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学及神话.doc_第1页
古希腊文学及神话.doc_第2页
古希腊文学及神话.doc_第3页
古希腊文学及神话.doc_第4页
古希腊文学及神话.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古希腊文学(Greek Literature) 引言:古希腊文学产生的环境 一、地理自然条件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古希腊人难以在田地里依靠农耕方式谋生,而是在海上靠经商、作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求生存。二、民族性格这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情欲、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三、多民族文化交流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埃及文明,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希腊精神的文化。四、希腊文学的主要形式:神话、史诗、悲剧、喜剧等。 第一节 神话(Greek mythology)一、神话的主要内容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1、神的谱系及神界的改朝换代2、人的诞生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按神的模样用泥土造人火的来源潘多拉(Pandora)盒子普罗米修斯受难人类所经历的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黄金时代,第二个时代是白银时代,第三个时代是青铜时代,随后是黑铁时代。3、关于季节变化的神话珀耳赛福涅得墨忒耳4、英雄传说。英雄传说是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自然作斗争等事件的回忆。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有赫拉克勒斯(Hephaestus)的12件大功,忒修斯(Theseus)为民除害,伊阿宋(Jason)取金羊毛(Golden Fleece)和特洛伊(Troy)战争等系统。其他英雄如坦塔罗斯(Tantalus)、西绪福斯(Sisyphe)二、古希腊神话的思想和艺术特征1、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处于生产力发展极度低下时期对宇宙自然万物的理解方式。2、古希腊神话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A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B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神话和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3、神人同形同性。4、生动性、哲理性、系统性。古希腊神话的意义(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3)它对后世欧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持久而重大的影响。 第二节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 一、关于作者荷马(Homer)1、关于荷马的记载2、荷马问题3、荷马史诗的流传及版本二、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1、释名:“关于伊利昂的诗记”。“伊利昂”(Ilion)即特洛伊(Troy)的希腊名。2、历史上的特洛伊战争3、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金苹果,海伦被拐,战争始末三、神的作用1、神是整个战事的肇事者、决定者、主导者。2、神的立场和派别。3、宙斯的角色和态度四、英雄和英雄观伊利亚特被称为“英雄史诗”,它歌颂英雄的英勇行为和他们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了解什么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以及英雄形象的塑造等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英雄的一些共同的特征:1、英雄的出身、相貌与力量都非同一般。2、英雄都嗜战如命,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他们有极强的个人荣誉感,也有对故土的热爱,对自己部族的责任感。3、英雄们不仅擅长刀枪,还能言善辨。五、神与人的关系、英雄能力的限度、人的地位史诗始终贯穿着人和神两条线索。神的意志似乎干预和决定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但在神面前,人并不是绝对被动的,人有自由意志。正因为人有了自由意志,人与神的关系,就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有决定自己命运的强大力量。1、金苹果的裁决权属于人。2、阿喀琉斯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3、在战场上,人的自由意志体现在敢与神战斗,甚至能够刺伤神。4、人类还拥有比诸神更多的尊严,因为他们能在死亡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5、伊利亚特对诸神的拟人化描写,很容易令人们对神的敬畏心理有所消退,从而突出人的自由意志。6、命运的作用。 六、伊利亚特的伦理价值观1、史诗中的正义原则缺失,伦理情感的软弱、松懈、淡化、摇摆现象。2、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七、关于史诗的艺术形式、特点1、史诗的定义2、不同类型的史诗英雄史诗、民族史诗、滑稽史诗、史诗小说等3、伊利亚特情节的精心构思。“阿基琉斯的愤怒”。4、固定饰词的应用。5、善用比喻八、荷马史诗的意义伊利亚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至今“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史诗首先对古希腊悲剧有巨大的影响,而后世的不少著名诗人和作家,包括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等,都视其为创作上的典范。 