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doc_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doc_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doc_第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doc_第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梳理(全) 一、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 二、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有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三、表现手法 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典型。 3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衬托或烘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7对比或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1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