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增加了PM2.5值监测。目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2012年新颁发标准目次1 前言标准制定规定内容引用标准调整限值添加监测质量分级浓度限值质量监测统计时效标准实施相关名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2012年新颁发标准目次1 前言标准制定规定内容引用标准调整限值添加监测质量分级浓度限值质量监测统计时效标准实施相关名词展开编辑本段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GB 30952012代替GB 30951996 GB 913788 2016-01-01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质量浓度。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0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1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废止。1编辑本段2012年新颁发标准目次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和质量要求 5 监测 6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7 实施与监督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空气中镉、汞、砷、六价铬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 年。1996 年第一次修订,2000 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m)浓度限值和臭氧8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m)、二氧化氮、铅和苯并a芘等的浓度限值; 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1996)修改单(环发20001 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 废止。 本标准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为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 年2 月29 日批准。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2 详细标准内容请参阅参考资料 编辑本段标准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编辑本段规定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编辑本段引用标准 GB/T 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 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编辑本段调整限值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于2011年12月30日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标准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会议认为,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区域性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不断加重,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时,发布的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调整内容 会议经过讨论,原则同意修订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现行标准相比较,新修订后的标准草案作了如下调整: 一是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将三类区(特定工业区)并入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二是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铅和苯并a芘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三是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将有效数据要求由50%-75%提高至75%90%; 四是更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的分析方法标准,增加自动监测分析方法; 五是明确了标准实施时间。规定新标准发布后分期分批予以实施。3 编辑本段添加监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4,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 为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会议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以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大气中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持续下降。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大气环境形势严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一要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积极推进使用清洁能源。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优化工业布局。二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禁止新建、扩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三要深化污染减排。推进电力行业和钢铁、石化等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治理。加快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四要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五要加强协同防控。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极端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 编辑本段质量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编辑本段浓度限值本标准规定了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20.050.150.060.150.500.100.250.7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日平均0.080.120.200.300.300.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日平均0.040.050.100.150.150.25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40.080.120.040.080.120.080.120.24一氧化碳CO日平均1小时平均4.0010.004.0010.004.0020.00臭氧O31小时平均0.160.200.20铅Pb季平均年平均1.501.00微克/立方米(标准状态)苯并a芘BaP日平均0.01氟化物F日平均1小时平均720月平均植物生长季平均1.81.23.02.0微克/(平方分米。日)注: 适用于城市地区; 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编辑本段质量监测采样 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 分析方法 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来源二氧化硫(1)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2)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3)紫外荧光法GB/T 1526294GB 897088总悬浮颗粒物重量法GB/T 1543295可吸入颗粒物重量法GB 692186氮氧化物(以NO2计)(1)Saltzman法(2)化学发光法GB/T 1543695二氧化氮(1)Saltzman法(2)化学发光法GB/T 1543595臭 氧(1)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2)紫外光度法(3)化学发光法GB/T 1543795GB/T 1543895一氧化碳非分散红外法GB 980188苯并a芘(1)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GB 987188GB/T 15439-95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94氟化物(以F计)(1)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2)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4-95GB/T 15433-95注:分别暂用国际标准ISO/CD10498、ISO7996,ISO10313,待国家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用于日平均和1小时平均标准;用于月平均和植物生长季平均标准。 