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节选)》.doc_第1页
《蒲柳人家(节选)》.doc_第2页
《蒲柳人家(节选)》.doc_第3页
《蒲柳人家(节选)》.doc_第4页
《蒲柳人家(节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得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2.品味活泼灵动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3.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4.深切领悟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教学重点品味小说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深切领悟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落实字词二、聊聊这些人 品品那些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刘绍棠的小说节选蒲柳人家。所谓“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文中是指普通的贫苦农家。课前,同学们对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有请同学来展示你阅读思考的成果,你说,我们听。各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于人物分析中品味语言:何满子人物描写:例如:“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上野跑。”“何满子却隐匿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 “这倒难不住何满子。可是,他有生以来头一回失去自由,心里委屈而又憋闷,两眼直直呆呆,双手懒洋洋,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念书走了神儿。”“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人物形象:机灵、顽皮、纯真、稚气、聪明、可爱、孝顺一丈青大娘人物描写:例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人物形象:个高脚大、身强体健、疼爱孙子、性格豪爽、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爱打抱不平何大学问人物描写:例如:“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像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何大学问脑瓜子一热,就礼聘这位老秀才到他家专馆,讲定教一个字给一个铜板。”“他满脸胡茬,就像根根松针,最喜欢磨蹭孙子的脸蛋儿,逗得孙子吱儿喳乱叫,笑成一团儿,打成一团儿。而且,每趟回来,都要给孙子带回一捎马子吃食。”人物形象: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说大话、好戴高帽、疼爱孙子师:这三大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他们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家刘绍棠深厚的感情。他曾说“我熟悉和热爱运河滩的农民”,“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为粗手粗脚的爹娘画像。”刘绍棠是大运河之子,他用他的一生描摹着运河边的世态人情,那么他在刻画这几个人物时,用了怎样独具风格的语言?(必要时屏幕显示,请同学念,找关键词句)孙犁曾用“恣肆汪洋”四个字来概括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运河”文学的语言根基有四种:京东北运河农民口语;民间艺术(评书、曲艺、地方戏等)语言;古代诗词文赋;外国小说诗歌。“运河文学”语言的高妙之处在于化:将四种语言熔汇成独具个性风格的运河文学语言。绍棠说:“我运用农民口语时,常常以古典诗词和散文为师范,斟字酌句,推敲规整;希望能够多一句话不说,多一字不写,句子要短,字要精当”。这句话道出了“化”的过程。“运河文学”语言的“化”,是以农民口语为基础,用古代诗文规范去炼字,以民间艺术去润色其音韵,加强表现力,并借鉴外国文学语言细腻、深刻的优长,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施秀平1.活泼伶俐的京东北运河民间口语和俗语的有机结合,充满乡土气息。例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突出了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写出了一丈青大娘对孙子的溺爱。“人配衣裳马配鞍”“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好狗不挡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儿点了头”“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小嘴儿噘得能挂个油瓶儿”等。2.大量使用修辞手法,善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和夸张。例如: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头顶着火盆子”;写何满子的头发:“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写一丈青大娘骂人时的泼辣:“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写何大学问的胡子,“就像根根松针”;写老秀才的眼睛,“尖得像锥子”;写何满子包铜镀金的长命锁“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写纤夫被打得狼狈:“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写何满子的顽劣:“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写老秀才的严肃:“只觉得头上压着一朵乌云,叫人喘不过气。”另外,小说在对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描写中,对其性格进行了极具喜剧色彩的夸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排比对偶并用:“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3.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妙用押韵和对偶,结合书面语和民间口语,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例如:“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令人不禁想起评书三国演义中的关公来。写何大学问讲故事“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这样的话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再如“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这段话中,“名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色彩。另外,小说在介绍人物时还用了外号,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人物的特点。如“一丈青”是水浒传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何大学问”不禁使人想起水浒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等英雄传奇,这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中常见的表现手法。4.动词运用生动传神。例如写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进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抄起”“敲碎”突出了奶奶找到了何满子后一时按捺不住的怒气,但这“一扔”扔掉了所有的担心和哀怨,这一“叫”就叫出了积蓄已久的等待的焦灼和盼望。这一细节充分流露出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为我们活画了一位传统文学中慈祥的老祖母的形象。 三、论论民族味师:大部分同学在导学案中提到说不理解“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文学作品的民族化,当然要表现在作品的民族艺术上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表现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上面。果戈里就曾经说过:“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民族精神本身。”(关于普希金的几句话)这话说得既风趣又深刻。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审美观念等等,这一切就构成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充分反映这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精神,才是真正民族化的。当然,所谓民族精神,决不是抽象的,在小说创作中,它往往是由作品所刻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性格所体现的。统观我国文学史上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具有民族性格的典型人物形象,诸如诸葛亮、孙悟空、鲁智深、李逵等等,可以看到:民族性格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小说创作民族化的新探索何镇邦师: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