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渲染情境.docx_第1页
【导入】渲染情境.docx_第2页
【导入】渲染情境.docx_第3页
【导入】渲染情境.docx_第4页
【导入】渲染情境.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概述文章内容。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3.品析人物形象,学习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4.学习中国登山健儿团结协作,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大公无私的大无畏精神。编辑2学情分析作为乡镇农村学生,进入初中初次接触通讯,学习这样一篇叙事比较简单的文章,难度不大。故教学设计一课时。编辑3重点难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重点)2.品析人物形象,学习文章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难点)4教学过程4.1一学时编辑4.1.1教学活动编辑活动1【导入】渲染情境由珠穆朗玛歌曲演唱和登山名言名句导入,激发情趣“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作为山里孩子我们都有登山攀顶的亲身经历。山登绝顶我为峰,万里江山都在望,那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现在让我们回到56年前和中国登山健儿们首次从北路登上地球之巅,去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解题: 巅,山顶,地球之巅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华社记者郭超人的这篇通讯登上地球之巅。编辑活动2【测试】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尖锥滞留缭绕崎岖履践窒息砭骨苍茫尖镐朦胧崔巍匍匐2.掌握词义砭骨养精蓄锐履践崔巍编辑活动3【讲授】整体把握与精读感悟一、速读课文,整体把握速读课文,在题目上补充一些相关要素来概括课文内容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4日夜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峰。二、精读课文,感悟壮举1.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2.找出文中重点描写的人物,分析其形象:(1)刘连满是逃兵吗?为什么?(2)从他的遗书中你读到了什么?(3)作者略写登顶的三位英雄,着重刻画幕后的刘连满,是否详略失当3.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编辑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积累登山名言名句参考: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李进同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