第三节 希腊悲剧(Greek Tragedy)一、希腊悲剧的来源希腊悲剧起源于庆祭丰产与植物之神,酒与狂欢之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活动,即酒神节(Dionysia)。希腊语“悲剧”的本意是“山羊之歌”(song of Satyr)二、希腊悲剧艺术形式(一)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和荷马史诗。(二)在艺术形式方面,悲剧由话语和唱段组成。悲剧的布局一般包含:1开场白,2入场歌,3场,4场次之间的唱段,5终场。(三)歌队(chorus)的作用及变化。(四)希腊民主政府对戏剧演出活动的支持与戏剧的发展繁荣。(五)剧场艺术(theatre art):“半圆形剧场”的布局。舞台、服装。三一律的由来等。三、三大悲剧家 希腊产生了三位最重要的悲剧诗人,他们分别代表着悲剧发展的早期、中期、晚期。1、埃斯库罗斯(Aeschylus, 公元前525前456)被称为“悲剧之父”。据说他创作过80多部剧作,然而只有7部传世。主要是俄瑞斯忒斯(Oresteia)三部曲:阿伽门农(Agamemnon)、祭酒人(Bacchae)、复仇神(Retribution),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分析(1)剧情人物:普罗米修斯、威力神、火神、天地神埃提斯的女儿们、河神奥克阿诺斯、伊娥、神的使者赫尔墨斯(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主题(3)普罗米修斯形象(4)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创作对希腊悲剧的贡献(4)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局限。2、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公元前496前406)(1)创作概况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他一生据说写了120多部作品,只有7部传世,其中安提戈涅(Antigone, 前441)、俄底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前431)、厄勒克特拉(Electra, 前418)最为著名。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埃斯库罗斯大规模的三联剧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将完整的戏剧行动包容在一部单独的剧本当中。在首先在剧中采用第三个演员,降低了合唱队的作用,使对白在剧中占有了更加重要地位。戏剧矛盾冲突更加紧凑、严密、复杂。(2)俄狄浦斯王分析A 俄狄浦斯王剧情人物忒拜城、俄狄浦斯、内兄克瑞翁、先知特瑞西阿斯、王后伊奥卡斯特、报信人、牧人B 关于命运悲剧神话中的命运女神。神示和神咒。斯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命运的各种解释。C 俄狄浦斯形象D悲剧艺术特点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是:“对于一个完整而且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体现了古希腊高超的悲剧艺术。 3、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前约484-前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危机时期的悲剧作家。一生写有80至90部剧,只有18部流传下来,另存有55部其他剧的残篇。18部完整戏剧中的代表作是:美狄亚(Medea)、特洛伊妇女(Trojan Women)等。(1)美狄亚剧情人物背景是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 美狄亚、克瑞翁、伊阿宋等。(2)欧里庇得斯对妇女的态度:创作的主题之一是家庭问题,主要是妇女问题。流传下来的18个剧本中,有12篇是以妇女为主要人物的。对美狄亚的态度。以及人物形象分析。(3)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四节 古希腊文学的意义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都来自于这两大传统。(1) 关于人的思想(2)各种文学体裁为后世提供了范例。(3)与民间文学的联系以及相关特点(4)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以及在文艺理论上上形成的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 中世纪文学Medieval Literature一、时间界定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公元5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中期(公元12至14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晚期(公元15至17世纪中叶)是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阶段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时间长达一千年。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学成为中世纪文学。从阶级属性上讲,它是封建文学。二、影响中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蛮族入侵基督教(Christianity)的传播封建制度(feudalism)的发展古希腊文化的潜在影响拉丁语(Latin)的使用三、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四大类(一)宗教文学 中世纪通常被称作信仰的时代,除了多数世俗文学作品露出或轻或重的宗教痕迹外,属于宗教文学范畴的作品更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1、圣经(The Bible)的翻译及主要译本基督教文学的灵感无一例外来自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是希伯来民族(分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部落)的古代文献汇编。