编辑本段统计时效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5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SO2,NOx,NO2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TSP,PM10,pb年平均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SO2,NOx,NO2,CO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TSP,PM10,B(a)P,pb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SO2,NOx,NO2,CO,O3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pb季平均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F月平均每月至少采样15日以上植物生长季平均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日平均每日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1小时平均每小时至少有45分种的采样时间编辑本段标准实施本标准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小时、日、月、季和年平均浓度的限值,在标准实施中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目的监督其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由地级市以(含地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编辑本段相关名词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 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一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植物生长季平均: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1范围1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2引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和本标准表4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中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3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4标准值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见表1。4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见表2。4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见表3。5水质评价5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52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5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项目应包括表1中的基本项目、表2中的补充项目以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从表中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6水质监测61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6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63本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表4-表6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须进行适用性检验。7标准的实施与监督7.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监督实施。7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超标项目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7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分类类类类类类标准值项目1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 90% (或7.5)6532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COD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7氨氮(NH3-N)0.150.51.01.52.08总磷(以 P 计)0.02 (湖、库O.01)0.1 (湖、库O.025)0.2 (湖、库O.05)0.3 (湖、库O.1)0.4 (湖、库O.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0.011.01.01.01.011锌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 F- 计)1.01.01.01.51.513硒0.010.010.010.020.0214砷0.050.050.050.10.115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6镉0.0010.0050.0050.0050.0117铬(六价)0.010.050.050.050.118铅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0.0050.050.020.20.22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标准值1硫酸盐(以S0计)2502氯化物(以C1计)2503硝酸盐(以N计)104铁0.35锰0.1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 目标准值1三氯甲烷0.062四氯化碳0.0023三溴甲烷0.14二氯甲烷0.02512二氯乙烷0.036环氧氯丙烷0.027氯乙烯0.00581,1二氯乙烯0.0391,2二氯乙烯0.0510三氯乙烯0.0711四氯乙烯0.0412氯丁二烯0.00213六氯丁二烯0.000614苯乙烯0.0215甲醛0.916乙醛0.0517丙烯醛0.118三氯乙醛0.0119苯0.0120甲苯0.721乙苯0.322二甲苯0.523异丙苯0.2524氯苯0.3251,2二氯苯1.0261,4二氯苯0.327三氯苯0.0228四氯苯0.0229六氯苯0.0530硝基苯0.01731二硝基苯0.5322,4二硝基甲苯0.0003332,4,6三硝基甲苯0.534硝基氯苯0.05352,4二硝基氯苯0.5362,4一氯苯酚0.093372,4,6三氯苯酚0.238五氯酚0.00939苯胺0.140联苯胺0.0002序号项 目标准值41丙烯酰胺0.000542丙烯腈0.14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034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0.00845水合阱0.0146四乙基铅0.000147吡啶0.248松节油0.249苦味酸0.550丁基黄原酸0.00551活性氯0.0152滴滴涕0.00153林丹0.00254环氧七氯0.000255对硫磷0.00356甲基对硫磷0.00257马拉硫磷0.0558乐果0.0859敌敌畏0.0560敌百虫0.0561内吸磷0.0362百菌清0.0163甲萘威0.0564溴氰菊酯0.0265阿特拉津0.00366苯并(a)芘2.8*10-667甲基汞1.0*10-668多氯联苯2.0*10-569微囊藻毒素L R0.00170黄磷0.00371钼0.0772钴1.073铍0.00274硼0.575锑0.00576镍0.0277钡0.778钒0.0579钛0.180铊0.0001注: 二甲苯:指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 三氯苯:指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 四氯苯:指1,2,3,4四氯苯、1,2,3。5四氯苯、1,2,4,5四氯苯。二硝基苯:指对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邻二硝基苯。 硝基氯苯:指对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 多氮联苯:指PCB一1016、PCB一1221、PCB一1232、PCB一1242、PCB1248、PCB一1254、PCB1260。