 但是不易实施 尤其在刚开始参加运动的 或者有心肺疾病的以及年老的患者 间断性运动 将达到靶运动强度的整个运动时间分几段进行 适合于在刚开始参加运动的 或者有心肺疾病的以及年老的患者 运动时间比较长 放松期 避免血液滞留于四肢避免心输出量突然减少加强代谢产物氧化和能量储存的补充避免心血管合并症 运动进展 起始阶段 4 6周进展阶段 4 6月维持阶段 6月以后 运动进展 让患者了解到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先增加运动持续时间再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初始时间为15分钟 每1 2周增加1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