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学要点】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导入新课】1、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新课探究】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2)、基本内容:1953年制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第一个五年计划(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3)、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7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 结合 18 页、 19 页几幅插图进一步说明我国“一五”期间的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力建设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佳绩。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建议:考虑到历史的连续性,可以向同学提一些问题。如: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第几个五年计划?(十一五规划)发问目的在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推动学生感性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前景。 二、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 途径:结合书中 20 页 21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加以说明。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和平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高超的领导艺术。)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些少数民族或偏远地区在1956年底尚未完成改造,这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然),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56年,而不是19531956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2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意: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从近期看,确立了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从长远看,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根本大法。【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公民权利义务等。】【总结巩固】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题检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概括为(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四项基本原则”c“一化三改造” d“一五计划”2、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3、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4、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市物流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巧家初二下期数学试卷
- 莆田市一检数学试卷
- 你会怎么做高考数学试卷
- 2024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曲江一中初一数学试卷
- 宁波面积小学数学试卷
- 蓬莱初一上学期数学试卷
- 七上典中点北师大版数学试卷
- 宁夏银川市数学试卷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
- 新任教师学生管理方法培训
- 2025年智慧校园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服务合同3篇
- 变化与更新-2025中国家居家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树懒生活fine-202501
- 《脑卒中与急救》课件
- 九上英语单词表人教版
- 2025年北京车牌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 4S店企业职业卫生培训
- 静脉配液治疗操作核对流程
- 检验科糖尿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