它由39卷(书)构成,内容包括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初之间民间流传的神话、寓言、史诗、战歌、爱情诗歌、历史、先知言行录、法律、宗教教条和戒规等。这些作品大部分用希伯来文写成,其后又译成希腊文。新约成书于基督教兴起之后的公元1世纪中叶至2世纪末,共有27卷(书),内容包括有关耶稣言行的传说、耶稣使徒的传说和书信等。新约主要用希腊文写成。2、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忏悔录(Confessions, 400?)与论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 413427)的基督教思想3、教会文学教会为了更有效地宣扬基督教,以及一些教士为了反映自己的宗教体验,创作了大量的宗教作品,有故事、诗、戏剧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宗教剧、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其故事本事大都来自圣经。如:亚当、德奥菲勒的奇迹 (二)英雄史诗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蛮族各部落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他们尚未封建化,一般也没受到基督教影响。这类史诗的代表作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Beowulf),以及冰岛的埃达(Edda)和萨迦(Saga)。另一类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如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熙德之歌(Carntar de Mio Cid)、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伊戈尔远征记(The Song of Igors Campaign)。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三)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1)骑士(Knight)与骑士精神、骑士爱情(2)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亚瑟王之死(La Morte Darthur)汉普顿的贝维斯(3)西班牙骑士小说四、城市文学 从10世纪起,由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市民阶层与封建制度有矛盾,而城市文学的产生同城市斗争及“异端”思想有密切关系,同时也适应了市民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城市文学多数描写市民生活或提出市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它歌颂市或农民的个人机智和聪敏,反映了萌芽中的新阶级的精神特征。它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讽刺,有时尖锐,有时温和。市民文学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The Fox Reynard)。第三章 中世纪文学第一节 但丁及其神曲Dante and his the Divine Comedy一、生平与创作神曲是欧洲文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巨著之一,作者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是意大利伟大的民族诗人,又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集大成者,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出身于佛罗伦萨小贵族家庭,知识渊博,一生与佛罗伦萨的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受归尔甫派的精神领袖拉蒂尼影响。但丁1302年被放逐,从此流亡他乡,直至去世。但丁很早就开始了诗歌创作,曾为“温柔的新体”诗派之重要成员。这一时期,但丁写了许多爱情诗,歌颂他钟爱的女子贝雅特里采。她死后,但丁把献给她的诗用散文串联起来,名为新生,这是除神曲之外但丁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但丁的其它著作有飨宴、论俗语和帝制论等。二、神曲分析1、内容梗概神曲直译为“神的喜剧”。神曲开始于悲哀的地狱,结局在光明仁慈的天堂,故称为喜剧。“神的”这一形容词是后人所加。 神曲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他奇迹般地被赋予了超越尘世的旅行的本领,这使他有了访问了地狱、炼狱、天国的机会,得以拜访一些幽灵,考察他们在来世的生活。神曲写的就是他的这次游历,时间是从耶稣受难日到复活节后几天。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地狱的结构炼狱的结构天堂的结构2、神曲的宇宙图式与托勒密天文学体系及基督教宇宙观神曲对炼狱和天堂的设计涉及到托勒密宇宙论体系。托勒密天文学体系的结构。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利用了托勒密天文学体系,将它改造成基督教宇宙体系。3、但丁在神曲的道德寓意人处在地球中心直到天堂中心的中间位置,人处在动物和天使之间,既有肉体和灵魂,又有情感和理性,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连接环,具有双重性质。神曲中,但丁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人类的罪恶,以及所受到的惩罚。但丁指出:人类必须有理性和信仰作指导,走一条道德自新的道路。4、但丁及神曲的二重性恩格斯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我们通常用这句话来解释神曲中表现出的种种矛盾。也就是说,他身上既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新人文主义的思想。这种二重性是神曲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5、但丁神曲的知识性和写实性神曲表现出对各种知识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求知欲以及掌握知识的哲人给与充分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知识的力量,在这方面也起到了人文主义领路人的作用。