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中语文 阶段评估检测(二)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中语文 阶段评估检测(二)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中语文 阶段评估检测(二)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中语文 阶段评估检测(二)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中语文 阶段评估检测(二)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评估检测(二)(150分钟 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3)固时俗之工巧兮,_。 (屈原离骚)(4)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锦瑟)(5)斜阳草树,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_,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2012宁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因大稔稔:庄稼成熟b.讽大亮献之讽:嘲讽c.深乖昔旨乖:违背d.而多弼不自伐也伐:夸耀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以惠政闻 大亮密表曰 必通宵假寐 我便通夜安卧 而居处卑陋 哭之甚恸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局面,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3分)译文:_(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3分)译文:_(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6分)越调天净沙 夏 白 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1)此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3分)答:_(2)本曲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政。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红楼梦)b.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仁,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c.“五四运动”发生后,觉新和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和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家)d.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葛朗台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便让查理签了一份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然后把他打发到阿拉伯去做生意。(欧也妮葛朗台)e.一商人寻欢作乐之后,跟玛丝洛娃回到旅馆,茶房和使女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的酒杯里,玛丝洛娃正想摆脱商人,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而他们把罪责全栽在玛丝洛娃身上。(复活)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情节。(三国演义)(2)他(伽西莫多)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第一次伽西莫多给他帮过忙,第二次阻止过他。他想起成千的细节详情,觉得抢走埃及姑娘的一定是副主教无疑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指的是哪两件事?请简述。(巴黎圣母院)答第( )题:_(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公孙丑上)【注】慊:满足。正:停止。(1)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答:_(2)以下两句话都是孟子说的,它们能否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请作简要分析。(4分)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答: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赅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10.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d.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11.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3分)答:_12.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形提出的?(3分)答:_(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流浪的河流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注】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详,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辉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儿,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注】流中:地名。13.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开篇描述河流和人类流浪的相似过程和不同归宿,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目的;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欲,才能最终走出流浪的误区。b.本文把空间上的流浪行为,提升到心理上的流浪感层面,由对水的自由奔流的咏叹,引申出人生的意义,进一步升华了题旨,使全文富有思辨色彩。c.本文将抒情、议论寓于叙述、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情理相通,既富有形象的生动性又富有说理的深刻性,是一篇类似于荷塘月色的抒情散文。d.本文第三段描写冷水河,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冷水河细、清、静、荒凉的特征,为后文作者探寻河流的归宿并引出对流浪的感悟作铺垫。e.结尾句中“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是指“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和“流动的水”,因为正是这些“河流”和“水”,才使“我”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真谛。14.纵观全文,找出几处与“水才是一个整体”相呼应的句子。(4分)答:_15.