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2《老子》五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2《老子》五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2《老子》五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2《老子》五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2《老子》五章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老子五章老子,生卒年月不详,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一、注音徼_音声相和_为而不恃_ 见素抱朴_什伯之器_ 远徙_二、解释词义故易属绝望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道可道,非常道_名可名,非常名 _长短相形 _绝圣弃智 _民复孝慈 _绝巧弃利 _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_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_甘其食 _美其服 _安其居 _乐其俗 _四、分析句式类型道可道,非常道 _无,名天地之始 _天下莫柔弱于水 _莫之能胜 _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_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_五、积累名句道可道,非常道;_,_。_,斯恶已;_,斯不善已。绝圣弃智,_;绝仁弃义,_;绝巧弃利,_。天下莫柔弱于水,_,_。答案:一、jiohshxinshx二、故:相当于“夫”,无意义连词,因此名词,原因 名词,老朋友形容词,原来的名词,交情易:形容词,容易动词,改变副词,轻易动词,交换属:动词,依顺名词,侪辈,指同一类人动词,隶属名词,亲属动词,掌管动词,接连动词,邀请通“嘱”,嘱托绝:动词,弃绝,抛弃形容词,陡峭的动词,断 形容词,风景美好望:动词,看动词,盼望名词,希望名词,名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动词,远看三、动词,言说名词活用为动词,叫出,命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对照,比较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贤;智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孝慈的地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技巧;利益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弱小的;柔软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看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乐四、判断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判断句五、名可名非常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名万物之母母:根本b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妙:奥妙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文:掩饰d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持守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b有,名万物之母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无,名天下之始同谓之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行不言之教莫之能胜弱之胜强鸡犬之声相闻a/b/c/d/4下列语句从句式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名可名,非常名b有,名万物之母c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d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已:通“矣”b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成:成就c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去:离开d安其居,乐其俗 俗:习俗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a bc d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绝”“弃”掉这些东西。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_(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_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五十八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德经七十七章)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后: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后面b夫唯不争,故无尤尤:珍奇之物c五味令人口爽爽:差错,此处译为“失灵”d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不善,即邪恶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b上善若水正言若反c非以其无私邪其不欲见贤d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功成而不处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准确表现老子“与世无争”的思想的一项是()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上善若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a bc d1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b老子以水来喻人、教人。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c老子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其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应当予以否定。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1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_(2)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_答案:1解析:c项,文:条文,原则。答案:c2解析:a项,“非常”在文中的意思是“不是永恒”。c项,“音声”在文中是两个词,声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组织和节奏叫作音;简单的发音叫作声。d项,“坚强”在文中的意思是“坚固”。答案:b3解析:助词,的;代词,它;助词,主谓之间取独。答案:a4解析:d项,为省略句,应补出“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余三项为判断句。答案:d5解析:c项,“去”的意思是“失去”。答案:c6解析:a项,“为”,判断动词,是;动词,作为,从事某事。b项,“相”,都是副词,互相。c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成为名词短语。答案:a7解析: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8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答案:d9解析:在这两句话中有不少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如“作”“焉”“而”“恃”“居”“使”,都是翻译的重点。都需要准确译出,并保持语意通畅。答案:(1)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为其原始。事物生成不要占为己有,虽起了推动作用,却不以为恩泽在己,即使有功劳也不要居功自傲。(2)国家小,人民少,让百姓有各式各样的器具不用,让百姓看重死亡不远离故土。10解析:b项,尤:过失。答案:b11解析:a项,连词,因为/介词,因为;b项,动词,均翻译为“如同,像”;c项,均为代词,代圣人;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答案:a12解析:指圣人应摒弃物欲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老子的辩证法;是老子反对的世俗状态。答案:d13解析:c项中“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应当予以否定”的说法过于绝对,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应当予以否定”这一句,老子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答案:c14解析:(1)句重点词语“利”“所恶”“几”。(2)句重点实词“方”“割”“廉”“刿”“直”“肆”“光”“耀”。答案:(1)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2)因此,有道的圣贤方正而不锐利,有棱角而不伤及他人,率直而不张扬,明亮而不耀眼。参考译文: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变化多端的音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