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docx_第1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docx_第2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docx_第3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章)名称、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3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将百草园既是乐园又是“学园”的特点和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进行对比学习,领悟作者的感情。2品味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有些难解的词语。教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学法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研读相结合。课时划分3课时教学课时第 1 课时总备课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3.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作品,加强积累。2. 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3.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作者鲁迅的童年生活,领略其中的乐趣。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2.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教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学法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教学准备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导入:童年是人生的美好时光,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味,你能描绘一下你给你记忆深刻的童年时期情景吗?(学生描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其实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用他的笔也为我们描绘了一段他的童年时光,今天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经历。二、整体感知:1回顾作者、作品,字词:(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学生说出上册学习风筝一文时对鲁迅的了解。背景资料: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鲁迅先生6岁入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教他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寿老师自20岁考取秀才后,就没有再参加乡试,决定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鲁迅对寿镜吾老师很尊敬,他在南京读书、东京留学的时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书屋看望他的老师。“早”字故事。鲁迅的书桌右角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亲手刻的。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2注音:桑葚( shn) 斑蝥 (mo ) 臃(yng )肿 秕 (b )谷 倜 (t)傥 人迹 罕(hn )至 人声鼎 (dng )沸 菜畦(q) 确凿(zo)解释:确凿:非常确实。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3你通过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得到了哪些信息?示例:文章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或回忆。“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4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情?作者怎样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起来的?示例: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