“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与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两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简要分析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6分)答:_(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海婴走了,鲁迅传承尚在?胡印斌2011年4月7日凌晨,82岁的老人周海婴走了。这个童年失怙的孩子,无论是长于乱离,还是遭逢盛世,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周海婴的逝去,再一次让人们想到了鲁迅,也再一次让人们审视我们正在生活着的文化环境。是啊,鲁迅离开人们已经70多个春秋了,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这样的追问,过于沉重,也过于较真儿,故而很难理得清楚。不过,拂去后人有意无意叠加上去的尘埃,仅仅从文化的意义上考量,恐怕很难乐观起来。当年鲁迅先生用力甚勤的“国民性”批判、“阿q相”等等,似乎并没有多大改观。从奴性走向人性,道路还很漫长。鲁迅先生1919年提出的“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依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特别是,这些年来,国人在汲取传统精神资源上既无能力,“去鲁迅化”倒是十分起劲。这可以说是在“重新发现鲁迅”,却也暴露了时下文化能力的肤浅和粗暴。不能以“温情和敬意”对待过往的历史和人物,当然也就很难真正改掉“劣根性”。当然了,世事美丑,鲁迅凉热,周海婴的感受应该更为真切。大抵说来,周海婴一生的努力,一方面,是追慕、还原一个“父亲鲁迅”,而非一个“鲁迅父亲”;另一方面,则是活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来。不过,“独子”身份,注定使他不可能离开“鲁迅”这个浓重的语境。还原“鲁迅”很难,盖因多年的符号堆积。不过,周海婴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摹画出一个平和、细心的“父亲鲁迅”,读者可从鲁迅与我70年这部书中,触摸到大量碎屑却温馨的生活细节。这些毛茸茸的细节不宏大,却真实可感,颇合“幸福度日,合理做人”之意旨。不过,“活出自己”却更是艰难。海婴生前,是我们观照鲁迅先生的鲜活标本。我们用放大镜、显微镜仔细审视先生的这点骨血,不放过任何一点“不贤与不肖”的地方其对周海婴造成的困扰显然是长久的。1948年底在沈阳等待进京的日子里,“母亲再三叮嘱我,切勿忘乎所以,言谈举止一切都得小心谨慎,拿后来的话说就是要夹紧尾巴做人”。类似叮嘱,所在多多。可以说,这位北大物理系的毕业生,终其一生都是在这样他律和自律中谨慎生活的。谦和而低调,严谨而坦诚,学术方面,基本不发表意见,践行了鲁迅“莫做空头文学家”的遗嘱,无线电是饭碗、是事业,摄影则是毕生的爱好,在默默无闻中,亦不乏生命的精彩。然而,周海婴的“自立”、“立人”努力,并非只有谨慎一面,版税风波、父亲的手稿去向、长子周令飞的婚事在这些事件中,周海婴不与流俗妥协、坚韧抗争的精神,大有乃父之风。这也是其个体价值的体现。作家赵丽宏说,海婴先生是一个正直、有智慧、有修养的人,也是一个老派的知识分子。纵览一生事略,这评价可谓中肯。与鲁迅的文章济世相比,周海婴不是人文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力行”上。不过,这些年来,写作鲁迅与我70年,出版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一样体现了周海婴作为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这些年来,鲁迅总在漩涡之中,那个力图改造传统国民性的鲁迅,不断被削弱、被误解。这些,都是周海婴先生晚年的担心。眼下,问题还在,海婴先生却可以放下了。周海婴走了,是不是带走了父子之间“那份隐含的生命传承”?生命的传承本来就是一条不停歇的浩荡河流,唯有真正将鲁迅的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后人,而不仅仅是血脉传人,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变得好起来。(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12日)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周海婴的逝世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方面因为他是鲁迅之子,让人想到鲁迅,另一方面也使人审视当下的文化环境,审视我们对鲁迅精神的传承。b.鲁迅离开人们70多年,总是处在漩涡之中,成为各种各样的话题中心,表明人们对鲁迅的理解往往被现实的需要遮蔽。c.作为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言行举止承受了太多的来自社会的要求和限制,这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使他难以有自我的生活和性格。d.作家赵丽宏说海婴是一个老派的知识分子,一生谨小慎微,谦和低调,有智慧,有修养,这评价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可谓中肯。 e.文章的标题以问句的形式启发人们思考如何传承鲁迅精神,以及现实的缺失,并肯定了海婴在鲁迅精神传承中的努力,简洁凝练,富有力量。14.试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不能以“温情和敬意”对待过往的历史和人物,当然也就很难真正改掉“劣根性”。答:_(2)生命的传承本来就是一条不停歇的浩荡河流,唯有真正将鲁迅的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后人,而不仅仅是血脉传人,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变得好起来。答:_15.作者说周海婴“无论是长于乱离,还是遭逢盛世,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你认为这是周海婴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分)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爱迪生一生的心血在这场灾难中_。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他父亲。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摇_(y)的火光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他平静地看着大火,那平静中,可能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和冷静。第二天早上,爱迪生面对一片废墟说:“_,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得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1)根据语境,在第处填写恰当的四字成语。(1分)答:_(2)根据拼音,在第处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答:_(3)根据语境,在第处补写恰当的句子。(1分)(不超过10个字)答:_17.请在横线处补写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句相同,语意和谐。(3分)雷锋精神是什么?是一股清泉,哪怕是只滋润了一寸土地!_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4月4日,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中声称:“当你40岁时,没有4 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对此,凤凰网做出调查显示,七成网友不赞成董藩教授“4 000万”的言论。