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doc_第1页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doc_第2页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5、字母表: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10)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B 是皆秦之罪也。C 南冥者,天池也。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 )A 贾逵 B 郑玄 C许慎 D 马融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A 动词“停止” B同“矣”,语气词。 C 副词“已经” D 而已、罢了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 )A 王者贵乎?士贵乎? 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 小国寡民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10)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 ),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 )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 )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 )构成古今字。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 ),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 ),而不是源。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 )构成通假字。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5、宋人有酤酒者。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自: 北: 眉: 上: 莫:吠: 雲: 三: 其: 霜:五、名词解释(25)1、 甲骨文2、六书3、词的本义4、风骚5、古今字六、简答题(54)1、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并加以评价。2、举例说明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3、举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式词义引申。4、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的词义(1)领、颈、项(2)畏、惧七、标点翻译(20)(一) 给下面的文章加标点(10)齐 宣 王 问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有 诸 孟 子 对 曰 于 传 有 之 曰 若 是 其 大 乎 曰 民 犹 以 为 小 也 曰 寡 人 之 囿 方 四 十 里 民 犹 以 为 大 何 也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刍 荛 者 往 焉 雉 兔 者往 焉 与 民 同 之 民 以 为 小 不 亦 宜 乎 臣 始 至 于 境 问 国 之 大 禁 然后 敢 入 臣 闻 效 关 之 内 有 囿 方 四 十 里 杀 其 麋 鹿 者 如 杀 人 之 罪 则 是 方 四 十 里 为 阱 于 国 中 民 以 为 大 不 亦 宜 乎(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秋水时至,百川灌河。(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5)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试题(6)参考答案一、A B B D A C B A B 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二、尔雅、道德经、夸张、辐射式引申、四言、图画、懸(悬)、左传、流、罹。答错1个扣1分三、1、城墙2、窘迫或困窘3、喜欢4、离开5、卖6、水清见底的样子7、跌到,比喻失败8、因发情而狂奔(或狂奔)9、丑10、回旋地向上飞。答错1个扣1分四、象形、会意、象形、指事、会意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形声。答错1个扣1分五、1、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指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2、六书: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四大结构类型。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3、词的本义指的是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1分。4、风骚: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1分),因为是两部作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成为两部诗歌总集的代称,后引申指“文学才华”(1分)。5、古今字:上古时代,许多汉字都是一字兼表几个义项,后来为了将这几个义项区分清楚,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意符或改换意符,就成了古今字。六、1、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三种: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古人认为我国上古结绳而治,如周易?系辞下、说文解字?序等。近世有些学者把结绳这种记事方式和文字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它是文字的源头。其实文字和结绳毕竟是两回事,结绳不是文字。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有可能借鉴了古代的结绳。从古到今,有不少人主张文字来源于八卦。其实,八卦不是文字,也不可能演化出成千上万的文字来。但是,不可否认,汉字的某些构形与八卦有着一些文化方面的联系。我国古代传说,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系统的汉字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出色的史官曾经对汉字的整理作出过特殊的贡献。答出三个起源,共得2分,三个评价各1分。2、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通假。所借的字叫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如:早蚤,本应用“早”而大多数文献中用的是“蚤”,早为本字,蚤为通假字。借用某个字或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称为假借字。假借字利用的是“谐音原则”,这样很多原来无法造出来的词就可以造出来了。如:我,原本是一种武器,被借去作为第一人称代词。通假是属于用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不成立。假借是属于造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依然成立。说明通假字和假借字各2分,举例1分。3、从一个词的本义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点出发,朝着不同方向引申,就叫作辐射式引申。(2分)如:引,本义是“开弓”,由于开弓这个动作有许多状态和特点,可从各个方面引申,因而“引”产生了许多引申义。a、开弓需拉弦,所以引申为“拉、牵”义。b、开弓时将弦拉弯了,似乎拉长了,所以引申为“延长、延伸”义。c、开弓需将弦往一个方向拉,所以引申为“引导、率领”义。d、开弓需将弦往后拉,所以引申为“避开、退却”义。(3分)举其他例子也可以。4、领、颈、项:都指人的脖子,但“颈”特指脖子的前部,“项”指脖子后部,“领”指整个脖子。在所指范围上有所不同。(3分)畏、惧:都表示“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可带宾语,一般不作使动用法。惧,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是使动用法。“畏”含有敬意,“惧”不含有敬意。两者在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上有区别。(2分)七、(一)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