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语文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10 古典散文阅读(学生版)一、高考考点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命题特点2012年考查古典散文阅读的省市有: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湖南卷、江苏卷、湖北卷、重庆卷。共九个省市,比重略大于史传类阅读。考查古典散文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新考向,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考点分布省市 考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筛选信息归纳、概括、分析文言翻译北京卷第6题第7题第8、9题天津卷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安徽卷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福建卷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浙江卷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20题湖南卷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江苏卷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湖北卷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重庆卷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三、命题趋势2012年考查古典散文类文言阅读的省市在考点上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文言翻译,这就传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筛选、分析、归纳、概括信息的题目也是考查重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上下功夫。文言虚词考查相对较少,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牢牢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备考建议古典散文阅读是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新的形式,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将要加强,会有更多的省市考查文言古典散文。(一)文言实词的备考建议:1.联想推断法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来推断。“见”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其实,在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见”也是这种用法。2.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我们可以联系成语“出类拔萃”,其中的“拔”(超出)是我们平时较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句中“拔”的词义了。再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3.成分分析法根据词语在文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例如,“法天道,顺人心”(2010年高考全国卷),“法”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效法”。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又比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绝”前面是主语“群响”和一个“毕”字,这里“毕”不可能是谓语而只能是修饰“绝”的状语,否则结合上下文讲不通,由此可推知这个“绝”在句中的语法成分当是谓语,译为“停止”。句中“绝”字修饰的是宾语“境”,可知“绝”在这里当是形容词作定语,解释为“与世隔绝的”。句中“绝”修饰的是形容词“妙”,句中成分当是副词作补语,可意译为“到了极点”。句中“绝”修饰的是谓语动词“类”,当是副词作状语,解释为“非常”。句中“绝”后面跟的是宾语“江河”,推测可能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渡过”符合上下文的语境。4.句式推断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出另一个词的含义。比如,“求全责备”是个并列结构的成语,“责”与“求”相对,而且可以推断它们是同义关系,所以,“责”即“求”,“备”即“全”。“化险为夷”,“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即“平坦、平安”。再如下面几个出自课文中的语句,对句子中词义的推断就可采用此方法。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时浓雾半作半止(游黄山记)【解析】两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分别都相同,可以互为释义。它们的意思分别是:更加,精通。句中“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蒙”的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句中“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5.字形推断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例如:金就砺则利(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解析】“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查字典得到“砺”:磨刀石。“骐骥”,“马”旁,可能是一种“马”,准确义项为“骏马”。“昳”,“日”加“失”,联系上下文“形貌昳丽”,联想到“昳”可能表现的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让“日”失掉光彩。“涘”,水旁,当与“水”有关,“水边”义。“眇”,由“目”与“少”,联想到少目的含义,可推知为眼盲。(二)文言虚词备考建议。重点是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体用法,见附1。(三)筛选、归纳、分析、概括类题目备考建议。作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懂文章,在此基础上,认真读原题,进行筛选、分析、归纳、概括。具体方法见附2。(四)文言翻译备考建议。文言翻译是高考必考的题目,并且分值较大。是文言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具体见附3【还原高考】【还原高考一】(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小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译文:_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译文:_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译文:_【还原高考二】(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山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遂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贾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稇(k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母病笃 笃:严重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译文:_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译文:_【还原高考三】(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注】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b.而又辱之 辱:辜负。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译文:_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译文:_【经典例题】【经典例题一】(13届江苏南京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王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他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邪?”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铭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节选自欧阳修全集)注日者:以占卜为业之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 干:求取 b. 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除:免除 c. 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 籍:抄没d. 相所黜升,惟否惟能 否:邪恶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旦“贤宰相”的一组是( )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 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 执其权衡,万物之平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旦持身严谨。太宗朝,他因为岳父赵昌言参知政事,便主动辞官避嫌。真宗朝,直到他去世,儿子王素也一直未当官。 b王旦为官公正,受到真宗和钱若水的赏识。真宗曾经把他们两人召到宫苑中,问哪一个可以重用,钱若水当场推荐了王旦。c王旦个性严肃,不苟言笑,但在朝廷议事,常能以理服人。在处置日者的问题上,他犯言直谏,推己及人,终使皇上息怒。d王旦实事求是。天下大蝗,有个宰相为迎合皇上心意,献死蝗请求庆贺,唯独王旦不同意,使朝廷免于被天下人耻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译文: (2)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译文: (3)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 译文: 【经典例题二】(13届江西宜春高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唐河店妪传宋 王禹偁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音mio,末端),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胃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兴:发动b绠短,不能及也 及:比得上 c又月给微薄 给:给养 d宜其不乐为也 宜: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风飘飘而吹衣b不过上谷者久之 之二虫又何知c 复赐以坚甲健马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 悉为上军所取 我为鱼肉,何辞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前半是传记,后半为议论,议论因传记而发,传记为议论提供事实例证,充分表达了作者“多用边兵”的观点。