表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序号基本项目分析方法测定下限 mg/L方法来源1水温温度计法GB 13195912pH玻璃电极法GB 6920863溶解氧碘量法0.2GB 748989电化学探头法GB 11913894高锰酸盐指数0.5GB 11892895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5CB 11914896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2GB 7488877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0.05GB74798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0.01GB7481878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0.01GB 1189389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0.05GB 11894-8910铜2,9- 二甲基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0.06GB 74738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0.010GB 74748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整合萃取法)0.001GB7475-8711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GB 74758712氟化物氟试剂分光光度法0.05GB 748387离子选择电极法0.05GB 748487离子色谱法0.02HJ/T84-200113硒2,3- 二氨基萘荧光法0.00025GB 1190289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3GB/T15505-199514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0.007GB 748587冷原子荧光法0.000061)15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005GB 746887冷原子荧光法0.000051)16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0.001GB 74758717铬(六价)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0.004GB 74678718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0.01GB 74758719总氰化物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0.004GB 748787吡啶 - 巴比妥酸比色法0.OO220挥发酚蒸馏后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0.002GB 74908721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0.01GB/T 164881996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0.05GB 74948723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0.OO5GB/T 164891996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0.004GB/T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滤膜法1)注:暂采用下列分析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表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序号项 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L)方法来源1硫酸盐重量法10GBll89989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4GBl319691铬酸钡光度法81)离子色谱法0.09HJT 8420012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10GBll89689硝酸汞滴定法2.51)离子色谱法0.02HJT 8420013硝酸盐酚二磺酸分光光度0.02GB 7480一87紫外分光光度法0.081)离子色谱法0.08HJT 8420014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3GBll91189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0.031)5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1GBll91189甲醛肟光度法0.011)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0.02GBll90689注:暂采用下列分析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表6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L方法来源1三氯甲烷顶空气相色谱法0.0003GB/T 171301997气相色谱法0.00062)2四氯化碳顶空气相色谱法0.00005GB/T 171301997气相色谱法0.00032)3三溴甲烷顶空气相色谱法0.001GB/T 171301997气相色谱法0.0062)4二氯甲烷顶空气相色谱法0.00872)51,2- 二氯乙烷顶空气相色谱法0.01252)6环氧氯内烷气相色谱法0.022)7氯乙烯气相色谱法0.0012)81,1- 二氯乙烯吹出捕集气相色谱法0.0000182)91,2二氯乙烯吹出捕集气相色谱法0.0000122)10三氯乙烯顶空气相色谱法0.0005GB/T 171301997气相色谱法0.0032)11四氯乙烯顶空气相色谱法0.0002GB/T 171301997气相色谱法0.00122)12氯丁二烯顶空气相色谱法0.0022)13六氯丁二烯气相色谱法0.000022)14苯乙烯气相色谱法v0.012)15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0.05GB 13197914氨基3联氨5疏基1,2, 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0.052)16乙醛气相色谱法0.242)17丙烯醛气相色谱法0.0192)18三氯乙醛气相色谱法0.0012)19苯液上气相色谱法0.005GB 1189089顶空气相色谱法0.000422)20甲苯液上气相色谱法0.005GB 1189089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0.05气相色谱法0.012)21乙苯液上气相色谱法0.005GB 1189089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0.05气相色谱法0.012)22二甲苯液上气相色谱法0.005GB 1189089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0.05气相色谱法0.012)23异丙苯顶空气相色谱法0.00322)24氯苯气相色谱法0.01HJT 742001251,2- 二氯苯气相色谱法0.002GB/T 171311997261,4- 二氯苯气相色谱法0.005GB/T氯苯气相色谱法0.000042)28四氯苯气相色谱法0.000022)29六氯苯气相色谱法0.000022)30硝基苯气相色谱法0.0002GBl31949131二硝基苯气相色谱法0.22)322,4二硝基甲苯气相色谱法0.0003GBl319491332,4,6三硝基甲苯气相色谱法0.12)34硝基氯苯气相色谱法0.0002GBl319491352,4二硝基氯苯气相色谱法0.12)362,4二氯苯酚电子捕获毛细色谱法0.00042)372,4,6三氯苯酚电子捕获毛细色谱法0.000042)38五氯酚气相色谱法0.00004GB 897288电子捕获毛细色谱法0.0000242)39苯胺气相色谱法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器材维修工程师职业技能认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航空企业机械师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主厂房检修班技能培训试卷及答案
- 3.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 高速公路沥青施工合同(3篇)
- 安徽导游证试题及答案
- 爱尔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oppo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互联网房地产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国税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无源物联网标签技术白皮书
- 招聘中的大数据分析与精准匹配
-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安e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达州市达川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片区C34-0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山东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模板及示例
- 护理学科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