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章 税收与收入分配第一节 税收归宿:概述一、税收归宿含义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着落点,它表明全部税收负担由谁来承担。税收的法定归宿是指在法律上负责纳税的人,而税收的经济归宿是指税收引起的私人实际收入分配的变化。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间的差异是由税收转嫁(更常见的术语是“税负转嫁”)引起的。二、税收归宿分析的若干注意事项(一)只有人才能负担税收 1如何看待公司:虽然公司在法律制度上被看作是人,也会承担公司所得税,但是税收最后其实落到股东的身上。所以公司只是一个中间机构,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人股东、工人、地主、消费者等能负担税收。 2人的分类方法:一种方法是功能收入分配,即按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什么投入要素作为分类依据。主要问题就是税制如何改变收入在资本家、劳动者和地主之间的分配。另一种分类方法是规模收入分配,主要研究税收如何影响总收入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其他分类方法,比如地区归宿、种族归宿等对解决特殊问题可能有用。(二)收入的来源和用途应同时考虑 人们对商品的支出格局会影响税收尤其是商品税的分配效应。而税收通过影响收入来源,也会改变收入分配。因此,总体归宿取决于税收对收入的来源和使用有怎样的影响。在实践中,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对商品征税时,常常忽略税收对收入来源的影响;而在分析对投入要素课税时,又常忽略税收对收入用途的影响。如果商品税主要对收入用途产生系统影响,要素税主要对收入来源产生系统影响,那么这种分析方法是合适的。这种假设使分析简化,但必须考虑它在每种情况下的准确性。(三)税收归宿取决于价格如何决定 税收归宿问题基本上是确定税收如何改变价格的问题。不同的价格决定模型对于谁真正负担税收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 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分析的时间维度。税收的短期归宿和长期归宿可能有别,在涉及某一政策问题时,必须具体说明相应的时间长短。(四)税收归宿取决于税收收入的用途 平衡预算归宿计算的是政府征税和以税筹资的支出的综合效应。税收的分配效应取决于政府如何花这些钱。研究中常假定政府对税收收入的使用,与消费者如果得到这笔钱对它的使用,是完全一样的。差别税收归宿的思路是:不考虑政府如何支出,在政府预算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一种税取代另一种税时,税收归宿有何不同。由于差别归宿考察的是税种的变化,通常假定一次总付税形式的税种作为比较基础。一次性总付税是指一次征收数量固定的税,其特性是纳税人采取任何行动都不能改变其纳税义务。在实践中,人头税近似于一次性总付税。征收一次性总付税,纳税人负担恰好与国库所得平衡。一次性总付税的实践价值很小而理论分析价值重大。绝对税收归宿考察的是某种税在其他税种和政府支出不变时产生的影响,绝对税收归宿是最基本的税收归宿分析方法。(五)税收累进性可以用几种方法衡量1比例、累进、累退税收的含义:比例税的含义在于不管收入水平高低,应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保持不变。累进税和累退税通常以平均税率,即应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而不是边际税率来界定。如果平均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则是累进税制;如果平均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则是累退税制。2衡量一种税制的累进程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假定随着收入增加,平均税率上升得越多,税制的累进性越强。用代数方法表示,假设T0和T1分别是收入水平I0和I1时的真实(而非法定)应纳税额度,I1I0,累进程度v1为: v1=第二种方法认为如果一种税制的税收收入弹性(即税收收入的百分比变化除以应税收入的百分比变化)越大,则这种税制比另外一种税制的累进性更强。在此,累进程度用v2表示,定义为: V2=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累进性衡量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第二节 局部均衡模型税收影响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税收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化。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是分析的关键。价格决定的局部均衡模型(指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的经济模型,其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只研究征税的市场,而不研究税收对其他市场的影响。分析的工具是完全竞争的供求模型。一、对商品课征单位税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由图141中的供给(Sc)和需求(Dc)竞争决定的。征税前,需求量和价格分别为Q0和P0。现在分别考虑对需求方和供给方征收单位税的税收归宿情况。(一)对需求方课征单位税的税收归宿分析假定对每次购买该商品的人按每单位u美元征税,法定归宿是购买者。由于征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供应者得到的价格不同。如图142所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将由Dc变为Dc。市场再次恢复均衡时,有效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价格即为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即Pn。