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为何衰弱.doc_第1页
墨家思想为何衰弱.doc_第2页
墨家思想为何衰弱.doc_第3页
墨家思想为何衰弱.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1 20 12 学年第 一 学期)课号: 052C15B00 课程名称: 先秦两汉散文 改卷教师:学号: 113020019 姓 名: 梁文骁 得 分: 墨家思想为何衰弱摘要:通过对墨家思想的分析,和与儒家思想的对比,揭示出墨家思想衰弱是由于其思想的过度理想化,以至于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因而不能被统治阶级所认可,进而在时代的变迁中慢慢走向衰弱。关键词:墨家思想 衰弱 生产力一、墨子思想的渊源及兴盛墨学由墨子创立,古代与孔子的儒家并称,为儒墨。在先秦之时都是为显学。关于墨学的渊源,大致有三说:(一)有谓原于尧舜者。韩非子(二)有谓原于夏禹者。庄子(三)有谓原于于禹也。汉书墨子并未著书,因此次三说皆他家所述,仅可作为参考。梁启超对此的看法是我较认同的,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一) 封建社会阶级政治达到完美。(二) 周文化的衰弱,社会恶浊,厌世思想发达。(三) 三家分晋导致格局动荡。(四) 儒学已极盛行。是墨子生活的环境让其产生了墨家的原始思想,虽然在周末春秋战国的纷争时代环境里,但是思想的开明与繁荣让墨子的思想有了发展的前提条件。墨学产生后,由于其平民化使之迅速得以传播。“学徒充满天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吕氏春秋。到达战国时期墨学发展达到了顶峰。但是在秦汉之后,孔子的儒家不断发扬壮大,而墨子的墨家却不断衰落下去。这同为诸子百家中的两大家,为何却有这般天差地别。而且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几乎无人相信墨子可以和孔子比肩同称圣人。二、墨学的思想墨学思想主要存于十一本墨家经典中,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而其中非攻和兼爱是其思想的核心。“兼爱”与“非攻”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理论。非攻是就是消极方面立论,兼爱则从积极方面立论;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从现实的分析开始。墨子的“兼爱”是不分敌我的,是一种超阶级的爱。墨家不是和儒家一样对爱推亲及人,而是在自己及父母面前与他人面前一视同仁,谁是贫贱,就先施予谁。与其的“非攻”一样,是一种超阶级的政治利益的分配。在墨子兼爱中有一段话:“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墨子的兼爱与非攻无论从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是不完美,有矛盾的。三、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对比首先,要研究墨子就不得不提儒家,儒墨两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继承,任何脱离一家而去谈论另一家都是片面的。儒墨两家都提倡“仁爱”,但最后结局却不同。借鉴了梁启超、蔡尚思、任继愈等十家论墨等文章,我觉得墨家衰弱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简单来说,大家都知道生产力要符合生产关系,这样社会才会不断发展。儒家的思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墨家代表了被统治阶级即广大劳动者的的利益,是小农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代表。但是儒家思想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需求,而墨家没有。因此时代选择了儒家而非墨家。儒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倡“中庸”之道,但是不管怎么说,儒家是以君主、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孔子曾说过:“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这不难看出,孔子是看不起农民的,认为农民是低贱者而农民正是广大劳动者的代表。墨家,则与儒家恰恰相反,其提出“非攻,兼爱”的思想。其阐明“社会一兼”的原理,则在“仁爱义利”只说:所谓“人,爱也”,则任何人无有差等,是谓兼爱;所谓“义,利也”,则以利天下为己分内事,不必于己有用,是谓公利。”詹剑锋论墨子,“民贵君轻”的提出可以看出墨家是劳动阶级、小农经济的代表。四、墨家思想衰弱的原因墨学衰弱的原因,有好几种说法。梁启超说墨子非乐,“审美观念太低,以至于失败。”胡适说由于儒家反对,遭政客猜忌。钱穆说由于自身有一种伟大的深刻的矛盾性存在。等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在看了有关墨家评论等书籍后关于墨家衰败有了点自己看法。(1)“兼爱、非攻”思想的理想化墨子宣扬“兼爱”,但是在矛盾冲突的国家,社会,如欲非攻,本所难行。墨子于是进一步欲建立一种新额人生观,亦新的社会道德。以此为前提,墨子便提出了他的“兼爱”理论。墨子的“兼爱”说有矛盾的存在。“假令兼爱、非攻之道能行,国与国不相攻伐,则必久停于列国并立的状态,而中国无由统一,亦非善法也”。墨子崇尚“非攻”,反对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我认为这个思想是又超前性的,墨子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战争会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但是这个思想过于理想化。现在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生产大变革的时期,诸侯国互相兼并,不断扩张领土、人口,从而发展自身。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正是这些就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由奴隶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变,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墨子的思想是与时代的发展截然相反的,自然他的思想也不会被统治者所重视。(2)不符合生产关系的分配法则墨子也重视发展生产,主张“分财不可不均”,反对“据财不义分人”认为贫富不均是乱因。但是墨子宣扬的生产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分散的小农经济之上,而且此皆墨子所欲实现的理想,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再者要求财富平均分配这大大的打击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当权者自然无法接受。五、结论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始皇焚书坑儒,拒纳百家之言,到之后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况下,墨家也同其他诸子百家一样,渐渐消失与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理想化和不合理的分配法则,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出了超前的生产关系学说,这种超阶级、超政治利益的思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生产力的,意味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