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最忠实的倾听者.doc_第1页
做幼儿最忠实的倾听者.doc_第2页
做幼儿最忠实的倾听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幼儿最忠实的倾听者编者按:再过几天就是“六一”了,让幼儿过一个轻松、开心的儿童节应该成为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幼儿教师就必须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而能否真正倾听孩子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表现。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意无意剥夺幼儿话语权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为此,本期特编发一组稿件,就幼儿教师如何俯下身倾听孩子、如何以耐心倾听为契机建设和谐师幼关系等议题进行探讨,敬请读者关注。园长说教师要从倾听孩子开始 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进一步具体地规范了幼儿期各学习领域的发展指标,在语言领域中突出强调了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目标中,首要的是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首先是从倾听开始的,而36岁幼儿语言能力的加速发展同教师和家长能否做到善于倾听密切相关。因此生活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个成人,都应该具有认真倾听宝宝讲话的意识,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从倾听开始。集体教学不应忽略倾听幼儿几十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使我领悟到:教师要做到同孩子心心相映、达到教育目标,必须从倾听开始。但在很多幼儿园中,随着班额的不断增加,教师受条件所限,很容易忽略“倾听”环节,一日生活的程式化、组织孩子的繁重任务、琐碎的日常生活护理,导致了教师的“命令式”工作方法要求多于说理、规矩代替沟通、师生间形成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长时间的“不平等”使一些教师越来越不了解孩子,带来的困难是工作的不顺手和乏味,年轻教师很快就产生了职业倦怠。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欠缺同幼儿的交流能力,常常用生硬的方法管教幼儿,使幼小的孩子不敢同老师交谈,有话不敢讲致使心理距离加大,成年之后将会形成人际交往困难,甚至缺乏健康人格。倾听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学会听清、听懂孩子的语言至关重要,在家庭中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可以通过交谈了解宝宝当前的学习愿望和生活需求,及时确定自己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园里,如何在倾听幼儿的谈话中捕捉到适时新颖的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标,其中则需要技巧。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首先教师要有尊重幼儿、乐于同他们建立平等交谈的习惯。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无论他们几岁,你都要视他们为自己的伙伴,主动想出几个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拿来说一说、聊一聊,时间可长可短,地点随意,养成师生间随意聊天的习惯。当引发出“讨论”的情景时,教师可以静静地听,把更多的时间给孩子,让他们就话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从中发现自己身边有谁是“小八哥”、有谁是“倾听者”、又有谁是在“捡笑”,相信此时教师会获得许多开心和喜悦。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教师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事件作为主题抛给幼儿,引起他们发表各自见解的兴趣,教师参与讨论和倾听讨论可以增长幼儿表达的热情,经常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孩子们会提高观察、分析、理解、说明的能力。利用幼儿的生活事件。教师可以根据班里最近发生的热点问题,向幼儿提出设问,让孩子们根据所提问题先好好想一想,再找个集中的时间大家一起交流看法、还可以分头告诉老师或同伴,让每位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有人听、自己是被别人尊重的,由此获得主人翁意识的提升。教师在其中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倾听是个性化教学的出发点教师通过倾听拉近和每一位幼儿的距离,有利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落实的是常规教育目标,而从了解孩子、分别倾听中获得的内容可以产生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目标,特别有利于教师在倾听后发挥引领作用。不少家长常对我说:“我家孩子有个性,家里人的话他都不听,只听老师的!”这种现象很普遍,说明教师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这也提供了教师引导教育的可能。通过倾听,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幼儿的个性,那些乖巧伶俐的幼儿自然是教师教育中最可依靠的力量;那些不善表达的幼儿可以列入教师发展语言的工作重点;那些顽皮浮躁的幼儿教师要想出稳定安抚的妙招;那些专门给集体制造麻烦的幼儿则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设计有效方法进行转变,通过教师的精心工作,班集体才会尽快形成!记得有一年组织大班幼儿新年联欢,我请全班小朋友品尝蛋糕,当我把蛋糕分发到每位幼儿面前时,我提出:“请小朋友在吃蛋糕前,想出一个心愿,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孩子们认真思考,很快说出“我希望老师和小朋友天天快乐”、“我希望和某某做好朋友”、“我希望妈妈给我买新玩具”全班小朋友都快说完了,只见一个平常很爱说话的孩子憋红了脸不发言,我轻声地邀请他说说心里话,只见他低着头清楚地说:“我希望爸爸妈妈过了新年就不要再吵架了。”孩子们都不做声,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同伴,他们可能也经历过家庭矛盾,知道家长吵架给家庭环境造成的压抑和郁闷。我很快肯定了大家的心愿,希望吃过蛋糕以后小朋友的心愿都能实现。活动结束前我再次留下话题:“如果遇到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我们应该怎样做?”没想到,这个话题引起了幼儿间的热烈讨论,孩子们各抒己见地想出了很多种自认为有效的办法,这个活动也使我在班级家长工作中有了新的内容。教师在养成自己倾听习惯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懂得会听才会学习的道理。无论组织幼儿学习哪些知识,首先要向孩子们提出:“请你静静地听一听”,“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说的,你再说说自己的方法”,“先用耳朵听清,边听边想,再去模仿”等要求,持之以恒地坚持引导倾听,幼儿必将形成先听别人的意见再发表比他人更成熟的见解的好品质。倾听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开始倾听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心理,在工作中品味教育的快乐。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出自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很多理论是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加以理解,在工作中常有年轻教师提问:为什么幼儿入园都要大哭大闹?为什么小班幼儿吃饭不会咀嚼?为什么单亲家庭的孩子时常发呆?为什么爸爸妈妈自己带的孩子思维活跃?这仿佛就像幼儿有无数个为什么一样,如果教师学会带着问题学习、实验、探究,那么,日积月累就会获得许多真知灼见,由此体验带着问题生活的趣味。学前教育的工作辛苦,使一些本专业学生毕业不想走进幼儿园,不想接近孩子。其中很大原因是现在的宝宝不好教育,一些家长不好沟通,幼儿园工作难度很大。其实,三百六十行哪行没有困难?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最单纯善良、最好引导的阶段,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做,肯定是幸福指数最高的事业。(作者:关毅,系北京市西城区华新幼儿园原园长)小贴士教师如何创造倾听机会1.创设生活情景,主动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幼儿敢于表达意见,教师在倾听之后深入提问,推动幼儿深入思考,培养探究的习惯。2.对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要进行一对一的轻声交流,启发他们心里有话就说出来。从肯向一位可信任的人倾诉,发展到能同更多的人沟通,直至消除交流障碍。3.教师每天应有计划地安排同个别幼儿交谈,交谈对象可以是各类孩子,交谈内容可以是任意内容,使幼儿感觉到生活在老师身边安全、宽松、自然、愉快。4.抓住随机教育机会,利用幼儿身边发生的小事,倾听幼儿阐明的主张,把班级活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