就写实性而言,神曲也非常突出。但丁通过记述历史上或当时著名人物的言行,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意大利,特别是佛洛伦萨的黑暗现实,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各种邪恶势力。因此,神曲的探索是从精神和现实领域同时展开的,是但丁对人类出路的全面思考和总结。6、但丁神曲的艺术性艺术特征。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神曲打破了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不同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人物、事件融汇在一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按照各自的品行遭受万劫不复的惩罚,或者享受永恒的幸福。另外,在塑造人物和描写场景时,但丁善于使用源于生活和自然界的比喻,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幻想中的特异景象,除了使人物和情景鲜明突出外,还往往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第四章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学Renaisance and Humanistic Literature第一节 概述一、文艺复兴及其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的来历14-16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重新重视古代文明,竭力复兴古代文明的运动。2、文艺复兴的性质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单纯的复古运动,而是封建制度开始崩溃、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二、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1、什么是人文学科 人文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tis,原意指中世纪意大利学者所学的文法、修辞、逻辑、天算、历史、诗歌等学科,这些学科与神学相对,是关于人的学问。14世纪起,逐渐有了新意。2、人文主义(Humanism)思想的特征(1)反对“神权”的绝对统治,主张以人为本。(2)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3)反对蒙昧主义,赞扬人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4)反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鼓吹仁慈、博爱、美德、平等。(5)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开明的君主统治。3、人文主义的局限性4、人文主义文学特征(1)表现人文主义思想。(2)民族性。(3)现实主义精神。(4)新文体的创造:十四行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族戏剧、随笔式的散文等。 6、人文主义文学的意义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法、英、西班牙文学1、意大利文学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始于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那时,在意大利最发达的城市佛罗伦萨出现了文艺复兴的曙光,彼特拉克、薄伽丘在古籍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开风气之先,被认为是先驱者。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诗集的主要内容是写对少女劳拉的爱情,表现了世俗的个人的感情波动和内心体验,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形式上,彼特拉克的歌集大部分采用十四行诗体(Sonnet,又译商籁体)。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1、十日谈的黑死病、框式结构、潜结构2、思想内容分析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十日谈的一根红线,也是读者理解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1)爱情故事宣扬现世幸福的思想。(2)揭露宗教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批判教会的腐化、伪善和欺骗。(3)对人类性格中的种种固念、偏执、蠢行予以了辛辣的讽刺。(4)表彰人的各种优秀品质,如聪明、才智、慷慨、友情等。3、十日谈的影响2、法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有以龙萨为代表的七星诗社作家。龙萨(Pierre de Ronsard, 15241585)有诗集爱情集、爱情续集、新爱情续集。蒙田(15331592),随笔作家,有随笔集三卷,收随笔107篇。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14941553)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重要的作家,法国文学的奠基人,也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之一。 代表作巨人传描写巨人国王父子二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游学和他们的文治武功。大胆揭露封建统治和教会的罪恶,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战斗精神。发扬法国市民文学的讽刺艺术的传统,具有漫画式的艺术夸张。狂欢化特点。 3、英国文学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及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香客朝圣之旅与这些爱情故事形成鲜明对比,它产生了这样一个寓意:爱情战胜一切。