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济术语.doc_第1页
常用经济术语.doc_第2页
常用经济术语.doc_第3页
常用经济术语.doc_第4页
常用经济术语.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经济术语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经济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百分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例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23.8下降到1993年的21.2。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1993年比1992年下降2.6个百分点(21.2-23.8-2.6),但不能说下降2.6。环比:环比就是现在的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 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如分析抗击非典期间某些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环比比同比更说明问题。定基比: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指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同比: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如,本期2月比去年2月,本期6月比去年6月等。其计算公式为: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100%。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上年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翻一番:翻一番是原数乘以2,即原数的2倍。例如,1980年我国的GD总量是5万亿元,翻一番就是5万亿元乘以2,就是10万亿元。翻二番就是乘以4,翻三番就是乘以8。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其类型: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其原因:经济政策错误 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自然灾害 全球化的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类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次贷款:是指银行对信用不好的用户发放的利息较高的风险较大的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次贷危机: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贸易顺差: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 “ 入超 ”,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通常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贸易壁垒: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国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导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其类型: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按征收关税的目的来划分,关税有两种:一是财政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保护关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发展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保护关税愈高,保护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实际上等于禁止进口;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又可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类。直接限制是指进口国采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最低限价等。间接限制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法规等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检查和包装、标签规定以及其他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它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含义:一是广义的,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狭义的,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可区发为五个层次,即企业(单位)的经济核算,部门(行业)的经济核算,地区的经济核算,全国的经济核算,国际的经济核算。主要功能: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测量系统。运用它可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二是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情况,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三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各种商品市场价格、供求状况等微观经济行为起着预警和导向作用;四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系统。运用它更便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对比分析。核算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另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SNA)。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制定MPS的基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它根据劳动的性质,将国民经济划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而在非物质生产领域投入的社会劳动,不增加供社会支配使用的物质产品总量,所以不创造国民收入。特点是:只核算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产品生产,不核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性生产。主要综合指标有:1、社会总产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物质生产领域生产的物质产品价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其中,农业的物质产品总产出成为农业总产值;工业的物质产品总产出成为工业总产值;工农业的物质产品总产出成为工农业总产值。2、国民收入。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综合。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产值减去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性老无投入(即物质生产部门中间消耗价值)和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国民帐户体系(SNA):是西方国家用来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考察和统一核算的制度。亦称国民核算体系或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其缩略语为SNA。核算范围 :凡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公私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列入生产部门,一切生产部门活动的成果都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总量是物质产品价值和服务活动价值之和。部门分类:第一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一产业或初级生产。它以农业为主,包括林业、渔业、狩猎业等。 第二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二产业或次级生产。它以制造业为主,包括采矿业、建筑业等。第三类产业部门,又称第三产业或第三级产业。它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以及公共行政和国防等。各国三次产业的分类基本一致,具体划分不尽相同。如有的把采矿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一产业;有的把电力、自来水、煤气公用事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将其划入第三产业。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固定资产投资: 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局部更新的大修理作为日常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对象和范围: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的经济现象为统计对象,包括建设准备、设备安装、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财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内容:(1)主要是地方所属企业收入和各项税收收入。(2)各项税收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3)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补贴拨款收入及其它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内容主要有各项税收附加,城市公用事业收入,文化、体育、卫生及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市场管理收入及物资变价收入等。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价格补贴支出等。城镇登记失业率: 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