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_第1页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_第2页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_第3页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_第4页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了解达尔文的生平,从他身上感受到“兴趣”、“好奇心”和“无忧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巨大价值。 2 了解“传记小说”的特点。 3 阅读文本,了解物种起源写作的艰苦过程,了解达尔文求实、坦诚等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2、使学生了解达尔文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第一课时一、导入: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二、作者简介: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三、传主简介: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可补充介绍“参考材料”中“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的意义”、“生平介绍”、“趣味故事”)四、小说化的传记简介:(见教材P104)小说化的传记就是用小说的体裁和手法写成的传记,其所表现传主及其生平经历的事实基本是真实的,也常常引用有关传主的各种原始材料,但某些生活细节、人物对话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往往又出于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和一般偏重记述的传记不同,小说化的传记更加注重表现传主的性格、精神和独特的命运,从传主的生平事迹中抽取富于小说情趣的细节,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注重以文学的手段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如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其在史料上所正反功夫并不少,有关达尔文生活轨迹的叙述大都有事实根据,但给人印象更深的是传主的心理活动以及许多人物过往的背景描写,那种现实主义小说逼真的效果,强化了读者对传主性格与精神气质的了解。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请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补充。 提示:说清楚文中主要人物、物种起源的创作过程、达尔文的身体状况、华莱斯事件、学术的挑战等。2、结构层次划分试着谙主要内容把课文分为五大部分。(1)开始写作及完成前四章的情况(2)反对的声音(3)其余几章的写作情况(4)学术的挑战(5)克服困难,继续前行3、主题归纳本文主要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文章既写了达尔文的工作状态,也介绍了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同时还描绘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斗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人物活动画面。从中我们可以他谨慎、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不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的崇高人格,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决心和勇气。第二课时这部达尔文传(欧文斯通著)是小说体的传记,可读性强,一般同学都会有兴趣。但在阅读之前,必须做些准备。因为整个传记篇幅很长,不可能多选,只选收了第10、11章的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达尔文的生平特别是他所提出的进化论有较为完整的了解,有必要在布置阅读之前介绍一下达尔文的科学生涯概况。参考资料中提供的达尔文小传可供参考。如果条件容许,老师最好能找来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完整地阅读。此外,由于达尔文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进化论,教材中节选部分主要就是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过程那一章,其中涉及许多生物学与进化论知识。如果在学生阅读之前,能够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常识,对阅读会大有帮助。所以参考资料中也提供了一篇关于进化论的科普读物(进化论简史)。达尔文容易被人想像成对抗神创论的“斗士”,其实他就是一位科学家。应当引导学生多学习他的科学精神。达尔文并非就是为了颠覆上帝创造世界的神话,才去发现进化论的。当年他登上贝格尔号探险舰船时,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神学院学生,但是当他返回英格兰时,已经变成上帝的怀疑论者。用达尔文自己的话说,他只是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喜欢思考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了解事物的真相。他追求思想自由,可以放弃任何假说,无论是如何心爱的,只要事实证明它与真理不符。在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特别有一种刨根问底探究真理的精神,对于未知世界的持续、浓厚的兴趣,当然还有毅力与专注。阅读时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学习达尔文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体会这种最宝贵的科学家素质。通过本文阅读,让达尔文的经验来启迪学生保持对事物探究的“兴趣”,明白“好奇心”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科学探索的动力的。此外,关于这部传记的文体也要有所介绍。重点讲讲“传记小说”或者“小说型传记”的特点,对于同学们今后阅读这类作品,会有帮助。参考资料中也特地提供了一些关于传记小说以及欧文斯通传记艺术欣赏的资料。思考与探究第一题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这篇“小说化的传记”,关注传记作品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完全忠实于史实,不做任何没有根据的推测和虚构,力求事事有来历,有根据;有的则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敢于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比如丰富一些细节、虚构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等,主旨是为了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显得有血有肉。本文即属于后一种做法。比如,第98页第1段,达尔文收到阿萨格雷邀请他赴美讲学的来信,由此回忆起当年乘贝格尔号航行时的情景,这显然出自作者的虚构,但却是合理的虚构。中间有这么一个小插曲,也算是达尔文紧张写作生活的一个调剂,对于读者来说,也不至于完全淹没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生出枯燥和厌烦之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达尔文的自言自语、达尔文与妻子埃玛的对话、达尔文与菲茨罗伊的辩论等。第二题引述了课文中达尔文的四句话,第一句话主要是说科学研究的动力在于兴趣,第二句话是讲科学研究的求实态度,第三句话是讲科学家的理性客观精神品质,第四句是讲科学家的人生观。这几句话都体现了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和人生追求。这一道题最重要,可以作为本文阅读的主要导向,建议在班上组织讨论。第三题比较具体,要求学生从达尔文处理华莱士稿件问题上的表现,看科学家的品格,并从中悟出如何坦诚处世等道理。拓展与实践达尔文的进化论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给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进化论并不是最终的真理,从达尔文到今天,人们对进化论的认识又有不少新的进展,比如关于自然选择、基因、生命起源,等等,都揭示了许多奥秘。这次活动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围绕“进化论新说”这一课题,在老师指导下,从书刊或网上查找并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梳理这方面的知识,有可能的话,在班上给大家做个小的“学术报告”。此题可参考方舟子的进化论简史。第五课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参考资料达尔文小传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他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在生物学中引起一场革命。其父罗伯特韦林达尔文是伦敦以外业务最繁忙的开业医生之一。祖父E达尔文也是医生,为动物生理学或生命规律一书的作者。外祖父J韦奇伍德是手工艺者兼企业家。达尔文在从事专业工作的中上阶层占有一个稳固的地位,这使他在社交和专业工作中都能得到许多好处。青年时代与教育达尔文8岁时母亲去世。除了丧母之痛,他的童年还是非常幸福的,他受到令人敬慕的一位哥哥和姐妹们以及达尔文和韦奇伍德两个大家族的悉心照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