故事的宗教寓意。故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7?1535)发表了他的对话体小说乌托邦(Utopia, 1516)。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是当时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作品有牧歌体作品牧人月历(Shepheardes Calender),十四行诗组爱情小诗,以及长诗仙后(The Faerie Queene, 15901609)。散文作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大学才子派”的一批戏剧家,包括约翰黎里(Jphn Lyly, 15531606)、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 15581592)、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15581594)、克里斯多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突出。他有三部作品评价最高,即帖木儿(Tamburlaine, 1590)、浮士德博士的悲剧(Dr Faustus, 1592年写,1604年出版)、马尔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 1590年写,1633年出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最高成就。在莎士比亚前后,还活跃着众多的戏剧家,诸如本琼生(Ben Jonson, 15721637)、鲍蒙特(Francis Beaumont, 15841616)、弗莱彻(Paul Fleming, 15791625)等,都是杰出的作家。1642年,在清教徒革命的年代,伦敦剧院被封闭,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活动才告结束。4、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萨路,中译本名小癞子。早期流浪汉小说的三大特征:第一是流浪汉小说都以流浪汉为主角。其次是流浪汉小说一般都是流浪汉自叙故事。第三,在情节上,都由一个主角来贯穿全书。以小癞子为代表的流浪汉小说的影响。塞万提斯。第三节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一、生平与创作英国中部沃里克郡斯特拉福。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家庭、教育、婚姻。演戏生涯:“内务大臣”剧团,“国王供奉”剧团,环球剧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分期第一期:1590-1600年,主要创作历史剧和喜剧。第二期:1601-1607年,主要创作悲剧。第三期:1608-1612年,向历史剧和喜剧回归。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十四行诗154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莎士比亚的墓地二、莎士比亚的历史剧(Historical Play)10部历史剧作品:第一个四部曲:理查二世(Richard II)、亨利四世(一、二)(Henry IV, part 1, part 2)、亨利五世(Henry V)第二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一、二、三)(Henry VI, part 1, part 2, part 3)、理查三世(Richard III)反映年代最远的约翰王(King John)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历史剧的内容与主题:1、10部史剧系统反映了英国自13世纪到16世纪总计三百多年的社会历史,展示了英国封建社会从动乱纷争到中央集权的整个历史进程,表现了英国历史通过曲折道路走向民族统一、走向中央集权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的政治理想。2、表现封建时代的宫廷阴谋,野心家的谋权篡位,谴责僭主昏君。如理查三世。3、塑造理想君主形象,描写鲜明君主的成长过程,表彰明主贤君,向往开明君主制。以亨利四世(1597)中的亨利王子(后来的亨利五世)为代表。 4、爱国主义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亨利五世。三、莎士比亚的喜剧(comedy)喜剧作品早期喜剧错误的喜剧(The Comedy of Errors,1592)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1593)维洛那二绅士(Two Gentlemen of Verona,1594)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1594)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595)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1596)温莎的风流娘儿们(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1598)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1598)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1599)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1600)中期喜剧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1603)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1604)后期喜剧辛白林(Cymbeline,1609)冬天的故事(Winters Tale,1610)暴风雨(The Tempest,1611) 喜剧的内容和主题1、莎士比亚喜剧的发展喜剧主要创作于第一个时期。矛盾冲突并不尖锐,最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得到解决。色彩明朗,基调乐观。中期喜剧内容比较严肃,被称为“阴暗喜剧”、悲喜剧或问题剧。后期喜剧走向空灵、梦幻和传奇。2、莎士比亚喜剧的中心主题是爱情和友谊。多数作品写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与封建意识、封建顽固势力和各种自私欺骗行为所进行的斗争。