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杨振宁 不同时期的杨振宁 杨振宁与李政道 1957年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 复习时至今日 我们关于传记作品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 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几种传记类型 传记 史料性传记 杜甫特点 客观 真实回忆录 鲁迅特点 作者的主观感情口述自传 毛泽东特点 口述 真实 亲切评传 贝多芬特点 传与评结合 史述真实评议形象小说化的传记 达尔文特点 小说人物生动形象不失真实自传 沈从文特点 口语化 朴实 自然 真切 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传记类型 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一半篇幅较短 往往只能从传主一生中选取几个重要的段落 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传主人格精神的事迹 通过这些闪光的 点 来勾画出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 而不铺开描写传主事迹 也常常穿插一些能抓住人物性格 心理特征的特写镜头 用简洁的文字作生动的描述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且叙述中常常插入简短评论 对传主事迹的梳理总是扣紧基本的评价方向 这种文体 在报刊上经常出现 是介绍名人或新闻人物的 快餐式 传记 小传 即人物小传 是传记文的一种 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小传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 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 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写小传也要遵循传记的特点 要实事求是 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人物小传 写前 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 如书面材料 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等 写时 要严格选材 根据人物特点 选择典型材料 如写牛顿一类科学家 应重点选择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在科学上作贡献的材料 如写自己同班同学的 应选择他兴趣 爱好 性格特点 思想认识方面的材料 动笔时 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 一般以时间为线索 用顺叙手法写 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 有时也可以适当地插入议论 文学常识1 走近作者吴学东 梁国钊 广西大学教授 中国创造学会重要成员 著有 预约成功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生涯 论钟南山精神 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 等 2 传主简介杨振宁 1922 安徽省合肥县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 物理学大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 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 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 弱 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 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 凝聚态物理 量子场论 数学物理等领域作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杨振宁大事年表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11月考入西南联大 先报考化学系 后转入物理系1942年大学本科毕业 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1944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同年考取留美奖学金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以 核反应 论文获博士学位1949年入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做博士后及作科研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提出 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 1957年和李政道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在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 自1986年起 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讲座教授 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1999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2005年和翁帆结婚 就是杨振宁的话 今天 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事实 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 就是我在不止一种意义上 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产物 我一方面为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自豪 一方面将工作奉献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 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引言部分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话是哪一句 把握结构 杨振宁 合璧中西文化的骄子 一 成功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产物 总 二 成功的历程 家学渊源奠定基业的西南联大万里寻名师 成功之路初探 抓住机遇 追随名师扬长避短中西合璧 良好学养勤奋执著文化底蕴名师指点把握自己中西合璧爱国情怀 杨振宁的家学渊源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丰富的国学基础 2 在父亲熏陶下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 3 中学时代就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奠定基业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当时的条件怎样 师生员工的表现又怎样 当时正值战争时期 西南联大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非常差 然而 极端恶劣的条件并没有压倒西南联大的师生员工 他们仍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上下一致的爱国精神 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西南联大对杨振宁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是谁 是吴大猷 王竹溪两位先生 是吴大猷先生激发他对研究物理学中对称问题的兴趣 导致日后取得辉煌成就 王竹溪是他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 是王教授把他带进物理学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 万里寻名师 1945年赴美留学投拜费米遇张文裕教授再次寻费米经费米介绍识泰勒教授 无果 成功之路初探 联大 接受中国著名学者授业解惑抓住机遇 追随名师美国 在誉满全球的大师麾下学习扬长避短抓住理论物理 放弃实验物理中西合璧中精神给养读书经验西科学方向研究经验 1 这篇小传没有铺开描写传主事迹 而是围绕一条主线来选择材料 结构紧凑 阅读课文说说这条主线是什么 文章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这一点 点拨 课文的主线是杨振宁如何 合璧 中西文化 取得事业的成功 主要有三方面的材料来表现这一点 一是家庭的熏陶 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也有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 二是当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 虽然生活条件很差 但杨振宁在这里接触到了当时中国物理学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 这些教授大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三是美国求学 获得了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 2 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大的重要一转是指什么 没报考的是化学系 有读过高中物理的他却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 就毫不犹豫地转入了物理系 3 杨振宁到美国后的重要一转又是什么 这一转的原因是什么 由实验物理学转到理论物理学方面 原因是他正视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自己的长处不在实验物理学而在理论物理学方面 重点研论 如何看待杨振宁求学生涯中的两次重要 转换 也可结自身或其他名人事例发表见解 让兴趣引领自己前行 审时度势 稳抓机遇 正视自己的天赋潜能 扬长避短 4 为什么说杨振宁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产物 请结合课文简要回答 名师点拨 杨振宁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 接受的是中国教育 尤其是在西南联大所接受的教育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西方新的科研方法 给了他新的动力 为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杨振宁既掌握了中国传统的学习 研究方法 又掌握了与中国不一样的西方学习 研究方法 他巧妙地结合应用了这两种方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所以说杨振宁是中西文化的共同产物 5 这篇传记中说 杨振宁好比一棵树 在西南联大扎下了根 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 思考并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点拨 杨振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受益者 在西南联大的学习中 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诸多知名教授的悉心培养下 他了解了当时世界物理学的最新发展 在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国传统的重整合 重演绎的思维方式 使他能够把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 到了芝加哥大学 他学会了试验验证的方法 学会了讨论和辩证的学习方式 有效地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可以说西南联合大学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 而芝加哥大学则带给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更有效的途径 这二者结合起来 最终能够使杨振宁做出突出贡献 结出丰硕的果实 截至2009年已有8位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分别是五个物理奖两个化学奖 但无一人是中国国籍 1957年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推翻了爱因斯坦的 宇称守恒定律 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获奖时31岁杨振宁 1922年生于安徽 美籍华人 获奖时35岁 1976年物理学奖丁肇中丁肇中因发现新的J 基本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 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获奖时40岁 1986年化学奖李远哲李远哲因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1936年生于台湾 美籍华人 获奖时50岁 1997年物理学奖朱棣文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 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 获奖时49岁 1998年物理学奖崔琦崔琦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获奖时59岁 2008年化学奖钱永健钱永健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获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 1952年生于美国 美籍华人 获奖时56岁 2009年物理学奖高锟高锟因 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 1933年生于上海 英籍华人 获奖时76岁 讨论 从上述八位获诺贝尔奖的非中国国籍华人科学家的事例和本传记中杨振宁的学习经历 你能感悟到哪些中西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的优劣或异同 谈谈你的认识 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 或者说 对于学生来讲 应该着重哪一种哲学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 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 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 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 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 以免他永远太胆怯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杨振宁 结合文章最后一部分 成功之路初探 练习提炼论点 根据提炼的论点 举出事例 说一段结构完整 思维严密的话 论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集管理学专业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威高安全意识培训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务审计实务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模拟题解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安全技术员专业水平鉴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绿色建筑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嵌缝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AR工程师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航空运输调度员职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动火安全协议书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动物防疫检疫试题(附答案)
- 沙石码头经营方案(3篇)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2025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能源环保管理办法
- 锂电行业仓储管理办法
- caac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安全指导》职业院校安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