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是Pn加上从量税u,即Pg。税收引起的消费者支付价格和生产者得到价格之间的差额被称为“税收楔子”。消费者面临的新价格Pg比原价P0高,其处境变坏。但是,消费者价格并没有按全部税额足额上升(Pg-P0)小于u。生产者也支付了部分税收,因为价格下降P0-Pn。消费者价格上升部分(Pg-P0)和生产者价格下降部分(P0-Pn)相加,正好等于u美元,这意味着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税收。税收收入等于所购买的单位量Q1乘以每单位税额u,即为面积kfhn。(二)对供给方课征单位税的税收归宿分析假定对每次销售商品的人按每单位u美元征税。如图143所示,假定不是对消费者而是对供应者同样课征单位税u美元。那么供给曲线Sc必须向上位移,移动的距离是单位税的数额,形成新供给曲线Sc。曲线Sc与Dc相交,决定了税后均衡产量为Q1。该交点决定的价格为Pg,是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生产者得到的价格,须从Pg中减去u,得到Pn。(三)单位税的税收归宿小结单位税的归宿与它对市场中的哪一方课征无关,而是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求弹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越小。同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负担的税收越小。二、从价税从价税是税率为价格的一定比例的一种税。从价税的税收归宿与向市场的哪一方征税无关。假定向需求方征收,则从价税使有效需求曲线按相同比例向下移。如图147所示,消费者在任意消费水平上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变,但是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都将变为原来的价格的(1-t)倍,均衡点是Sf与Df的交点,交易量为Q1,食品生产者得到的价格是Pn,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Pg。税收归宿由供求弹性决定。三、要素税上述对商品课税的分析,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如对劳动市场上的工薪税和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税。税收归宿由要素供给弹性和要素需求弹性决定,与向要素市场的哪一方征收无关。在劳动供给无弹性时工人会承担全部工薪税税负(参见图148)。如果劳动供给有完全弹性则结论正好相反。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的估计值差异很大,但是,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劳动供给的弹性接近于零。在封闭经济中,资本所有者承担一部分资本课税的税收负担,承担的多少取决于供求弹性。在假定的开放经济中,资本在各国间完全自由流动,对某一具体国家来说资本的供给是具有完全弹性的,在此情况下,资本的供应者将不承担资本课税的税负(参见图145)。然而,现实中,资本在各国间不是完全流动的。但是,忽视全球化的决策者往往高估其把税收负担放在资本所有者身上的能力。四、无竞争的商品课税上述分析建立在竞争市场假设之上。如果市场结构是非竞争的,结论将发生变化。如图149所示,一个垄断者生产商品X。征税前,垄断者面临的需求线是Dx,相应的边际收入曲线为MRx。生产X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Cx,平均总成本曲线为ATCx。通常,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生产保持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在这一点,产量为X0,售价为P0。每单位经济利润等于平均收入与平均总成本的差额,即距离ab,出售的单位数量为db。因此,总利润为ab乘以db,即长方形abdc的面积。现在假定对X征收单位税u。生产者面临的有效需求曲线下移垂直距离u,在图1410中表示为需求曲线Dx。同时,企业面临的边际收入曲线也下移距离为u,新的有效边际收入曲线是MRx。利润最大化产量X1位于MRx和MCx的交点。利用产量X1,可以在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Dx上找到对应价格为Pn。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是Pn+u,即图中的Pg。税后单位利润是垄断者所得到的价格与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即距离fg,出售的单位数量为if。因此,税后垄断经济利润是面积fghi。可以看出,税收使需求量下降(X1X0),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PgP0),垄断者得到的价格也下降(PnP0)。此外,征税使垄断利润减少,图1410中的面积fghi比图149中的面积abdc小。这说明即使是垄断者,也必须承担一部分税负。消费者到底承担多少份额,取决于需求的弹性。五、利润税政府可以对企业的经济利润课税。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获得的超过生产中使用要素的机会成本的收益,也被称为超常利润或超额利润。对于利润最大化企业来说,对经济利润课征的税收不能转嫁,只能由企业的所有者承担。在长期竞争均衡状态下,对经济利润征税不会有收入,经济利润为零。而对长期有经济利润的垄断者而言,经济利润征税非零,税负由垄断者承担。六、税收归宿和资本化由于土地固有供给固定和耐用的特点,对土地征税时会出现特殊问题资本化。如果土地市场是竞争的,那么土地的价格恰好等于该地租流的贴现值。假设本年的土地租金为R0美元,第二年为R1美元,第三年为R2美元,依此类推,利率为r,则土地价格(PR)为: PR= R0+式中,T是土地带来收益的最后一年(可能无穷大)。如果政府宣布对土地第一年征税u0美元,第二年课征u1美元,第三年课征u2美元,依此类推。由于土地供给是固定的,所以土地所有者收到的年地租要减少,减少额等于全部税额。土地价格(PR)将变为:PR=(R0-u0)+可以看出,由于征税,土地价格下降了: U0+ +在征税之时,土地价格下跌,下跌的数额是所有未来应纳税额的现值。