爱情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天然的感情,真诚无私的爱情可以产生无比的力量。强调宽恕和怜悯。3、塑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许多少女的形象率直、热情、刚毅、机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女性”。喜剧的艺术特色1、浓郁的抒情性(1)语言的抒情性(2)牧歌图式与乌托邦世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辛白林、暴风雨等。2、丰富的喜剧因素 (1)乔装 (2)小丑 (3)闹剧与恶作剧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一、生平与创作1625年-1639年,积累与创作的准备期。音乐修养、语言天赋、阅读经验、诗歌创作。1640年-1660年,投身革命时期,撰写了大量政治宣传小册子。1660年-1674年,诗歌创作的高峰,创作了三部诗歌巨著:失乐园、复乐园、历史参孙二、失乐园、复乐园、历史参孙分析1、失乐园(1)全诗一万余行,分为十二卷。故事主要取自旧约创世纪和新约启示录。(2)撒旦形象 (3)失乐园的主题2、复乐园中的耶稣形象3、力士参孙中的参孙形象莫里哀(16221673)一、生平与创作1、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从事戏剧活动后使用的艺名。 2、1643年,他放弃父亲过继给他的“王室侍从”头衔,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光耀剧团”,最后以失败告终。3、1645年-1658年,加入老演员杜弗莱尼领导的流浪剧团,开始长达13年的外省巡回演出生涯。4、主要喜剧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妇人学堂(1662)、伪君子(1664)、堂璜(1665)、恨世者(1666)、吝啬鬼(1668)、贵人迷(1670)、司卡班的诡计(1671)、女博士(1672)等。二、莫里哀喜剧内容分析1、讽刺贵族阶级的自视清高、妄自尊大、荒淫暴虐,以及因追求风雅走向极端而出现的精神与行为的变态行为。唐璜、恨世者等。2、揭露天主教会的伪善。伪君子。3、讽刺资产者对金钱的过度追逐,对贵族地位的盲目羡慕和向往,对于人生常理的无知和愚昧。可笑的女才子、悭吝人、贵人迷、乔治唐丹等。4、莫里哀喜剧中的仆人形象。三、莫里哀喜剧与古典主义戏剧原则 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8世纪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资源和力量逐渐积累、整合,最终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准备了舆论条件。英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已经成功,所以启蒙运动主要在新伦理、新道德、新民风的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德国:在18世纪一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但启蒙思想的传播使先进的思想在知识分子当中逐渐扎下了根,逐渐在动摇封建专制政权的合法性。理性是启蒙思想家推崇的最高原则。理性原则被启蒙思想家普遍应用于封建教会和专制制度以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陈规、权威的批判中。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斗争的性质。启蒙学者反对宗教蒙昧和宗教神秘,提倡宗教自由和宗教容忍,并且还从理论的高度动摇了封建教会存在的合理性。三、启蒙文学的特征启蒙文学的“工具”性,及由此派生出文体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特点:哲理性、教喻性和论辩性。启蒙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系列多来自农人、市民、商人、普通知识者、第三等级王公贵族形象的变化启蒙文学在文体形式方面的突出贡献: “市民剧”、哲理小说、教育小说的创制。就小说类型而言,有书信体、自传体、游记体、对话体小说等。四、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古典主义与罗可可(Rococo)文学1、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英国,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得名,在各种文学类型,如诗歌、小说、戏剧中都有所体现。2、感伤主义作家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感受能力,把情感的高度敏感性当成有教养和贤德的标志。因此,他们表现的重点不是现实本身,而是人物对现实在情绪上的反应。3、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斯,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等,都秉承了感伤主义的余绪流韵。2、古典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3、“罗可可”风格的传播五、东方的思想资源1、在18世纪,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启蒙运动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玛窦、罗明坚、柏应理等人在这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主要著作:中华帝国志(杜赫德主编,1735年出版)、耶稣会士书信集(17021776年陆续出版,共三十四册)、中国杂篡(17761814年出版,共十六册),汇集了当时有关中国的各种文献,成为17、18世纪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3、中国热的出现,中国风的形成。中国在美术和建筑方面的独特风格导致西方艺术风格由巴罗克向罗可可转变。4、中国文化对启蒙运动及18世纪欧洲的影响。第二节 18世纪英国文学 一、概述在世纪初,现实主义小说登上文坛,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发展中,产生了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逊、菲尔丁、高尔斯密、斯泰恩等一批出色的小说家,它代表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使英国文学在整体上达到欧洲同一时期的最高水平。