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瓷器.doc_第1页
3:瓷器.doc_第2页
3:瓷器.doc_第3页
3:瓷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瓷器教材分析: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制瓷工艺十分发达,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瓷器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项目,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是其他任何工艺美术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本课重点介绍我国制瓷的几个发展过程和制造工艺,并结合课本上的具体图例和教师自己补充的图片资料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瓷器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的高超工艺制造水平。2、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时期和地区制瓷工艺的艺术特征,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3、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不同时期瓷器的品种和特点;2、 瓷器的结构特征和制造手段;3、 我国古代瓷器制品中蕴藏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感。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具体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来让学生了解掌握本课重点。如条件许可的话,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相关图像或图片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瓷器有一个感性而直观的认识。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及导入教师拿出瓷器和陶器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进而导入新课瓷器(板书)二、 讲授新课(时间大约40分钟)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板书)(通过多媒体显示下表)原材料烧制温度物理性质出现时间陶器黏土和沙石8001000疏松有一定吸水性新石器时期瓷器高岭土、石英、长石1200以上紧密吸水性差商代出现原始瓷器瓷器是由陶器生产演变过来,并逐步完善的。在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条件下,瓷器制造者们选用了优质黏土、矿物原料,改进了操作工艺,使产品不断产生质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陶器与瓷器的关系,提示曾有人形象地将陶器和瓷器比喻成一对母女)2、 瓷器的发展历史及审美特征(板书)(1) 商代出现原始瓷器。(2) 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生产的萌芽期。(3)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成长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4) 隋唐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成熟期。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腹中有一粗棱。龙柄双身壶造型奇特。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器物边用刀削去部分出现浅圆足。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开始作为商品远销海外,并“自唐代始而有窑名”。唐代著名的窑场有烧青瓷产品为主的南方越窑(今浙江绍兴、余姚、上虞一带),有烧白釉瓷产品为主的北方邢窑(今河北临城县岗头祁村、西双井一带)。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五代生产的秘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5) 宋元是我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期。形成以下几大体系。(通过多媒体显示下表)制瓷体系代表性窑场瓷器特点胎质釉色装饰青瓷窑系龙泉窑(浙江)土质细腻,胎骨厚重,薄胎较少。 粉青、翠青、梅青。有少量开片纹,装饰方法有印、刻两种。官窑釉质肥润,以绿、青、白色为主。有较大开片纹。汝窑(河南临汝)釉料浑厚如玉,釉色丰富。造型端正简朴,釉下刻花、印花。钧窑(河南禹县)器身不靠花纹装饰,而是通过“窑变”反映釉色变化。造型古朴文雅,品种繁多,纹样简练。耀州窑胎骨厚重。釉色深沉,质朴大方。最著名的是图案,装饰方法是刻花、印花。景德镇窑以胎薄釉润著称。其影青瓷釉色如玉。硬度、薄度、透明度极高。白瓷窑系定窑胎料加工细,胎质坚硬,胎体薄。色泽洁白。造型稳定,很少变形。磁州窑(河北彭城)在胎体上用笔作画。德化窑(福建)瓷质细腻。呈色纯正。以人像为代表作品。黑瓷窑系釉色变幻多样,有的呈结晶状。 南宋时出现哥、弟二窑。哥窑以纹片见长。 南宋时临安附近民窑烧制的瓷器也称南宋官窑瓷。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由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是现代结晶釉的前身。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工艺水平超越前代,空前繁荣。元代时,我国瓷器大量远销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很多国家,景德镇逐渐成为我国制瓷中心,并开始研制青花瓷。(6) 明清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出现许多新品种。(通过多媒体显示下表)名称特 点1斗彩釉上彩和釉下彩交相辉映、争奇斗艳。2五彩不用青花线边,而用色彩直接在瓷器上描绘,光泽强烈,不甚含蓄。3素三彩色为黄、绿、白、紫等,无红色。4粉彩用铅粉掺入瓷色料加以渲晕,画在烧好的瓷器上,再次烘烧而成,色彩浓淡适宜,光泽柔和。5珐琅彩胎质洁白,薄如蛋壳,用特制彩料描绘,图案有立体感。三、 课堂小结(略)四、 课后作业通过查找资料,谈谈青花瓷与宋代瓷器在艺术上的异同。五、 板书设计瓷 器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1)材料的不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