这种税收流变为某项资产价格的一部分的过程叫做资本化。由于资本化的存在,征税之时的土地所有者永远是承担全部税负的人。第三节 一般均衡模型因为市场是联动的,那么不考虑其他市场的反馈效应的税收归宿分析是不完整的。一般均衡分析就是要考虑把各种市场相互联系起来的分析方法。在一般均衡分析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一、税收等价关系为简化分析,假定经济只存在两商品两要素并且没有储蓄:食品(F)、制造品(M);资本(K)、劳动(L)。在这样一个模型中,共有九种可能的从价税: tKF对食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的课税;tKM对制造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的课税;tLF对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的课税;tLM对制造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的课税;tF对食品的消费的课税;tM对制造品的消费的课税;tK对两个部门的资本的课税;tL对两个部门的劳动的课税;t一般所得税。前四种税是只对某一生产要素的某种用途的课税,称为部分要素税。任何两组税种,只要它们产生的相对价格变化是相同的,它们的税收归宿就一样。因此某些税种的某些组合与其他税种是等价的。税种等价关系如表142所示。由于上述等价关系,只需知道食品消费税(tF)、所得税(t)、对劳动课征的一般税(tL)和对制造业的资本课征的部分税(tKM)的税收归宿情况就可推知其他五种税的结果。二、哈伯格模型假设哈伯格模型最早将一般均衡模型运用于税收归宿分析。模型的主要假设条件有:(一)技术每一部门的企业都使用资本和劳动来生产其产品。在每一部门,规模收益不变。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可能不同。(二)要素供给者的行为资本和劳动供给者都追求总收益最大化。而且,资本和劳动是完全流动的,可以按照其所有者的意愿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因此,每个部门的资本净边际收益必然相等,劳动净边际收益也必然相同。(三)市场结构企业是互相竞争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所有价格(包括工资率)具有完全弹性。因此,生产要素应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每一生产要素得到的收益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四)要素总供给在整个经济中,资本和劳动的总量是固定的。但两种要素可以在部门间完全自由流动。(五)消费者偏好所有消费者都有相同的偏好。因此,一种税不可能通过影响人们对收入的使用而产生任何分配效应。(六)税负归宿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是差别税负归宿,考察的是以一种税替代另一种税,因此,税前和税后的收入数额大致相同,故不必考虑总收入变化如何改变需求和要素价格。三、不同税种的分析运用哈伯格模型可以分析几种不同的税种的税收归宿。(一)商品税(tF)对食品征税时,其相对价格会上升,消费者用制造品替代食品,食品的生产减少,制造品的生产增加。由于食品生产下降,以前用在食品生产上的一部分资本和劳动力将流向制造业。由于资本一劳动力比率在两大部门之间可能不同,要使制造业愿意吸收来自食品生产的失业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就必须改变。因此,要由制造业吸收的资本数量比较大。使这些资本在制造业部门被使用的唯一方法,就是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包括已经在制造业部门使用的资本。于是,在新的均衡状态下,所有资本的境况都相对变差,而不仅仅是食品部门的资本。更一般地说,对某一特定部门的产品征税,导致该部门密集使用的投人品的相对价格下跌。食品需求的弹性越显著,从食品消费到制造品消费的转化也就越显著,最终导致资本收益下降得越多。食品和制造品之间的要素比例差异越大,资本价格的降低程度就必须越大,这样资本才能被制造业所吸收。最后,在制造业生产中,资本替代劳动越难,吸收额外资本所需的资本收益率下降幅度越大。从收入来源角度看,食品税使主要收入来源为资本收入的人受损。由于假定所有人的偏好都相同(假设5),故对收入使用方面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去掉这一假设,消费食品数量大的人显然要承担相对较大的税负。可见,食品税的总归宿取决于收入的来源和使用。(二)所得税(t)所得税与按相同税率课征的一组资本税和劳动税是等价的。由于要素供给是完全固定的(假设4),故这种税无法转嫁,按人们的初始收入的比例被承担。与局部均衡模型的解释差不多,既然生产要素不可能(通过放弃生产)逃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机械操作员职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礼仪培训讲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办西语翻译面试常见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金融风控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画设计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评估师招聘考试重点题库及解析
- 2025年汽车新能源练习题
- 2025年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练习题
- 2025年本科院校实验员招聘面试宝典及答案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 药师考试历年真题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村级防疫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快餐公司门店设备夜间关闭管理制度
- 产后尿潴留护理查房
- 自由与规则班会课件
- 以童心为笔:基于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