18世纪中后期,具有感伤主义色彩的墓园诗派出现繁荣局面,哥特式小说也展露异彩。18世纪后期,彭斯和布莱克的诗歌唱了浪漫主义先声。启蒙主义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思想主轴。18世纪英国启蒙文学具有发展的特点。前期相信理性的绝对权威,力图在现存社会结构内树立美德,创造自由。英国启蒙文学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规范。三、现实主义小说与戏剧1、产生背景:(1)哲学基础;(2)印刷技术的改进与廉价读物的出现;(3)大量普通读者出现。2、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及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1719)鲁滨逊漂流记写鲁宾逊在海外荒岛的冒险开拓经历,那种试图单枪匹马与未知世界斗争的开拓本能,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开天辟地的气魄和勇气宣示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来临。3、撒姆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有书信体小说帕米拉(Pamela, 17391740),以及小说克莱丽莎(Clarissa, 17471748)。帕米拉:贵族B先生、女仆帕米拉。小说中对阶级关系的处理方式:两个阶层各守其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稳定的社会结构。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阶级划分、阶级容忍、阶级合作以及理性基础上的。小说的书信体结构。5、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的主要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The Life and Death of Jonathan Wild the Great, 17391740)、约瑟安德鲁传(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 and his Friend, Mr. Abraham Adams, 1742)、汤姆琼斯(Tom Jones, 1749)、亚美丽娅(Amelia, 1751)等。汤姆琼斯:汤姆琼斯、乡绅奥维资、卜利福上尉、白蕊吉小姐、卜利福、威斯屯乡绅、苏菲娅汤姆琼斯体现了一种崭新的道德范型,这种道德发乎“自然”,出于本心。卜利福则是低劣德性的化身。菲尔丁主张一种高尚的道德主义,并将其提升到人性完善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去认识。菲尔丁继承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结构的道德寓意。随处可见滔滔不绝且妙趣横生的议论。戏拟的手法。6、劳伦斯斯泰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的小说有感伤旅行(A Sentimental Journey through France and Italy)和长达九卷的商第传(Tristram Shandy)。商第传对奇趣和怪癖的描写及其意义。商第传在形式上的怪异表现。墓园诗派与哥特式小说墓园诗派是感伤主义在诗歌方面的反映。18世纪前期已经出现,四、五十年代,达到高峰。代表诗人和作品有爱德华杨格(Edward Young, 16831765)的哀怨,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思(The Complaint, or Night Thoughts on Life, Death, and Immortality, 174211745),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的墓园哀歌(Elegy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1)等。这一派诗歌多以黑夜、墓地、死亡、时间为题材,抒发个人孤苦、忧伤之情。墓园诗派代表诗人格雷的代表作是长诗墓园哀歌,它在黄昏的墓园咏叹人生,普通劳动者。墓园哀歌属于西方有悠久传统的牧歌中哀歌的一种,加之感伤主义的影响,忧伤悲凄之情异常充沛。哥特式小说是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一种小说类型和流派。哥特式小说描写因争夺财产、满足情欲、家族复仇等引起的谋杀、迫害、乱伦。这一流派的作家作品有贺拉斯瓦尔浦(Horace Walpole, 17171797)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安拉德克利夫(Mrs Ann Radcliffe, 17641823)的乌多芙堡之谜(1794)、马修刘易斯(Matthew Gregory Lewis, 17751818)的修道士(1796)等。 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和彭斯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的作品包括诗集诗的素描(1783)、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789)、诗集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等。在诗的素描和天真之歌中,诗人是大自然、爱情与普通人生活的热情讴歌者。咏夏、咏秋、牧人之歌、老牧人之歌天真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热情和快乐是它的特征,天真是它的底子。经验时代:尘世、现实的烦恼和痛苦。伦敦天真时代经验时代。人类灵魂中两种对立状态。“创造性力量”“吞噬性力量”。 天真的预言、虎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一生创作了600余首诗,以体裁分,有抒情诗、讽刺诗、咏动物诗、叙事诗等。彭斯最优秀的诗歌是那些歌咏乡村爱情、友谊、耕作、自然、娱乐及日常生活的作品。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往昔的时光(Auld La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