而在6日下午,董藩也通过网络发表声明称,“4 000万”的言辞仅仅是在激励学生进步。你对“4 000万”的言论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答:_五、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解析1.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偭规矩而改错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寻常巷陌 (6)无丝竹之乱耳2.【解析】选b。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3.【解析】选b。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4.【解析】选c。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5. 答案:(1)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多”、“衣冠”、“破亡”、“以为”)(2)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诸”、“持”、“推”、“遗”)附【译文】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动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恸,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6.【解析】抓住主要意象“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绿阴低垂”来概括意境特征:静谧、清爽。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绘,诗人主要运用借景抒情,领悟作者的清爽、恬静、悠闲的心情。参考答案:(1)此曲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1分)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也觉得清新凉爽,显得分外高的楼前,绿树树阴一直垂到画檐。(2分)(2)诗人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态的夏日风景图,借“玉人”的安静悠闲,静静消受这宜人的时光,表达了清爽、恬静、悠闲的心情。(3分)(白描也可以)7.【解析】选ad。a.“贾政”应为“贾珍”,“宝玉”应为“贾蓉”;d.“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应为“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阿拉伯”应为“印度”。(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8. 答案:示例:(1)吕蒙装病,由陆逊代守陆口。关羽得知,不再防备江东,将荆州大半兵马调走。吕蒙派士兵伪装成客商,骗过荆州守军,长驱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了荆州。入城后吴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原任官吏,依旧留任,关羽及蜀军将士的家属也得到善待,赢得了民心。(2)第一件:克洛德指使伽西莫多,帮他在街上抢走爱斯梅拉达,但被甘果瓦和弗比斯阻止了。第二件: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从刑场救下后,藏身于教堂,克洛德黑夜摸到她的屋子,欲行不轨,爱斯梅拉达吹响铁哨,叫来伽西莫多,阻止了克洛德。9.【解析】这道题最关键的词就是“气”,这个“气”不是一般所谓“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然而,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就是养也要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读懂了内容,再去答题就有的放矢了。参考答案:(1)孟子认为,要靠正直来培养浩然之气,即要与正义、正道相辅而行;孟子还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靠日积月累,而不能急于求成。(2)第句话,孟子认为向权贵进言时,要敢于藐视权贵,不要因对方位高权重而有所畏惧。第句话中的“舍我其谁”,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自信和勇于担当。这两句话都说得理直气壮,正义凛然,体现了孟子的浩然之气。10.【解析】选b。a.说法太绝对,文中是说“很大程度上”;c.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d.过分延伸,原文中说这些生活实践“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11. 答案: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正面的、美的东西。要力求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识。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答够3点即可)12. 答案:有的人(作品)以偏赅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有的人(作品)介绍中国文化,满足于肤浅讲述历史故事,肤浅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没有挖掘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深度。(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甲)13.【解析】选bd。a.“描述”改为“点明”,去掉“相似过程和”;c.应为“前半部分以描述为主,后半部分侧重议论抒情,是不同于荷塘月色的哲理散文”;e.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不对。14. 答案:(1)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2)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3)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4)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5)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4分)15. 答案:不相同,(1分)前者是指有着“青绿的巴山蜀水”、有着“汹涌澎湃的涛声”的嘉陵江的家乡。后者是指浩瀚真实的心灵之乡。(1分)前句引出下文反思,为后文作铺垫。后句收束全文,升华题旨。(2分)作者认为河流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我们: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河流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2分)(乙)13.【解析】选cd。c.海婴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感情,在鲁迅的光环之下,他活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d.说海婴的性格谨小慎微不当,他也有独立担当和敢于抗争的勇气。赵丽宏的评价主要是褒扬。14. 答案:(1)对历史和人物应有理性的态度,理解和尊重,继承其对现实有用的东西,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