b本文叙述老妪机智杀敌的故事,展现边民同仇敌忾的场景,充分表现边民忠勇精神,目的是反衬边将的懦弱畏敌。c文章思路清晰严谨,以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继而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得出文章结论。d文中毫不隐讳地批评“有位者”,把矛头直接指向朝廷,语锋犀利,斩钉截铁,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满腔忠心。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译文: (2)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译文: (3)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译文: 【名题巧练】【名题巧练一】(13届江苏南通高三3月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曾巩元丰元年,巩为福州,奏疏曰:“臣所领内,知泉州事、尚书屯田员外郎陈枢,质性纯笃,治民为循吏,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故为郎久不迁。宜优进其官,以奖恬退。”于是天子特迁君尚书都官员外郎。君为人恂恂蹈规矩,有善不自伐。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所至必兴学校,以教化为先。初尉鄱阳,令得盗五人,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令旌德,旌德之民岁输米于芜湖县仓,路回远,费甚,君请输钱以便民。谯县民输豆于会亭仓,以给驿行者。君复请输钱,以直给驿行者。罢县,民绝桥闭门留君,以间乃得去。泉州岁凶,君筑室止穷民,饥者给食,病者给医,人忘其穷。使者搜兵于闽,以益戍广西,君建言兵当搜者,父母老,或疾,至无他子,皆可听免,诏定著于令。余尝闻繁昌有大姓杀人,州县不能正其罪。君时令旌德,或徙其狱属君,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杀人者论死,人以为尽其情。又闻君之令旌德也,州有所赋调,他县皆奉行,至旌德,令独计曰:“非吾土之所有也,非吾人之所堪也,不敢以赋民。”争或至十反。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州听然后止。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此君之事,余得之于耳目者也。君字慎之,湖州长兴人。君进士及第,初尉饶之鄱阳,用荐者令抚之宜黄,避亲嫌,令宣之旌德,用荐者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亳之谯县。今上即位,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用荐者知越州司录。未至,丁父忧。服除,授三司盐铁判官。未至,丁母忧。服除,徙权发遣明州事。未至,又徙泉州,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君既行治高,世皆以谓宜不次用。然卒不得至中寿,而用止于此,其非命也夫!余与君好为最久,故不辞而铭君墓。辞曰:所处而安,绌外累也。所守而固,笃自强也。诗以铭之,其常存也。(选自元丰类稿,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 课:考核b使者搜兵于闽 搜:搜查c徙权发遣明州事 权:暂代d诗以铭之,其常存也 存:思念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君“所守而固”的一组是(3分)所至必兴学校 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君筑室止穷民 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 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枢生性淳厚笃实,为人谦恭低调,从不夸耀自己的善行德政;为官以民为本,注重教化,体恤民生疾苦,曾多次为民请命。b陈枢担任谯县县令期间,曾为了减轻百姓输粮的负担,多次请求以纳钱的方式方便百姓,结果被免职,而百姓却设法挽留他。c陈枢颇有吏才,当世的人都认为朝廷应该破格重用他,但事实上他却因为性格耿直、家庭屡遭变故等缘故,仕途并不顺达。d曾巩与陈枢友情深厚,曾上书朝廷为陈枢久不升迁鸣不平。文中所叙写的陈枢的事迹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因而真实可信。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于势与利无秋毫顾计心,于义所在侃然自任,人莫能及也。译文: 后闻泉州旱,君图所以赈民者,欲预为具。译文: 留再任,以疾请致仕,未报而卒。译文: 【名题巧练二】(13届广东汕头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卖 酒 者 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平事:评议事情。子母:利息和本金。责券:求取借据。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c.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吾侪保甲贷乙金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且大饮啖,酬吾金也尽取所偿负还之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a b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译文: (2)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译文: (3)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译文: 【名题巧练三】(13届福建泉州高三毕业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游君山记袁中道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耳。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忽得旷野平田,极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泠,不成寐。晨起,猛风乍作,趣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鸭脚:银杏。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污隆:高低不平。米老:米芾。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日甫出 甫:才 b极有野趣 极:非常c穷雕镂之巧 穷:穷尽 d趣别山灵 趣:趣味2.下列全部属于作者与王章甫同登君山所见之景的一组是( )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乔木蓊郁,亏蔽天日新篁绿色照人 长沙、湘潭,去帆如阵旷野平田,极有野趣 湖上之夏云尤奇a b. c. d.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说明了作者游览君山的缘由:因感激王章甫的情谊,所以陪他游览。b因为树藤遮蔽、道路崎岖,作者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只好登上酒香亭远眺。c按照作者的游踪,文章依次主要记叙了“看山”“看水”“看水上云变”之景。d作者和王章甫一起游览君山,观山览水之后,两人都产生了栖身君山的想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译文: (2)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译文: 【名题巧练四】(13届粤惠州高三三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清吴敏树说钓)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盖逾时始得一动 逾:更加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间隙c其数试而不遇也 数:多次d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 吏:官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而无他钓焉,其可哉b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 动而掣之则无有c乃收竿持鱼以归 乃饭后仍出d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3下列各句中,都用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特点的一组是( )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忍苦风尘之路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a b c d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c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d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译文: 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译文: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译文: 【名题巧练五】(13届四川南充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安徽理工大学公开招聘电气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珲春市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生招聘98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引江济淮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韶关市南雄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及选聘1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农村建房木工支模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运行态势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课件
-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背诵提纲
- 水表安装培训课件
- 华为干部晋升管理制度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个人雇工免责合同协议书
- 外贸矿产代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