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复习.docx_第1页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docx_第2页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docx_第3页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docx_第4页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近几年中考考点分析:1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其为以于”的意义和用法2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3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4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三、复习方法: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4、 复习常用虚词“之、而、以、”之:一、用作代词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例: 二世杀之(他) 悉以咨之(他们) 愿终守之(它) 故以怪之(这件事)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二、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 (定语+之+中心语)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助词,的)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助词,的)2、结构助词(宾语+之+动词) 提宾标志,无实义,译时应省去。例: 宋何罪之有?(无义,提宾标志)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4、音节助词。(时间词+之)或(不及物动词+之),无实义,可不译。顷之 ,一狼径去(无义,凑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无义,凑音节) 三、用作动词动词(主语+之+宾语)可译为:去、往。例:(陈涉)辍耕之垄上( 去,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去,往 ) 四、练一练: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可不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 3.公将鼓之( ) 4.辍耕之垄上 ( ) 5.公将驰之 ( )6.环而攻之而不胜 ( )7.专诸之刺王僚 ( ) 8.何陋之有 ( )9.怅恨久之(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而: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而+形)(动+而+动) 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 名微而众寡(表并列)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夺而杀尉(表顺接)乃记之而去(表顺接)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临溪而渔(表修饰)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时时而间进(表修饰) 4、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句子),相当于“然而”、“ 可是”、“却”。 例: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练一练: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1)先天下之忧而忧( ) (2)溪深而鱼肥( ) (3)环而攻之而不胜( )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拔山倒树而来( ) (6)国险而民附( ) (7)而君逆寡人者( ) (8)委而去之( )(9)得之心而寓之酒( )(10) 执策而临之( )以:一、用作介词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以君为长者(把)策之不以其道。(按照)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二、用作连词 1、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以光先帝遗德(来)2、表结果,译为“以致”例: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3、 相当于“而”例:计日以还(相当于“而”) 三、动词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例: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认为)四、练一练: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作连词 :来、以致、而;作动词:以为、认为1、扶苏以数谏故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4、以塞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